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凯,杨灿灿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本性和审美习性“鲜活”的呈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采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地理视角对安徽省非遗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安徽省非遗的基础研究,为科学保护和传承非遗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并且对合理保护和开发非遗具有一些参考借鉴意义,同时也是推进建立文化强省,激励促进我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1]。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也是长三角的腹地,位置介于东经114°54′到119°37′,北纬29°41′到34°38′之间,居中偏东、沿江通海。东面挨着浙江、江苏,南面毗邻江西,西面连接河南、湖北,北面则与山东交界,南北长大概570千米,东西平均宽450千米,拥有约1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如图1)。地形地貌主要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区构成。省内最大的湖泊是巢湖,它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最大水域面积约825平方公里。省内水系发达,主要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安徽省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因为其历史和地缘条件的关系,很多已经在内陆或沿海地区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得到了保存和传承[2]。截止到2017年,安徽省共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3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批共88项,省级非遗四批共385项。
图1 安徽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图
本研究中采用国家级、省级两级名录数据进行分析。安徽省非遗项目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表1 安徽省部分国家级非遗统计表
表2 安徽省部分省级非遗统计表
表3 安徽省各类型非遗数量统计表
表4 安徽省各地级市非遗数量统计表
从上述表可以得出结论,安徽省非遗类型多种多样且种类齐全,涵括了整个非遗项目的十大门类,体现出安徽省非遗项目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但是类型结构差异化突出,具有集聚阶梯性分布特征。
(1)分布类型测定——最邻近平均距离分析法。从全省范围来看,非遗申请单位可以抽象为地理空间上的“点”,根据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可用最邻近指数对其进行空间测定。利用ArcGIS软件空间统计模块下的平均最邻近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计算,通过计算每一个非遗项目所在区域中心与其周边最靠近非遗项目的距离及其所有距离的平均值与其随机分布类型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测定其分布类型。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di为点i距离它最近点的距离;A为整个区域的面积;n为该位置内所有的非遗数量。且当R=1为随机型;R<1为集聚分布;R>1为均匀分布。其中,Rf为实测平均距离;Re为预期平均距离。
(2)集中程度分析——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分析法中的集中指数来测度非遗项目的集中程度。取值范围为0-100,值越大非遗分布越集中。其计算公式为:
(2)
式中:C为非遗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地级市非遗数量,T为非遗总数,n为地级市总数。
(3)空间分布均衡性分析——利用不平衡指数分析法中的不平衡指数来测度非遗项目在不同范围内分布是否全面以及分布是否平衡。取值范围为0-1,如果分布均衡取值为0,全部分布于同一个位置取值为1。其计算公式为:
(3)
式中:n为研究区域划分的面状要素数量,Ki为各面要素内某类非遗项目在研究区域内所占比例。
(4)聚集区域测定——核密度估计法。通过计算单位面积内非遗在其周围领域内分布的密集程度,检测出非遗所在地的空间分布密度,核密度值越高,非遗所在地的分布密度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4)
式中:x为对象点;h为阈值(即搜索半径);n为阈值范围内的点数;K为核函数;h>0为带宽;(x-xi)表示估值点x到xi事件处的距离[1]。
(5)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研究——GIS空间分析方法。
①缓冲区分析。GIS缓冲区分析主要是以空间的点、线、面为基础,围绕这三个要素以一定条件自动形成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多边型实体,它表现为某种要素的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通过GIS的缓冲分析工具可以得出各个等级的非遗影响范围以及各个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区域。
②点线分析。主要根据非遗点与周边临近的河流、道路等线状要素的关系分析水系与道路因子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
③地形分析。根据具有高程值的等高线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用来描述地面起伏状况,利用GIS的地形表面分析工具,综合分析非遗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的关系。
④叠加分析。GIS 的叠加分析方法是了解与提取数据内部或数据之间的隐含信息的重要途径,主要将不同要素数据进行叠加后获取一些共同的属性。通过将非遗点分布,河流道路分布以及文化区域分布等不同图层进行叠加分析。
以安徽省非遗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作为点状数据基本属性,通过添加XY数据,将各所在地经纬度生成点,在ArcGIS中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如图2),然后对安徽省各地非遗数量进行制作彩色专题图,得出其分布状况(如图3),专题图中颜色的深浅与非遗分布数量成正比。具体由图可看出,非遗在各地的分布并不均匀。其中,黄山市分布最为集中,宿州、安庆、阜阳等城市次之,而淮北、铜陵、淮南等地非遗较少。
图2 安徽省非遗分布专题图
图3 安徽省各地非遗密度图
根据最邻近平均距离分析法,将非遗项目抽象为地理空间上的点要素,使用最邻近指数对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其进行测定。本文中采用ArcGIS软件空间统计模块下的平均最邻近工具进行最邻近指数计算,通过计算每一个非遗项目所在区域中心与其周边最靠近非遗项目的距离及其所有距离的平均值与其随机分布类型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测定其分布类型,计算结果显示,安徽省非遗的平均最邻近指数为0.82625,小于1,表明安徽省非遗在空间分布上为集聚型。
不平衡指数经过计算度量安徽省非遗在各市区中分布均衡状况。根据计算公式,安徽省非遗总数T=473,安徽省地级市总数n=16,各地级市对应的非遗个数与比例见表4,通过计算,得到安徽省非遗的地理集中指数C=68.49,不平衡指数S=0.681。结果表明,从安徽省地级市尺度来看,非遗的分布较为集中,空间分布均匀度较低,与测定出的集聚型分布类型相吻合。
本文采用了ArcGIS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各种类型的非遗项目进行了聚集分析,核密度估计法原理主要适宜空间分布较为随机的情况,同时在各个区域上分布的概率也不一样,如果分析结果出现密集区域一般指示这个区域发生某个地理事件的概率高,反之就是发生概率低。该方法不需要对地理事件的分布有任何先验知识,仅仅着眼于数据本身的规律。本文通过多次实验,选择了25公里的核密度搜索半径,形成安徽省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与各类型非遗项目所在地分布格局图(如图4、5)。
图4 安徽省不同等级非遗核密度专题图
图5 安徽省各类型非遗核密度图
总体来看,本省的两级非遗项目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一个核心聚集区,一个密集区域以及两条带状聚集分布区。核心聚集区为皖南山区,它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历史上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频繁。高度密集区,即由淮北和宿州构成的皖北区,地势低平,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带状区域呈现在江淮丘陵地区,地面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由于坐落在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气候、植被、土壤等都有明显的带状过渡特征,不难推测出非遗的分布和这一带的地形与水系的共同作用有关。
安徽省境内有着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可以说水资源较为丰富,本文利用ArcGIS软件中的分析模块下的邻域分析-缓冲区工具(Buffer),建立以流域为中心的半径为5公里的缓冲区域(如图6),并利用点线分析得出安徽省非遗项目大多分布于河流缓存区内,也进一步说明水系对非遗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水系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中,新安江流域非遗分布密度最大,其次是淮河流域。
图6 水系缓冲区
地形海拔对人类的聚集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为海拔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会在光热水等条件上产生变化。通常来说,海拔越高,土壤相对会更加贫瘠,同时交通不便,不利人类生存。因此,地形成了影响人类活动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
本文采用地形分析方法,从DEM中提取地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用以表达地形的起伏。具体操作由ArcGIS空间分析-表面分析工具下的“坡度”(Slope)利用DEM生成坡度图(如图7),然后根据对坡度进行重分类后在ArcScene中三维立体显示(如图8)。
图7 安徽省坡度图
图8 安徽省地形三维图
从上述两图可知,皖南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因此与外界相对隔绝,当地居民维持这淳朴的文化习俗,因而更可能保持和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能够更加完整的保持非遗的土著性。因此安徽省在该区域传承了丰富的非遗资源,使得该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空间集聚的特征。
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文化以及文化发展的人文习俗对于非遗的类型形成以及空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该省地域文化主要分为淮河文化区、庐州文化区、皖江文化区、徽文化区(如图9)。
图9 安徽省文化分区图
徽文化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年头,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有特色。特别是古徽州文化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习惯,且对于外来文化一直就有兼容并蓄的气质。信仰新安理学思想,宗教伦理风气盛行,使得作为徽文化区主要分布区域的黄山、宣城拥有丰厚的非遗传承,特别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以及民俗等与农业生产、丧葬祭祀相关的类型上较为丰富,是安徽省类非遗类别丰富、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3]。
庐州文化区和皖江文化区深受桐城学派和老庄道家学派的影响,村庄较为散落且人口聚集较少。其中皖江地区移民比较多,因此与外来文化融合较快,当地人思想上也较为开放,具有注重创新的风气,因此这两个文化区非遗分布以分散为主。
淮河文化源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兴盛于淮河流域的宋、明文化,并与中原文化汇合,才使中国进入炎黄同尊、龙凤呈样的时代。我国的孔孟儒家学说,墨家学派,韩非、李斯的法家学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创立的。淮河文化区民风强悍,崇尚武力,且性情淳朴直爽,因此该区域在体育、杂技、戏剧等项目上较为突出。
安徽省内两级非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分布广泛,局部聚集,差异明显的特征。从地理位置上看,皖南多于皖北,皖西多于皖东,其中,黄山市最为集中。从非遗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非遗空间分布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聚集区域,其中空间分布差异最大的是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类,分布较为均匀的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从地理因子来看,主要密集分布在新安江以及皖南山区等地,淮河流域、江淮丘陵一带次之,有80%以上的非遗分布在5KM河流水系缓冲区范围内,在与地形地貌关系中,可以看出地形地貌的差异也导致了不同区域的生活习性的迥异,从而间接影响了非遗的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在与区域历史文化关系中,非遗表现出与历史文化的正相关性,即黄山(徽州)、安庆等历史上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城市,各等级非遗数量均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城市。
针对本文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特征以及影响因子分析,探讨一下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措施。首先,非遗项目类型涵盖广泛,类型丰富,且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因此对非遗项目的保护要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同时针对其动态变化的特性,要求我们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去保护非遗的可持续性;其次,安徽省的非遗分布具有明显的集中特性,因此有条件对分布集中区域加强保护,以保证非遗有较好的生存土壤,这样就能保证非遗的原汁原味,同时可以开辟一些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用经济发展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最后,非遗的发展与文化因子联系紧密,也进一步说明了文化是非遗的核心,只有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同时对于传承人应该更多的关注其文化内涵建设与艺术境界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