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亚·布里兹 王庄林
平等是多么宝贵的人性,只是有些人弄丢了它
美国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在纽约州少年教育协会演讲时指出,许多父母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小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它是一种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情感,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为此,吉诺特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在吃饭时,4岁的女儿安妮连喊味道不好,将一枚吃了一半的肉丸子吐到地板上。肉是上午才买的新鲜肉做的,并没有异味,我想,这一定是她犯人来疯,故意调皮捣蛋。在众多客人面前这样不文明,我呵斥道:“安妮,你太不礼貌啦!”当时,女儿虽没有哭,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饭后客人走了,我将女儿的事讲给妻子听。妻子却说这件事不怪女儿,怪她自己。原来,一天晚上吃剩的几个肉丸子忘了放冰箱,今天上午妻子在烹饪肉丸子时,顺手将吃剩的几个肉丸子放了进去,女儿吃的肉丸子肯定是昨天剩的。看来,我错怪了女儿。我向女儿道歉,女儿说:“我一直等你道歉呢!你终于道了歉,算你还是一个诚实的爸爸。”
吉诺特说,父母对孩子负有管教的义务,孩子做错了事,有责任批评教育,有时不妨严格一點。但是,在人格上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当父母一时疏忽错怪了孩子,就应该诚恳地当面向孩子承认错误,求得孩子的谅解。这样不但不会损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和尊严,而且通过感情上的平等交流,会更加融洽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使孩子增强明辨是非的观念。
(编辑/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