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花
【摘要】 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音乐教育可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两种类型,由于它们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大量问题,因此,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在对当下我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构建出新型的大学音乐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作出较为完善的实践方案设计。
【关键词】 大学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音乐教育;专业化的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教育是全人格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音乐教育,其中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相对,还有一种非专业化的音乐教育,通常称为普通音乐教育。专业化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音乐专业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专业音乐人才,使其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化的创作、表演与理论研究工作。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与高等音乐教育的两种类型相对应,我国高等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教学单位可分为两类: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相对应的是专业音乐学院、综合性艺术学院的音乐系(科)、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以及在综合性大学设置的艺术(音乐)院系;与普通音乐教育相对应的是在综合性大学和一般师范院校中设立的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研部或大学生艺术团等组织。虽然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对音乐教育活动的定位不同,但两者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复合型创新性的多元化人才。尤其进入21世纪后,整个社会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迫使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大学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当然,由于各类高等院校所处的层次和科类不同,并存在着专业音乐院校(系/科)与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差别,所以对于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它们在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音乐教育办学理念等方面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遵循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并根据各类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构建新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前提,是要对当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有清楚的认识。以下,笔者分别对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与非专业化的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加以考察概述。
(一)专业化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专业化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有两种类型: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它们均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亟需进行重大改革。
1.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高等院校包括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院校的音乐系(科),以及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这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曾为国家培育出大批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其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值得研究者加以总结。不过这种音乐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着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音乐本体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为主,在该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过于重视音乐技能训练,较为忽视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完善等问题,各高校基本上没有对自身的特色、优势劣势等做出清晰界定,往往是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的音乐系(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照搬专业音乐院校,而专业音乐院校又照搬西方音乐院校,这种做法显然既无特色,也难以扬长避短,无法最好地发挥本身独特的资源优势。
2.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社会发展,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阻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绊脚石。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人才的培养侧重于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与重视专业技巧学习的传统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将专业技巧学习与专业运用能力培育并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计划地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并在教材选择与教学方法上突出实践性特色,以期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技术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虽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随着多元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单纯的应用型人才已很难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再加上很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也都影响到当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品位,同时还兼具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等功能。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高规格人才的要求,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公共课程,实施普通音乐教育。其实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1),要求开设“大学音乐鉴赏”课,199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也提出“在高等院校推广交响乐”的主张,因此,普通音乐教育逐渐得到众多高等院校的重视。时至今日,多数高等院校都设置有普通音乐教育的课程。不过,当前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高等院校中非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以音乐欣赏课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欣赏中外传统音乐经典作品,但由于当下新生代对中外传统曲目熟悉度低,因此,不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也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其次,不少教师为了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一味地迁就学生的趣味,过多地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将课堂变成流行音乐“欣赏会”,从而偏离了正常的教学路径,因而也很难实现普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其三,由于一些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起步较晚,还存在着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普通音乐教育也亟需全面改革,以满足全方位人才的培养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细致考察,笔者发现当下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办学实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造成的最为突出的弊端是,所培养人才在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普遍较为欠缺,这与当代社会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不相吻合。因此,只有改革现有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整体社会的需要。当然,要创建崭新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厘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以往各类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新的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为中心,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具体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尤其强调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拥有灵活、开放、求知的个性和丰富想象力,能适应很多行业的工作。关于新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构建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教育目标,在保证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达标的基础上,强化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专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紧密结合的突出特点。
在课程设置方面,现有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课程是在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中的音乐院系开设。但由于各类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不同,所以具体课程的设置绝对不能简单化地一刀切。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符合各类院校特色并兼具“专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特质的音乐人才来进行课程设置。(1)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学习,开设声乐、键盘、舞蹈、乐理、和声、中外音乐史、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等专业课程,并在这些技能学习过程中贯穿创新性教育理念。(2)在综合性大学的音乐院系中,可根据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除开设本学科基础课程外,另行设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思维。(3)在师范类院校的音乐院系中,可多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师资培养方面的基础课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以着重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各地方的高等院校还可根据本地区文化传统与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增设相应的音乐专业课及地域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经由极富特色的独特地域文化的熏染,获取独有的音乐及文化资源,为创新获得崭新的文化积淀。
关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在音乐技能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性原则。目前,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截然分开的被动教学模式,很多技能课主要采取“一对一”模式。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表面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培养。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如改变授课方式,尝试让学生自己轮流备课、授课,教师对学生讲授加以点评,评述优点与不足。通过这种做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主动思考的习惯。另外,课堂上可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每位学习者都能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扩展实践环节的成效。
(二)构建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主要依托综合性大学与师范类院校的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研部或大学生艺术团等组织,课程类型以音乐公共选修课(主要是音乐欣赏课)为主。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化音乐教育不同,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音乐经典作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正确审美观与良好艺术趣味,以完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要建立非专业化音乐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打破沿袭多年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整个教授过程以聆听为主,但对缺乏专业基本知识与音乐素养的普系大学生而言,还是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因此,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
(1)在授课内容方面,一切围绕让学生学会“如何听”和“如何听懂”。首先要普及音乐常识,教师在欣赏音乐作品之前,应该加入一些基本乐理、音乐史知识的介绍,并对所学习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创作者生平等加以讲授,使学生更容易进入作品体现的时代情境;其次,对所学作品的音乐形式加以介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各部分大致要表现怎样的情绪样态,并用何种方式表现,这其实是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掌握“如何听”“如何听懂”的能力。不过,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把握好“度”,一方面,传授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过于“专业化”,力求把专业性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另一方面,要把艺术的形象性、生动性与理性的课堂教学相结合,让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艺术的愉悦中学习音乐。
(2)在授课方式方面,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首先,必须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学习过程中,避免单纯被动听赏的学习方式。如为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截然分开的被动教学模式,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压缩教师讲授时间,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方面,在欣赏课之前,培养学生获取基本的节奏感、旋律感,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当采用奥尔夫的即兴节奏教学法,让学生利用三角铁、手鼓,或者是用桌子和手,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另一方面,作品欣赏结束后,可设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谈个人聆听感受等环节,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的参与意识,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还要灵活转换多种新鲜授课方式,如授课地点不必固定在封闭教室,可以到某一文化景点或大自然中,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受音乐,扩大联想,调动兴趣。除此之外,在大学生艺术团等艺术社团组织中为学生搭建表演平台,使其充分展现舞台表演艺术才能。因此,除了开设音乐欣赏课外,也需要开设基本乐理、音乐表演课等与一些较为专业性的课程。
总之,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无论是专业化的音乐教育还是普通音乐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当下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应基于自身发展客观实际,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积极对原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创新改革,探索构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以期完成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注释:
(1)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1996]5号)中提出:鉴于艺术的门类繁多,学生在艺术方面总体水平不高,以及學生的迫切要求等实际情况,目前以先开设“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大学影视鉴赏”“大学美育概论”为宜。各校可从中选择开课,由学生选修。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耀华,王安国.高师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北海,朱咏北.构建创新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4]聂安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5(12).
[5]王小明.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音乐创作,2016(5).
[6]刘肖佳.综合性大学非音乐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研究[J].教育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