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强,韩 丽,贾 鲲,吕忠礼*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康复科,北京 100045;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养生研究所,北京 100029)
小儿厌食症指除外消化道和全身性器质性病变,表现为较长时间的食欲减少或消失,食量减少甚至拒食,是小儿常见病症,尤以1~6岁小儿多发[1-2]。严重的厌食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小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引起患儿面黄肌瘦、身材矮小,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3]。小儿一般存在喂药困难,厌食症患儿更加困难,而小儿推拿疗法患儿易于接受。本研究采用运脾开胃推拿手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年 1月-2017年 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士2.1)岁;病程1~4月18例, 5~8月14例, 9~12月10例,1年以上3例,平均病程(6.6±3.5)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7士2.4)岁;病程1~4月17例,5~8月15例, 9~12月9例,1年以上4例,平均病程(6.9±3.8)个月。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4]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公布的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脾胃不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厌食或拒食,面色少华,精神尚可,大便偏干,苔脉无特殊改变。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指导家属合理喂养,钙铁锌缺乏患儿,分别予口服钙铁锌制剂。观察组采用运脾开胃推拿手法。具体措施如下:1)清补脾经,小儿拇指伸直,向里向外来回推拇指外侧缘3~5 min;2)清胃经,于第一掌骨桡侧缘从上至下推1~2 min;3)揉板门,揉手掌大鱼际平面3 min;4)推四横纹,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逐指纵向推动10~20遍;5)顺运内八卦,用左手拇指盖住离位,用拇指自乾宫起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1遍,运3 min左右;6)顺时针摩腹,全掌或掌根以脐为圆心,顺时针按摩全腹5 min;7)捏积,双手呈空拳状,小指、无名指、中指呈半屈位,食指呈屈位,大拇指对准食指从下往上依次交替推、捏、捻、放、提6或9遍,在大肠俞、胃俞及脾俞重提,最后按揉肾俞1 min;8)按揉足三里1 min。5 d为 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治疗,口服,1袋/次,2次/d。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参照2002年试行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于治疗前后观察小儿厌食症症状分级量化表。测量血钙、血铁、血锌水平。
1.5 疗效标准 1)临床痊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2)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原有水平的3/4;3)有效:食欲有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到原有水平的3/4;4)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治疗前后小儿厌食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比较(±s,n=45)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小儿厌食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比较(±s,n=45)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铁、血锌比较(±s,n=45)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铁、血锌比较(±s,n=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钙/(mmol/L) 铁/(mmol/L) 锌/(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72±0.36 1.87±0.25# 7.83±0.94 8.43±1.17#△ 71.29±8.26 82.58±10.61#△对照组 1.66±0.41 1.79±0.32 7.75±0.81 7.95±0.96 70.46±7.85 75.86±8.65#
表3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45) 例(%)
小儿厌食是一种摄食行为异常的表现,临床可伴或不伴胃肠道功能的异常,其病因除与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及药物影响有关外,还与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环境、精神心理、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6-7]。
小儿厌食症最早可追溯到《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了脾气运化则知饥欲食,为认识厌食奠定了生理基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侯》载:“脾者脏也,胃者腑也,脾胃二气相为表里……所以谓之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也。”后世常将此论引为小儿厌食症的重要病机——脾胃不和导致不思饮食。儿科圣典《小儿药证直诀·虚羸》亦云“脾胃不和,不能食乳。”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能自调,食物不知饱饥[8];加之有些家长嗜喂高能量高营养滋补食物,超出了小儿脾胃运化能力;溺爱小儿,投其所好,或零食变主食,或养成偏食,或进食不规律,这些均可导致脾失健运,胃不受纳,脾胃不和的厌食症[9]。中医治疗小儿厌食均以调和脾胃为主,但中药内服制剂多味苦难咽,厌食患儿喂食中药则更加困难,其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疗效[10]。小儿推拿是中医儿科常用的外治法,远在晋朝的葛洪《肘后备急方》就载有“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11]。本研究运脾开胃推拿手法根于我科吕忠礼主任小儿脾常不足、运脾培土理论,结合山东三大推拿流派及北京冯氏捏积手法[12],选用手足背腹穴位改善患儿脏腑功能,起运脾开胃之效。
研究结果表明,运脾开胃推拿手法不仅显著改善厌食症症状,还可提高微量元素锌、铁、钙的水平。现代研究发现,推补脾穴可促进胃酸、蛋白酶分泌及对蛋白质的消化,促进胃运动,而运内八卦对胃运动也有调节作用[13-14];按摩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可加强正常人胃运动[15];捏积疗法通过调整胃泌素、胃动素、D木糖、CCK-8、β-EP、血管活性肽等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运动及吸收功能[16]。胃肠运动及吸收功能的改善,可提高体内锌、铁的水平。锌、铁等微量元素既是厌食症的病因,也是厌食症的结果[17]。因此,提高微量元素水平也可能是本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