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经济学历史学派的理论贡献

2018-11-21 19:14魏新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经济学

魏新龙

摘 要: 在德国以及世界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发展史上曾有过“最新的”经济学历史学派,它的代表人物的经济观点与理论曾对世界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在今天世界经济深度危机与转型发展的今天,重温他们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最新;经济学;历史学派

熊彼特[1]在他的《经济分析史》第三卷曾指出,有一个“最新的”历史学派:斯皮索夫、桑巴特、马克斯·韦伯。他说:“这些新人物,在他们的思想形成时期,深受施穆勒教导的熏陶,尽管他们与施穆勒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不论在目标上,研究方法上,实际表现上都有所不同,但却始终忠于施穆勒曾经最先坚持的基本原则。我们未尝不可称其为‘最新的历史学派。”[2]

魏尔纳·桑巴特(1863-194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863年1月19日生于德国的埃姆斯莱本,1941年5月18日卒于柏林。早年在柏林和罗马学习法律、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1888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90~1906年任布雷斯劳大学副教授。1917年任柏林大学教授直至1931年退休。桑巴特曾与M.韦伯参加创立德国社会学会的工作,并合办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杂志。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社会主义和社会运动》(1896)、《现代资本主义》(1902)、《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1906)、《犹太人与经济生活》(1911)、《奢侈与资本主义》(1913)、《资本主义》(1930)和《新社会哲学》(1934)等。

桑巴特一生学术生涯可分为两段。在其学术生涯的前半段,桑巴特关心社会公正和改革,“沉浸于马克思”,在其《现代资本主义》中,声称他的工作是马克思工作的继续和对马克思工作的完善。在其学术研究的后半段,成为马克思的反对者,反对马克思用经济决定论解释资本主义的起源,强调资本主义的进化过程是文化的演进过程,是理性精神指导下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精神是資本主义发展的源泉;反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认为资本主义在道德上已经消耗,其衰亡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新的更高形式的社会秩序。最后,由于对工业社会的厌恶,桑巴特转而与右翼反资本主义势力结盟,并转向国家社会主义。

桑巴特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桑巴特受到韦伯的启示,“韦伯关于清教教义对资本主义体系重要作用的研究,是推动我思考犹太教徒的重要性的原动力。”[3]桑巴特同意韦伯关于宗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4]从而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论点,但是,他不同意韦伯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新教伦理结合的观点,提出资本主义产生于犹太教的主张。在《资本主义的精华》中,桑巴特指出,“清教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观的对立物。……资本主义是某种世俗的东西,某种为地球的生命而存在的东西……资本主义将受到所有认为现世生活只是来世生活准备阶段的人的憎恶和谴责。”[5]清教教义“与中产阶级的美德毫无关系”;“清教教义的鼓吹者完全反对所有发财致富的行为”。“清教教义极度谴责自由竞争。”“清教教义几乎不鼓励人们从事有长远打算的具有冒险性的事业。”“在加尔文教控制的地区,教会是明确敌视资本主义的。”[6]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主要由下列因素培育而成:犹太教的理性主义观点、犹太教的条文主义、犹太教宗教领袖的商业精神、允许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存在不同道德原则的训诫等。在犹太教的影响下,远在16世纪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清教教义不是资本主义背后的道德力量,相反,资本主义是推动清教教义形成的力量。

桑巴特在《现代资本主义》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出总结:第一,强调建立与新制度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必要性。第二,提出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强调企业家是现代经济的主体。第四,通过对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和现代阶段的对比考察,说明了市场形成和市场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是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美国例外论”开山之作,影响深远。首次以德文出版后,几十年内相继出现了法、西、英、日、中等译本。一方面,此书有关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普选制和宪政民主)和企业制度(主要指计件工资和利益分享)促进了美国工人对美国资本主义持善意态度的观点,得到了后来继承者的发扬;另一方面,该书关于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大陆工人从而使美国工人安于现状,不倾向社会主义的观点,受到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生活水平的高低与革命倾向的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与革命倾向联系密切的是社会的公正程度。可以说,只要涉及美国例外论的讨论,就必须向桑巴特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寻找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史学家,1954年首次出版经济史巨著《经济分析史》.

[2]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8.

[3] 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1.

[4]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15,19-21,22-23.

[5] 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0.

[6] 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51.

猜你喜欢
经济学
《元宇宙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经济学科学
比较法律经济学:法社会学研究下的经济学回归
简明经济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法律与经济学系简介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