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宇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学会于2017年10月25—26日在古都洛阳召开2017学术年会。年会围绕“货币起源与先秦货币”、“历代钱币铸造工艺与钱监、铸钱遗址研究”、“丝路贸易与货币”三个专题征集文章,现就这三个专题对年会论文做一简要综述:
货币起源是钱币学、货币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历来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灿烂的钱币文化。然而,中国货币究竟起源于何时?学界虽关注多年,讨论纷繁,但仍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本次学术年会把货币起源列为第一个研究专题,意在拨开迷雾,继续推动这一学术课题的研究走向深入。周卫荣的《中国货币起源与早起货币若干问题的讨论》,围绕“货币源于饰品和礼品”、“货币的本义是宝物、礼品”、“关于海贝与贝币的问题”、“关于商代铜仿贝问题”、“空首布问题”,以及“从楚金版和蚁鼻钱出土看楚国货币的年代”等六个方面,对货币起源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富有启发的探索。作者认为,货币起源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并非同步,而是当社会需要货币的时候,货币才会产生。本次年会上几篇布币的文章较有特色。黄锡全的《谈谈近年所见两种布币》一文,以近年所见的一种小方足布和平肩平足实首布为研究对象,根据与古陶文和金文的比对研究,作者认为小方足布并非新品种,铭文应释读为“冠阳”;通过对几枚平肩平足实首布的研究,认为其应该是由平肩弧足实首布演变而来,时间在战国中期以前。张润泽的《三孔布“南行唐”及其地望再研究》从“南行唐”三孔布入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作者对繁峙县汉代地界碑(摩崖石刻)的考察,判定了战国赵国南行唐较为准确的行政范围,该文是历史地理学、碑刻考古与先秦货币学的一次紧密结合,很有新意。白秦川的《“京”字空首布再次发现的意义及其所属名称类别刍议》一文,将着眼点落在近年发现的几枚“京”字空首布上,认为将此类布命名为“平肩弧裆尖足平首布”是合适的,且是由“平肩弧裆尖足空首布”发展而来。在刀币研究方面,王显国的《试论延庆军都山山戎墓地尖首刀币》以军都山墓地的尖首刀币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刀币起源的相关问题,从考古学角度对军都山墓地出土的尖首刀作了仔细的对比研究,提出春秋晚期生活在延庆地区的山戎部落开始使用尖首刀币,但这时的尖首刀币是作为青铜削刀的替代品存在和出现的。从形制上来看,尖首刀币也是模仿青铜削刀的形制铸造,而非演化而来。艾亮的《保定新出土一批早期尖首刀简报》,展示了一批早期尖首刀币的实物资料,约3000把刀币色泽艳丽,多数刀币铭文清晰,作者根据张颔先生的《古币文编》,将这些铭文释读为“乙”、“午”、“卯”、“北”、“非”、“鼓”、“牛”、“刀”等,并将其分为计数类、干支类、方位类、国名、地名类、记物类、特殊组合记号类等,共计60余个品种。姜力华的《燕国铸行铅质货币考》对燕国铅质货币的合金成分、铸行的时间和地域做了系统而完整的论述,认为燕国铅质货币不是冥币,不是母钱,而是当时的流通货币。铸铅质钱是为了增加货币数量,节省铜料,维持国家经济。从存世铅质燕国货币形制看,铸造的时间在燕国晚期,流通地域与燕国青铜货币基本一致。
钱币铸造工艺的研究对区分各期钱币主要特征、鉴定钱币真伪等都具有重要价值,是近年钱币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杨君、周卫荣的《中国古代翻砂铸钱起源年代考》一文,从铸造痕迹着眼,关注到拨砂过深造成的拨砂缺陷痕迹是区分钱币采用“翻砂法”还是“范铸法”铸造的重要标志,并在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和陈五铢上找到了实物证据,从而将中国翻砂法铸钱的断代推定在北魏的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杨槐的《唐开元通宝铸钱工艺的综合考察》一文,指出开元通宝叠铸范母为赝品,对湖南望城开元通宝残陶范、长治炉坊巷唐代钱币铸造遗存等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对存世开元通宝钱上找到的翻砂铸钱工艺的痕迹进行了研究。在刀币的铸造工艺方面,陈旭的《齐刀币制范及铸造工艺的新研究》一文做了很好的探索,他通过对山东淄博临淄区皇城镇张家庄村新出土齐三字刀陶范的观察和研究,推理出齐刀范制作工艺和流程,并结合其他几批齐三字刀范出土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比对研究。作者从对齐三字刀陶范出发,否认了先秦铸钱一钱一范的说法,认为齐三字刀陶范在当时是重复使用的。在铸钱遗址研究方面,连吉林的《内蒙古地区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铸币遗址》介绍了霍洛柴登古城遗址的铸钱作坊遗址,出土钱范烘焙窑和铸币窑各一座,出土的100余块钱范中,有确切纪年的7块。联系到鄂尔多斯地区的地望,推断该地应为解决当时军事、经济需要而设立的一处铸钱作坊。在考古新发现方面,屈昆杰、赵晓军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发现的铜钱窖藏》介绍了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铜钱成串埋藏于遗址西阙飞廊西侧的土坑中,未经容器盛放,年代跨越西汉到金;与多数将铜钱罐装后埋入地下的传统窖藏不同,该钱币窖藏是直接将铜钱埋在城墙夯土之下,推测出此现象应与当时洛阳战乱频仍有关。胡金华的《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黄金货币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是对考古资料重新梳理后对汉代黄金货币的再认识,论文是继河北定县40号汉墓考古发掘报告后,对马蹄金、麟趾金、小金饼的一次系统的梳理,并认为其与海昏侯墓所出均属一类,正是《汉书》记载的马蹄金和麟趾金实物。霍宏伟的《洛阳汉河南县城遗址出土战国文信钱范考》一文,对国家博物馆藏1955年洛阳汉河南县城遗址出土的文信钱石范,进行了专门研究,作者认为文信钱应铸造于秦相国吕不韦的封邑河南城中,该钱范是国内唯一出土的战国文信钱范,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基本解决了文信钱的铸地问题,为确定其铸行时间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实物佐证,为研究先秦圜钱的铸造工艺技术提供了参考资料。黄维的《西汉南越王墓银版—兼谈文献中的“银锡”》关注到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四块银板,并与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银板进行对比,认为其应是早期白银作为贮藏手段的一种形式。在钱监研究方面,白丽群的《两广地区宋代钱监设置因素考证—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以梧州元丰监、贺州钱监、浔州钱监、韶州永通监、惠州阜民监等钱监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推动了宋代两广地区钱监和铸钱业发展。
货币是丝路贸易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凭证。开展“丝路货币与贸易”为专题的钱币研究,也是学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继2016年泉州“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与贸易研讨会”和2017年泉州“梯航百货万国商—海上丝绸之路货币与贸易展”之后深入推进丝路货币研究的重要举措。李小萍的《中俄贸易的见证物—加盖恰克图海关印记的中国银锭》一文,从一枚加盖恰克图海关印记的中国银锭入手,对印章进行了释读,介绍了中俄茶叶贸易的有关情况,论述了恰克图作为欧亚贸易集散地的特殊地位。周建明的《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普鲁士银币与中德贸易》一文,从普鲁士银币入手研究对外贸易,指出德国曾为最早航行中国的商船“普鲁士国王”号专门铸造与中国贸易相关主题图案的银币;中德贸易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关系;中德贸易的兴起使中国与欧洲的贸易由最初的南欧、西欧延伸到欧洲的腹地,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的市场。吴旦敏的《明清时期窖藏白银初论》,认为通过明清白银窖藏的变化特征,反映出从15—18世纪中国白银货币的发展和变化,即白银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渐强,使用由普及而强盛,同时又经过了一个由弱渐强再趋弱的过程,而这一时间正好迎合了地理大发现及由此形成的以欧洲殖民者海外扩张为主线的世界贸易体系,欧美及日本的海外殖民输出使当时的中国被动地加入到这场货币漩涡中。赵晓明的《契丹民族最后的铸币》一文,关注到鲜有人论及的起儿漫王朝(史称“后西辽”)铸币,通过对其合金成分的分析及形制和图文的比较,认为其与中原文化传统铸币不同,具有鲜明的异域风格,应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骆文静的《“十三行”时期的花边钱》将研究地域限定在十三行时期的的广东,欧美各国对华贸易主要的输入是“花边钱”,即有各种边纹的外国银币,如西班牙双柱洋、墨西哥鹰洋等,论文系统的论述了外来银元的种类、银锭的戳记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袁炜的《汉佉二体钱相关问题初步研究》,从类型学、年代学和历史语言学等角度对汉佉二体钱进行了研究,认为汉佉二体钱上动物造型来源于贵霜丘就却仿印塞王朝泽奥尼塞斯钱币样式钱币;汉佉二体钱 “六铢”与“二十四铢”的面值综合了汉王朝铢两制和希腊王国奥波斯塔特(obol-stater)制,是于阗对汉、希腊衡制的一种糅合;汉佉二体钱是一种不足值钱币。鲍展斌的《宁波“海上货币之路”始发港的历史地位考证》,结合出土货币信息,指出大量的货币经由宁波港输出海外,也有大量外国货币进入宁波港,宁波在历史上是海上货币之路的始发港和海上丝绸之路货币文化交流的重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