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男
“温度”一词很有意思,只有接触过,感知了,才会生出温暖或者冰冷之感。而词义在衍化当中,被不断活化运用,用以评价某件事或某个人。我们会说,这件事是有温度的,这个人很有温度。但“温度”这一评价体系也亦被质疑,感性至上,是否会在过度宣传后反而失去了本真的内核?其实,“温度”本无所谓真假虚实,用心去做一件事,以情感与专业为里,外化出诚挚与善意,无论所做事之大小,只要它让设计以及与设计相關的人、物有了温暖的感受,那就是好的。
这半年来,我们的工作也与“温度”息息相关,筹划的“寻找设计的温度”视频采访活动已拍摄大半,辗转各大城市,北抵北京,南达香港,西至重庆,东临上海。一路中,我们去听,去看,去思索,甚至一同参与找寻……这一经历弥足珍贵,它打开了我们感知设计与生活的另一扇窗。用心与否,温度自生。走入当地,行走在设计人每日生活的道路上,体验着当地的人文,我们似乎找寻到更加接近真实的方向。很多设计人面对镜头,不修饰,很真实,他们对人生的不同思考与诠释,或丰厚,或有趣,或跳跃。就像炎热的八月午后,饮上一杯醇香冰咖啡,或是泡上酽酽的茶,抑或抿一口冷冽的红酒,味蕾倏忽开启,不亦快哉!
看每个人的设计人生,低处仰视是偶像视角,高处俯瞰则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我们不求稳妥,却无比珍惜这种面对面的平视方式,自然对答,平等互动,似朋友般聊天,所喜收获亦不少。本期新开辟的《独家专访》栏目,以“温度”为切入口,收录了“寻找设计的温度”大型采访的深度报道。真实的人,真实的设计人生,将在此一一呈现。
再说回本期,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设计小品。譬如将微缩村落置于室内,人造的屋、巷、庭院与自然的水、光、植物结合的展厅;还有以微缩院落作为设计发想,将中国传统园林的路径变成实用空间和闲暇空间的串连,有廊桥也有亭台楼榭的办公空间。两则作品一在浙江,一在重庆,莫名的创意默契,有意思的是设计人皆为建筑学背景,他们以建筑人的视角代入室内设计,这种全新的尝试带着向传统致敬的脉脉温情。无论是创意外在还是精神内核,都值得重视。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我们也在此倡议,做有温度的设计,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