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智武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开发应当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将工作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将工作项目提炼为教学项目,按照工作流程来安排教学流程;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课程以实际工作场景中的业务处理为教学内容核心,经由学生实习、实习反馈、教师提炼、归纳总结、适时更新等环节,将银行网点大堂高频业务处理工作进行项目化和流程化加工,以业务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将真实业务操作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教育本质特征。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专业口语 教学内容 探索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平行的教育阶段,他们的差异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能;职业教育承载的功能应当是培养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技巧的学生,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特定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学习态度,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围绕该目标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围绕着“职业核心能力、就业岗位和就业范围”进行,将课程分为基本素質课和职业能力课两大类,其中职业能力课为主体,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能力课的授课内容除了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外,应当与职业、岗位、技能密切相关,甚至是直接引入实际工作项目、业务、单据到教学中去,实现职业教育课堂和工作岗位场景的“无缝衔接”。如何将实际工作引入到课堂,亦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作,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完成了这一变革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应有之义。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国际金融专业是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该专业的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改革启动时,市场上缺乏合适的教材,摆在教改老师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要满足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结合授课对象的能力水平,适当兼顾师资和校情,选取工作场景中的合适部分;并按照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编排,最终将上述因素糅合进教材的编写和修改中。
该专业在第四学期第十至第十八教学周为学生设置了一门集中顶岗实习课程,安排学生到银行网点大堂进行为期九周的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大量的涉外业务,也对学校的外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改老师根据这一情况,按照下列步骤确立了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收集
在银行九周集中顶岗实习阶段,教师将校内英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安排在涉外业务较多的网点。一方面,学生获得工作场景下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顶岗实习系统,学生将在大堂所处理的涉外业务完整地记录在系统,由指导教师在线进行信息收集、实习点评,记录高频英语口语用语及涉外业务类型。
2教学单元的确立
集中顶岗实习完毕后,课程组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听取学生对教材内容选取的建议;将教学内容聚焦到以下的九个单元:开户,外汇,汇款,挂失,ATM机使用,自助终端使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上述九个单元覆盖了银行大堂的九项高频业务。
3业务大类的区分
根据教学单元自身特点,将上述九个单元划分为柜台业务、自助业务和在线业务三个大类。前四个单元归为柜台业务,大堂工作人员负责解答客户的问题,告知业务处理流程,协助填写表格,最终由柜台进行正式业务处理。
第二大类为自助业务部分,包含大堂内ATM机和自助终端机的使用,帮助分流部分柜台业务。
第三类为在线业务,工作人员示范如何通过电脑或者移动终端进行业务处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技术进步带给日常金融业务处理载体的变化。
在教材编写时,柜台业务大类侧重工作场景下的英语学习,后两个大类侧重外语环境下的工作场景;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教学任务安排的差异,柜台业务安排了较多通用口语技能训练,自助业务和在线业务则以专业英语表达为主。
4教学内容的更新
若干年前,本课程教学改革启动之初,网上银行业务仍是在线业务比重最大的,柜台受理的业务当中相当部分是开通此项功能,该部分内容曾是教材的重点章节。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应用,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频率已经超过常规的网络银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由网络银行变成了手机银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银行网点已经开始出现大批智能柜员机,后续教学改革及教材改版需要结合此项业务进行改编。
上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授课内容更加符合高职的教育特点,教学效果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学生在银行网点实习中,专业口语运用更加熟练和准确,能够胜任在大堂进行外语对话和业务处理。但是,课程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金融服务范围应当包含保险、证券、基金等业务,授课内容还需要继续增加这三个金融子行业的专业口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授课教师金融行业实务经验的影响,因此授课教师的金融行业实务锻炼必不可少。
金融服务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动态变化的,呈现出一个变化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关注行业的变迁,抓住人才培养核心,掌握授课对象素质,动态调整授课内容,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