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大战”:代际分歧下的家庭教育

2018-11-24 02:31
时代邮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李晓刘磊祖父母

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夫妻之间的磨合已经不容易了,再加上孩子的教养问题,情况更为复杂困难。

祖父母帮子女带娃的现象并非中国特有。在德国,超过一半的年轻父母需要请求孩子的祖父母帮忙照顾孩子,英国也有愈来愈多的祖父母要帮忙照顾孙子女,英国政府还因此推出“祖父母照顾孙辈可享带薪假”的新计划。但相较这些国家,在带娃问题上,中国的年轻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究其原因,除了双方育儿观念的差异外,还有“父母命不可违”的传统观念在某些老人身上根深蒂固,由此引发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就变得难以沟通了。

父母驾到

听到周遭的朋友不断吐槽因为育儿问题跟长辈闹得各种不愉快,李晓暗暗下定了决心,生了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但事与愿违。产假结束回到单位不久,李晓负责了一个重大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她可能得到她向往已久的一个管理职位。在李晓上班的那家外资企业,名校毕业生济济,让二本毕业的她常感压力山大,因此工作上也格外努力。她很清楚,这次机会千载难逢,错过就不会再来了。

李晓的父母两年前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了下来,在老家重庆过着悠闲生活。听李晓说到项目的事情,夫妻俩就提出过来给她带孩子,免得因为孩子影响了她近在咫尺的前程。李晓的母亲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做事十分利落,很多事情比李晓想得还周到。对于朋友们的那些吐槽,李晓觉得让父母带娃也没那么糟。

李晓老公是个独子,父母听说李晓父母过来带孩子,老两口也忍不住要过来。李晓跟老公商量觉得四个老人一起正好可以相互作伴,就答应了。接老公父母到家的时候,孩子在李晓母亲的怀里正哭闹,孩子奶奶看见,一把就把孩子抱到自己怀里左右摇晃地安抚,孩子也慢慢地停止了哭声。当孩子奶奶很得意地把孩子交回给李晓母亲时,李晓看到了母亲眼里流露出的震惊和不满。

但这只是开始。在初期的隐忍之后,李晓妈妈开始私下向李晓诉苦:她给孩子奶瓶消毒,孩子奶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直接用未消毒的奶瓶就给孩子喂奶了;孩子爷爷总叫孩子“狗娃”,虽然孩子听不懂,但肯定不好的;她每次给孩子放音乐,前脚刚放,后脚孩子奶奶就关了……虽然对孩子爷爷奶奶的表现很不满,李晓还是不希望两边老人伤了和气,就让老公提醒一下他的父母。“重在沟通嘛。”李晓对老公说。

但是冲突很快升级。起因是孩子哭闹不停时,孩子奶奶认定是肚子痛,不顾李晓妈妈反对,口嚼了艾草的叶子,将汁液喂入孩子口中。虽然孩子止住了哭声,但深感恶心的李晓妈妈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准孩子奶奶再碰孩子。

回家看着两位哭红了眼睛的老人,李晓和老公再三权衡之后,决定以后两家老人分开带孩子,一家3个月。“两边老人都爱孩子,但是观念差异太大,很难调和。”李晓无奈地说。

针对老人带娃,从事婚姻咨询工作的黄越绥曾提出,“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夫妻之间的磨合已经不容易了,再加上孩子的教养问题,情况更为复杂困难。”也正是这种背景差异,使李晓寄望双方父母可以一起育儿最终落空。

“主导权”之争

“我绝不相信她能学出来,我们边走边看!”张勤勤的母亲将手里的饭碗扔了出去,张勤勤则一声不吭,带着女儿迅速离开了餐桌。晚餐不欢而散。

为了女儿的教育,这已经是张勤勤和母亲第N次发生争执了。这次争执的缘由是孩子想学钢琴,张勤勤想给孩子报钢琴班,但母亲不支持,觉得报钢琴班是花冤枉钱。“学钢琴是要有天分的,你女儿有没有这个天分你自己清楚,与其花那个钱,还不如给她报个数学班。”

张勤勤的母亲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后勤工作人员。在与众多老师的交往以及自己带娃的过程中,自认对孩子的教育颇有心得。在学校的时候,张勤勤母亲对当时的学霸练成过程熟稔于心,并照此给外孙女规划好了成长之路:心无旁骛,专注学习,关键掌握好课本知识,其他的一概要免掉。“分分分,命根根”,成为女儿上小学后张勤勤母亲念叨最多的话。但对母亲的教育理念,张勤勤并不赞同。“分数固然重要,但素质教育同样不可缺,一个只会考试却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人,即使成了学霸,人生也会很无趣。”张勤勤之所以想让女儿学习钢琴,一是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二是可以锻炼孩子左右手的协调。至于她有没有天分,以后是否从事相关职业并不重要。

张勤勤突然发现,由于自己每天早出晚归,女儿的教育主动权已经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母亲手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张勤勤决定夺回孩子的教育主导权。她调整了工作时间,坚持每天回家陪孩子学习。随着对孩子教育介入越来越深,张勤勤跟母亲的关系也越来越对立,甚至出现了失控。

她开始不断跟朋友诉苦,朋友提议她跟母亲分开住一段时间,但张勤勤很难下这个决心:毕竟孩子一出生母亲就过来帮忙带,为孩子也付出了很多心血,现在年纪大了,因为教育观念不同就说分开住,对母亲会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张勤勤的顾虑在黄越绥那里也得到了认同,黄越绥指出:“如果完全无法接受祖父母照顾孙子女的方式,那一开始就不要请父母代为照顾。”

“但是在没有真正相处之前,谁会想到双方的理念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张勤勤说。

难解之结

“我知道沟通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我发现跟父母根本无法沟通。”刘磊说。

刘磊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虽然十分努力,但发展并不如预期。本来计划孩子出生后,妻子专职在家带孩子,但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是让他们做出了妥协。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妻子重回职场。虽然预料到让父母带孩子会产生冲突,但夫妻俩还是作出了决定,让不到60岁的爷爷奶奶过来帮忙带孩子。

但冲突的频繁和剧烈还是让刘磊措手不及。刘磊父母来自农村,和其他许多爷爷奶奶对孙辈的溺爱不一样,刘磊父母对孙子要求非常严格,孩子做的如果让他们不满意就会受到惩罚,比如孩子在家里的墙上涂鸦,一定会被老人打手板心,孩子开心时如果发出狂笑,也会被严厉呵斥。慢慢地,家里那个活泼快乐的“开心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唯唯诺诺、凡事看爷爷奶奶脸色的“乖乖娃”。

妻子由初期的隐忍变得愤怒,并警告他,如果他父母不作出改变就请他们回去。孩子由她自己带。孩子的变化,刘磊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试图跟父母沟通,但一言不合父母就摆出长辈的架势:“说我们不会教育,那你是怎么考上大学的?我们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并进一步告诉他:“我们是你的父母,不要说孙子,我们管你都是天经地义。”

当初决定让父母来帮忙带孩子,刘磊本意是解除后顾之忧,让自己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可现在的结果却是家庭工作样样不省心。这边,是十分顽固的父母,那边是妻子丢给他的“要孩子还是要父母”的选择题。刘磊试图解题,但发现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指向双方的“沟通”和“妥协”。

“但这两个方法根本就行不通。一是沟通,只有双方是平等的主体,沟通才能积极有效地进行,但是我父母坚信‘父母命不可违’。无论哪种方式,只要我们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就认为我们是反对他们,是忤逆,是不孝。二是妥协,我们也想过,但是孩子怎么办,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我都不敢想象他的将来。”刘磊说,如果可以从头开始,他就是再辛苦再艰难也不会让父母来带孩子。

猜你喜欢
李晓刘磊祖父母
真实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张蕴馨、李晓、谭婷婷、黄家琪作品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Rogue Waves and Lump Solitons of the(3+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B-type Kadomtsev–Petviashvili Equation for Water Waves∗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design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