一切是考验 看你怎么办

2018-11-26 02:10:24释新军
少林与太极 2018年2期
关键词:凡夫袈裟祖师

文/释新军

一袭袈裟——读《虚云和尚自述年谱》有感

断红尘——舍大千,

断红尘——舍大千。

晨钟暮鼓恍然如前世,

经声佛号引我遁空门。

往事沉浮心远行,

青灯古佛伴木棉;

为证四谛得究竟,

风霜雪夜照孤影。

若得众生皆离苦,

历尽沧桑是等闲。

待到花开见佛时,

一袭袈裟了无碍。

一袭袈裟了无碍,

一 袭 袈 裟,

了——无——碍——

宣化上人曾说过:“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对面若不识,还需从头炼。”这可谓金玉良言。近日再读《虚云和尚自述年谱》时,阅至老和尚终南山住茅棚时的一则轶事,颇有感念。

众所周知,虚云老和尚是清季以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坐阅五帝四朝”,“受尽九磨十难”。老和尚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腊月,在扬州高旻寺打七期间,热茶烫手而悟。“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老和尚44岁时,结束了“三步一拜,徒步廿三月朝拜五台”的惊世骇俗之行后,曾在终南山结茅修行两年多。此时老和尚尚未彻悟,一日,老和尚参禅时打了一个妄想,想吃面条。不想下午便来了一个女人,果真带来面条供养他,谁知这竟是考验,老和尚险些因此遇害。虚云法师如此大修行人,还不免有此遭遇,何况我等后学呢?

正如历代大德多次强调的,浑浑噩噩者和失去正见的人,不会遇到任何考验,考验你干吗呢?而当一个人禅修精进有了功夫,发下宏愿时,就会屡被考验,仿佛处处都被盯梢。

“日食一餐,常跌不卧”的涤华禅师曾说,祖师禅,多于如来禅;凡夫禅,多于祖师禅;外道禅,多于凡夫禅。“如来禅”与外道禅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见地。

沩山祖师曾对其师百丈禅师说:“吾贵汝见地,不贵汝行持。”没有正知正解,无论如何行持,都是门外汉。所谓“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同时,又绝不可“偏空偏有,我执法执”。

善知识曾说,不破见惑,不闭关。对参禅者来说,闭关和“结茅修行”虽是一个颇有吸引力、挑战性甚至颇具神圣性的法门,但它不是儿戏。而先从见地上下功夫,深入经藏,依法不依人,一门深入,持之以恒,是很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凡夫袈裟祖师
达摩祖师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6
牡丹(2021年11期)2021-07-20 07:24:42
某些教师
杂文选刊(2018年9期)2018-09-07 01:54:54
某些作家
杂文选刊(2018年8期)2018-08-09 03:18:56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奇迹
现代家庭(2017年8期)2017-08-16 20:59:17
记 得 朦胧
黄河之声(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29:35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28:13
佛祖的袈裟
今日文摘(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