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卫锋
摘 要 在回顾我国“孝”思想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历程时,我们发现孔子在《论语》中对孝思想的论述是极为丰富的,他重视从心灵深处内化“孝”思想,这对我们研究我国传统“孝”思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当代,我国“孝”思想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本文站在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孝”思想内化缺失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同时以孔子内化“孝”思想的观点为思考维度,提出了孔子“孝”思想对当代人心灵内化的启示。
关键词 孔子“孝”思想 内化 启示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1孔子的“孝”道思想
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的尊祖敬宗向个体孝顺父母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当时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宗法制社会的结构是分不开的,在强调家庭本位思想,和“百家争鸣”思想交锋出现的社会背景中,使西周时期的“孝”思想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孔子立足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对“孝”思想进行了再思考,赋予其更深的含义,使“孝”思想富有时代生机。孔子在《论语》中就是从很多方面谈到了“孝”。
2孔子“孝”思想对当代人“孝”心灵内化的启示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子女及时孝行的启示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高寿而有所恐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等待成为一种遗憾”这些话语经常充斥在我们的耳畔,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都明白其中的寓意,陌生的是我们却往往无法真正领会它们的真谛。无论是从相关调查的显示来看,还是从我们自身事例来说,能够做到了解父母亲的年龄和生日的子女还是不多的。我们应该汗颜。这就启示我们要在生活中及時照顾和关爱父母,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努力孝顺他们,不要有遗憾。
2.2“敬”、“色难” ——子女重视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启示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从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孔子在回答子游时,站在纠正习惯性思维的角度而回答。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即可,而且很多时候都以此为荣。殊不知,在孔子看来,这与喂养牲畜是没有区别的。当然,这样的看法有一定的极端性,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会到其中真正的内涵。孔子是借此来突出子女对父母的情感需求的关注与重视的,强调在侍奉父母时,除了将他们最基本的饮食问题处理好之外,应该多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而不是只注重在物质上赡养父母。
2.3“无违” ——对人的不正当欲望的克制的启示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孔子在这里是对以孟懿子为代表的一类人的规劝,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时,孟懿子当权为政,而与孔子倡导的“礼”是及其相悖的。在孔子看来,作为子女,在孝顺父母时,如果逾越了自己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能力,哪怕是以锦衣玉食来侍奉父母,也是不孝的。如果一个人越位,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与地位,是会受到惩罚的,相应的父母亲也将会因此而担忧,甚至受到牵连。因此孔子才会说“无违”就是尽孝的表现。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2.4“谏”——对正确处理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启示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的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此外,还存在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问题,使得交流与沟通存在阻碍,尤其是在子女青少年成长时期,存在特有的叛逆心理,而家庭中父母又缺乏耐心和方法教导。这都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孝文化的内蕴及其与现代德育的关系是更好地传承孝道、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在这时,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同时发生积极地作用加以正确的引导,才有可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5“不远游,游必有方”“不改其志” ——对子女解决孝心与孝行之间存在的矛盾的启示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的这种思想产生了很大质疑,但又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待孔子的这一“孝”思想,是有极大启发的。随着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人们的生活范围在空间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其思想意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似乎也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我们把“方”理解为“方向”时,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为一个人生活的方向,这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中的“道”有着密切的联系。指的是生活中,如果我们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而离开父母,甚至是漂洋过海远走他乡,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在孔子看来,未必有指责之意。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这里,孔子首先评价论述了孝心的一个标准-子女对父亲积极思想的秉承与践行。只有从内心深处时刻谨记父母的教诲,才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树立并追求自己的远大理想,进而用实际行动实现理想,做一个有志向的人。透过这一标准,我们还可以看到孔子对传承的重视程度。当我们在翻阅人类历史长卷时,惊叹于人类智慧之时,也要为世界古文明传统的流逝而哀叹和反思。然而,唯独中华文明却在历代华夏子孙的传承中延续至今,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马晓磊.孝文化的内蕴及其现代德育价值[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