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FDI管理体制变革

2018-11-23 05:40王箫宇
消费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开放型管理体制

王箫宇

摘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开放型的新体制建设和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变革正在同步发展,我国也在紧跟国际发展步伐,开始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色的FDI管理机制,并对其管理体制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构建当今新型的开放性经济体系,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管理能力和控制水平。

关键词:开放型 新体制 FDI 管理体制

一、当前我国FDI体利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FDI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首先,外资进入的限制性条件较多,更开放的准入制度和体系还处于完善之中。因此就限制大量外资进入相关领域。这也需要我国尽快制定合理的准入制度,加大开放程度,更多、更好的利用外资来提高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促进国内的良性市场竞争。其次。我国的国企目前的发展情况与当前市场竞争的规范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难以形成规范的FDI模式管理体系;最后,在很多重要的金融领域,其开放程度较低,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条件下,货币汇率以及利率机制还没有完全被纳入到市场化的竞争和发展体系之中。

二、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性体质的FDI管理体制

(一)加快改革外资管理体制投资审批制度。全面实践“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要求改变现行针对外资的全面审批管理体制,同时要求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的对外开放。采用这一模式,不仅顺应了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客观趋势,而且与当前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基调相契合。改革外商投资全面核准制度,调整在核准中才去的准入限制加优惠措施的管理措施。实行以竞争政策和环境、技术标准为主的管理制度,简化外商投资审核程序,实行并完善外商投资注册登记制。利用中美BIT谈判打开国内的改革局面,加快国内投资体制改革,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行同等的投资管理制度。

(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平衡投资者权利和义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其改革将是渐进的过程。

首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区分国有企业竞争性与公共服务的两种功能,建立分类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竞争中立要求商业化经营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实行政企分開、政资分开、特需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首先要切实区分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功能和商业化经营活动。在竞争性商业经营领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保证“竞争中立”(P488)。实际上,我国也在加快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不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不干预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中国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国际化。从过去主要向海外销售产品为主,逐渐转变为通过境外投资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特别是,我国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是希望和鼓励所有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中国正从“吸收外资”大国逐步转变为“对外投资”大国和“吸收外资”大国的双重身份。在国内从结构重组、引入战略投资、实施股权激励等措施。鼓励国有企业向市场要效益,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建立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练好内功。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才能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有关竞争关系的审查,才能避免外国政府和业界对不公平竞争的关注和猜测而导致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时面临更多的限制、更大的风险。

(三)平衡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平竞争

2015年4月。中国美国商会发布了《2015年度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今年的白皮书着重强调了四项优先关注事项:法治、市场准入、标准和知识产权。白皮书指出,百分之三十三的会员企业表示,“标准设定过程将外资企业排除在外或对外资企业予以不公平对待”抑制了其在中国投资的能力和意愿。其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认为此标准有利于国内技术,百分之三十九认为限制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技术委员会进一步抑制了他们的投资。我们需要在法治、市场准入、标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更加注重投资者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对于美国主导的投资新规则提出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允许外资参与标准制定等新规则,其实是中国需要改革的地方,中国可用对自己的约束换取对美国的约束。依据环境保护法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关法规,修订外商投资鼓励措施:将环境、劳工待遇纳入投资协定条款中,杜绝结社自由条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鼓励创新,这正是处于转型中的中国所需要的:允许外资参与标准制定,既要给予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国内技术性标准制定的权利,又要避免外国跨国公司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垄断和主导国内技术标准的制定,明确投资者承担的义务内容。给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对外资企业固然有利。但是或许中国的民营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双边投资协定中。这些是对自己的约束也同是对另一方的约束。

(四)提高国际投资保护待遇标准

对于国际外来投资要实行更高标准要求的待遇和保障,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经济管理体系。紧贴当今我国经济开放的发展策略和模式,加大使用外资的力度,同时接受国际仲裁的合法监督。这也要求我国要加快增强自身的金融发展实力。提高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在开发性的经济发展机制中,具备同国际资本同台竞争的资本和能力,适时逐步放款外资进入的限制,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开放本国资本市场,通过合理的利用外资。来促进本国相关行业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我国在构建和建设开放性的新型经济管理体系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加以解决,通过体制的创新和改革,逐步完善我国的FDI经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加大对经济宏观发展战略和方向的把控力度,并增强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处理好本国资本与外来资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问题,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开放型管理体制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难点及其对策:以宁夏内陆开放型实验区为例
粒子在二维开放型四分之一圆形微腔中的逃逸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