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 卢青
数字档案馆和档案网站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已无法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档案服务部门开展移动公共服务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必然要求。
(一)移动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概念。档案公共服务是指公共领域的档案服务活动。它以“档案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为起点,更加强调服务主体——档案部门的工艺性和公共责任,更加重视服务受体的公众性和“公民个体”的权利实现。移动网络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是以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为依托,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设备,以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开展的各种即时在线服务和离线服务活动。
(二)移动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的重要性。1.有利于阅读及时性、便利化。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移动终端上为用户提供易于阅读的档案信息,使档案用户突破时空制约,实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阅读档案馆内的档案信息资源。2.有利于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因为移动设备使用者固定,档案信息服务机构能准确获取服务对象的信息行为,主动推送个性化服务。档案用户通过档案馆移动服务平台自主完成所需的档案信息查询、阅览和利用。3.有利于交流社会化、多元化。移动服务整合档案资源,提供在线咨询等多种功能,增加档案管理人员和用户的在线互动,主动推送各类信息。服务的手段更多元,不同层次和条件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服务方式。
(一)WAP服务方式。WAP全称“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的标准,用来规范无线通信设备和相关的网络设备。WAP更简单且要适应手机屏幕,避免用户因繁琐的点击而造成服务响应慢。
(二)APP服务方式。APP的优势在于功能丰富、扩展性强,操作简单、注重用户体验。但是APP服务方式对网络的接入环境要求高,对移动终端配置要求高。
(三)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方式。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与关注者的信息沟通和互动。微信可以下载、更新及插件功能都是免费的,功能强大,维护费用低。
(四)微博服务方式。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档案类微博主要以档案机构为主体申请的主要用于档案工作的微博,即时发布日常通知公告。
(一)服务功能欠缺,交互性差。当前,档案馆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时间总体较晚,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主动推送信息数量和频率较低,推送的信息内容单一,互动服务开展较少。
(二)自身定位不明确,服务体验差。现有档案馆APP移动客户端,主要是对档案资讯、档案建设进行推送,同时支持查档功能。部分APP主要功能是语音导览、场馆地图,缺乏档案界的资讯及档案办理指南,对于服务对象没有现实意义。
(三)维护更新不及时,推送次数普遍较少。档案馆官方微博拥有粉丝数少、被关注程度低;发布数量少、活跃度低。大部分档案馆微博内容单调,多是活动及政策宣传,服务内容少。
(一)转变服务方式,提升交互性能。1.转变思想观念。开展档案移动服务,要从传统“以档为本”的被动服务,逐渐向“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转变,增强开展移动服务的意识,充分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2.加强互动交流。可通过在线答疑与及定期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办趣味性、教育性活动,吸引用户阅读、推广;通过调查问卷、在线留言等方式征集用户意见,密切关注用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及时回应并跟进结果反馈。
(二)加强培训学习,明确自身定位。档案部门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国内外档案馆在移动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上日益成熟,大批移动档案馆开发应用,加速了档案馆移动服务的发展进程;在移动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发达国家档案馆值得学习。
(三)完善栏目设置,突出特色资源。1.关注民生,完善栏目。档案APP应面向社会的普通群体,需要设置一系列符合群众需求心理的民生栏目。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越来越重视民生档案。因此应该设置民生栏目,根据注册信息进行分类。群众也可以通过注册账号登录,查阅自己的民生档案,使移动网络下的档案公共服务的即时性更加突出。2.立足本土,聚焦特色。不同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具有自己的特色,档案馆开展移动服务,应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深度开发特色档案资源,传承区域历史文化。
(四)深挖信息内容,及时推送信息。深度挖掘档案信息内容,形成用户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内容,形成良性循环。针对用户需求做好人事档案、学生档案、民生档案等档案知识的普及,增强用户档案意识。及时发布动态,加强外界宣传,注重丰富信息形式,广泛使用音频、视频,增强档案移动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