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石文
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声中,全国三线建设的帷幕渐次拉开。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西北地区的陕甘宁青,以及湘鄂豫晋的西部地区,迁入了大量来自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整个国家的工业布局实现了一次重大调整。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10多年的时间,贵州省先后建成了3个国防科技工业基地、3条铁路干线、1个煤炭基地,并完成了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工业部门的一批项目。
据统计,从1964年到1976年,全省13年间累计完成三线建设投资98.93亿元。其中,国防科技工业占比17.5%,铁路建设占比18.1%,煤炭工业占比14.7%,电力工业占比8.9%,冶金工业占比9.7%,机械电子工业占比4.8%,化学工业占比7.5%,建材工业占比1.9%。
今天,川黔、贵昆、湘黔三条铁路,依然是西南地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三条铁路干线的运行与维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会薪火相承。六盘水煤炭基地仍然在继续开采,并且在转型升级中获得了新的生机。其他工业部门的三线建设项目,有的兴旺发达,已经把三线建设时期的痕迹基本抹去;有的烟消云散,昔日的原址上更换了几次主人。
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却是一个特例。由于涉密程度高,当初在建设航空、航天、国防电子三大军工基地时,基本上都坚守着“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一幢幢科研、生产、生活用房,破天荒地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建成之后的军工企业,长期面临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军品任务锐减,陆续走向市场的军工企业,更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七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军工企业整体搬迁到了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市边缘,形成了贵阳小河、贵阳新添寨、遵义茅草铺等工业园区。“九五”之后,又有一批军工企业调整搬迁到了贵阳小孟、贵阳麦架沙文等工业园区。这些企业搬迁后,都在大山深处的原址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及民用设施,形成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三线军工遗产。
全国的三线军工企业,都是在浓厚的战争阴云下建设起来的,“打不烂、炸不垮”是当时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设施,都是按照“百年大计”的要求来修建的。当时,由于在省内没有合格的墙砖,还不辞辛劳地到湖南、广西等地去长期采运红砖。50多年过去了,很多建筑物依然非常牢固,甚至超过了今天的新建房屋。
三线军工企业落实“靠山”“分散”建设方针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建成之后的企业,很难获得社会化的服务支持。于是,本着“专业化、小而全”的建设原则,很多三线军工企业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生产、生活后勤保障体系。从基建、运输、物资仓储到水电气的供应,都有专门的生产保障部门;从粮店、商场、医院到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都有专门的干部职工去负责管理。一个企业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即使没有外部资源的支撑,依然可以自给自足地运行相当长一段时间。
三线军工企业搬离原址之后,不但留下了大量物质资产,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三线建设之前,很多企业所在地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不少县区和乡镇,甚至在这些军工企业运行了几十年搬走之后,便失去工业支撑。可以说,曾经植根于大山深处的贵州三线军工企业,不仅给原址所在地带来了工业文明的种子,而且极大地推动着当地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因此,收集、整理、提炼、传播这些精神财富,对于当地社会的后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3年8月,座落于六盘水市钟山区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了国内首家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官办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建成于当年水城三线建设指挥部所在地。它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历史文献、相关图片,较好地展现了与六盘水市关联度较大的铁路、煤炭基地、钢铁基地建设的三线历史,但对市境之外的三线军工历史与成就的展示,却明显不足。
2016年5月开园的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也建有一个“三线建设博物馆”。这个在长征电器十二厂原址上建成的民办博物馆,虽然跳出了三线机械电子企业的圈子,展示了蒸汽机车、防空导弹、飞机发动机等铁路、航天、航空等三线企业的重磅文物,但4000余件展陈品中,重点展示的也只是遵义地区的航天基地、长征电器基地的东西。对航空基地、国防电子基地、其他工业部门三线建设历史与产品的展示,依然不够丰满。
2013年,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在绥阳老厂区布置了一个“厂史教育基地”,通过大量货真价实的文物,展示了公司50年来的发展历程,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但由于这个博物馆式展厅的站位并不高,而且没有公开对外开放,其社会影响力比较有限。
长期以来,三线军工文化遗产的清理与传承问题,并没有受到相关方面的足够重视。遵义市博物馆虽然收藏了一些三线建设的资料,但数量非常有限。已经关闭多时的原贵州省博物馆,却一直未能见到三线建设文物的展示。
近年来,虽然贵州省委国防工委组织编写了《贵州军工史(1936-2011)》,但一直未能正式出版。相关县市政协系统收集整理了一些文史资料,其深度、广度依然非常有限,与其他文物的管理相比也极不均衡。
在过去的岁月里,传承一个企业的历史与文化,通常都是依靠这个单位内部的展厅,○六一基地、茅台酒厂、水城钢铁厂等单位的内部展厅一度也非常高端大气。然而,企业毕竟是生产经营为主业的经济实体,企业展厅的主要任务是推销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对过去与历史的回味不可能成为主要篇章。因为这一原因,调整搬迁并且得到了较好发展的航天科工十院、中航发贵州黎阳、航天电器股份等单位,虽然也建起了比较现代化的展厅,但对三线军工文化遗产传承并没有过多着笔。
依靠企业传承自身文化的传统做法,对于难以移动而且平稳运行的单位,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对于虽然难以移动,但经济效益不稳定的单位,已经不是很靠谱。对于已经调迁离去的三线军工企业而言,自然更是指望不得的。因此,三线军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以所在地政府部门为主体,相关的军工单位最多充当配角。因为后者至多是在回味过去的辉煌,而前者可以依靠它去开创崭新的未来。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公路、铁路、机场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航空班机、火车班次的不断开通与增加,曾经制约着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交通不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由于各类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当年的“信息不灵”问题也已经不在话下。这两大问题的解决,为三线军工企业原址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由于普遍具备“小而全”的特点,三线军工企业原址的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相当完备,在交通与信息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无论是用于继续进行工业制造,还是通过简单改造后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条件都非常优越。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贵州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将三线军工企业原址的生活设施改建成休闲、养老、旅游基地,也是大有可为的。
与文化遗产的清理传承不同,对于三线军工企业的物质遗产,所在地政府部门通常都有着较大的兴趣,但却长期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三线军工企业既然已经搬离,相关资产没有继续使用,就应该移交给地方政府,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而军工企业内比较流行的观点却是:原址资产虽然暂时不用了,但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派上用场,主权在我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可以考虑,但失去主权的移交却没有商量的余地。
地方政府与军工企业之间差异,说穿了也就是相关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都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认识落差自然不应该成为问题。只要地方政府立足于发展当地经济、国有企业立足盘活用好沉淀资产,大量三线军工物质遗产的闲置问题就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总而言之,三线军工企业遗留在大山深处的物质与文化遗产,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些遗产,不仅能够为所在地未来五年的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作出直接的贡献,而且能够在今后更长的时间里,为多彩贵州的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