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香榧-三桠复合栽培技术研究

2018-11-23 07:12:44王伟生安徽省岳西县林业局
安徽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香榧成活率造林

◎文/王伟生(安徽省岳西县林业局)

香榧(Torreya grandis)又称中国榧,雌雄异株,为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为我国原产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仁可食,营养丰富,目前市场对香榧子的需求较大;其树干材质紧致,纹理细密,是建筑和家具的优良用材[1];香榧树枝繁叶茂,四季常绿,树形挺拔,为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因此,种植香榧具有极高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2]。在山区推广香榧种植产业,能够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增加林农收入。

三桠(Edgewordthia chrysantha)又称莲皮、喜花,是瑞香科结香属落叶小灌木。其主要经济价值体现在花、茎皮、杆、苗木等[3]。三桠全株可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和优质纤维用材;其花香味芬芳,晒干或鲜用均可,都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树皮纤维含量高,具有极强的韧性,是制造特种纸的重要原料;枝干去皮后可作为工艺品的上等原材料[4];且三桠叶片柔软修长,叶型优美,花多成簇,芬芳四溢,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一、岳西县地理概况和气候特点

岳西县坐落在大别山区,隶属安徽省安庆市。地理坐标北纬30°39′—31°11′,东经115°50′—116°33′,地处江淮分水岭,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地较多,地势多样,所以产生了多种局部小气候。植被类型丰富,南北树种兼而有之。香榧、三桠在岳西均有野生分布,适宜生长。

二、传统香榧造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香榧纯林造林成活率低,成林后水土流失严重

香榧为浅根性树种,成年后主根衰退,侧根逐渐发达,所以香榧纯林造林后期水土流失相对比较严重,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营养不足,致使纯林造林成本增加,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也偏低,不利于香榧产业的发展[5]。而三桠根系发达,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香榧成活率,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采用香榧-三桠复合栽培的模式可提高香榧的成活率。香榧纯林与香榧三桠复合栽培水土流失特征对比见表1。

2.挂果周期长,产出回报较慢

表1 香榧纯林与香榧三桠复合栽培水土流失特征对比

香榧生长缓慢,若使用“2+3”嫁接苗造林,需要6~8年才能开始结果,盛果期则需要20~30年,林农需要在香榧造林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前所述,三桠植株全株均可产生经济效益,林下种植三桠能够弥补香榧投资期限长、产出回报慢的缺点,提高经济效益。

三、香榧-三桠复合栽培技术

1.苗木选择

选择稳产高产的无性系香榧苗进行造林,能够保证优良品种的特性不变异。选用花粉多的优质香榧雄树,定植在林地的上风口,方便授粉。三桠栽植时采用苗高在55cm以上、地径0.7cm左右健壮的一至二年生苗木。

2.造林地选择

为促进香榧丰产,提高经济效益,应选择土层厚度50 cm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地进行造林,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土质,以坡度较小、排水良好、交通便捷、海拔在600~1000 m、空气湿润阴凉的山坡为宜。排水不良、营养瘠薄的土壤会影响生长[6]。

3.整地造林

香榧耐寒力较强,根系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高,所以苗木栽植前土壤必须进行深翻,深度一般为30~40cm。施入基肥后先填表土,并把土壤踩实,填土至5~7 cm后再定植苗木,植株间距4 m×5 m。种植时先将榧苗的根系展开然后压实,覆土后堆成馒头状。雄榧树数量应保持在总数量的3%~5%,并且栽植在林地的上风口,以方便花期授粉。香榧树为肉质系树种,生产实践证明,“浅栽高培”技术是香榧造林的关键性技术,能有效防止树盘积水造成的烂根,有利于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

三桠栽植株行距一般为1m×2.5m,但与香榧复合栽培,种植密度为8000株/hm2,每穴要种植2株。在种植之前施入基肥,如果造林地交通便利,则每穴可施农家肥25kg。三桠对栽植时间无特殊要求,一般在冬末春初枝叶萌芽前栽植为宜。为了提高三桠单株产量和质量,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限制其萌发。

四、抚育管理

复合经营的幼林抚育内容一般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等。管理养护内容包括生物防治、遮荫、灌溉等。为防止强阳光直射、避免幼苗遭到灼伤,需要适当地对香榧进行遮荫处理,减少苗木的水分蒸腾消耗,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后期抚育管理中,以除草、施肥等为主。

1.水分管理

香榧树根系非常发达,抗旱能力强,又因其为肉质根,过多积水容易造成烂根,因此香榧树怕涝。但采取香榧-三桠复合栽培模式造林时,搞好三桠结排水工作,基本能够满足香榧树对水分的需求。

三桠在栽植时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过湿过干都会造成第二年花少。为了达到丰产的效果,一定要调节好林地的水分。且三桠植株积水容易出现烂根现象,一般在雨季之前开始造林,即初春的2—3月间,4月之前为佳。当空气湿度低、降水过少时,又容易导致落叶,因此在生长季节,遇到较为干旱天气时要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稍微湿润的状态,确保植株正常生长。降水较多的季节要注意排水,可以在林地挖80~100cm的水沟排水,或采用梯田排水,这样做也可提高其抗病能力。

2.松土施肥

为了提高香榧、三桠的品质,在选择肥料时,采用的是当地养蚕产生的蚕粪或养鸡产生的鸡粪以及油茶籽饼肥,经过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这种肥料的养分高,可以循环利用废物,保护生态环境,效果更佳。在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多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的木质化。

延后施肥:因为香榧、三桠的苗木栽植过后,其根系第一年处于恢复期,苗木对土壤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所以在种植的当年不宜施任何肥料。一般是在次年才开始施肥,这样也利于植株的生长,确保植株不会因土壤过酸或者过碱而产生烧苗等现象,同时也间接降低了成本。

平衡施肥:在施肥过程中尽量做到平衡施肥,合理配比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比例,保持香榧、三桠的营养平衡,这样也可同时增加抗病虫害能力。

合理追肥:在开花后追加一次肥料,以氮肥为主,用于促进其枝叶生长,提高经济价值。入秋后,施一次复合肥,以磷钾肥为主,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药用价值。

进入结果期的香榧树,每年都可采种,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松土施肥能够有效增加盛果期挂果量。香榧挂果时期主要施有机肥。在1月份进行首次施肥,每株施腐熟的农家肥50~100kg,在深翻土壤后施入肥料。在香榧采收后再进行一次施肥,9月末,施入适量的速效肥,加快树势恢复,为第二年的开花结果打下基础。建议使用无公害的有机肥、生物肥、专用复合肥等,采用秸秆覆盖、香榧外果皮还山、套种绿肥等措施。

3.病虫害防治

香榧病虫害种类较多,目前已知的病虫害种类超过70种,其中褐腐病、小地老虎、黑翅土白蚁和苗木立枯病等对香榧的影响较大,会危害香榧生长,导致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影响产量。所以,育苗时期就要重视病虫害防治,日常需重点加强草、水、肥的管理。防治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减少施用农药,必须使用则要以生物农药为主,首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细菌性褐腐病是主要危害,会造成大量落果,防治幼苗和嫩芽的细菌性褐腐病,可喷施敌克松200倍液灭菌。

三桠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偶尔会出现白绢病、缩叶病等。对三桠白绢病选择栽植健康无病害的植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土壤中的杂草、有病残体或其他有机残留体,加强林地排水,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施肥料。对三桠缩叶病可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五、结论

传统的香榧栽培较为单一,林分时间长都会出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采用香榧和三桠复合栽植之后,有效改善了林分结构,减少了水土流失,丰富了香榧造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并且三桠的经济效益弥补了香榧产出周期长的缺点,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值得推广。做好香榧三桠复合栽培需要做好苗木选择、合理的栽培以及施肥灌溉、抚育管理等,实现香榧三桠栽培的预期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香榧成活率造林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2
香榧驱虫述古今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8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