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强
今年10月,腾讯公司公布其未来20年新战略称,将全力拥抱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也在2017年5月提出s2b2c将是未来5年最有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型。这两家互联网巨头负责人的表态都在指向一个新事物——产业互联网。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的互联网正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研究与投资机构盛景2017年7月发布了产业互联网典型模型:产业路由器b2f模式,意在推动各产业构建赋能型产业共同体。
当下,几家行业头部公司关于产业互联网的提法、侧重点和路径虽有所区别,但本质上殊途同归:消费互联网已接近饱和状态,线上渗透率已经接近天花板。过去被互联网公司忽视的线下小b(商户、承担销售与服务职能的需求端)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电商思维试图消灭所有中间环节(包括线下小店和服务商等),但多年来线下的小b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说明小b作为社会“神经末梢”,有着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它们既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传统技术难以将小b碎片化的存量價值整合起来,实现实时在线与智能配对。如今,ABCD(AI人工智能、Blockchain、Cloud、Big Data)技术日趋成熟。一方面,传统小b面临的非数据化运营、供应链环节冗长、用户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带来的用户体验损失正在得以解决;另一方面,海量碎片化的线下流量将通过新技术手段在平台上实现汇集,聚沙成塔,形成巨大的价值池。互联网在此时更多的是作为工具,是产业效率的提升者,而不是产业颠覆者,这也就是互联网下半场“+互联网”的意义所在。
产业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是通过共享、赋能、利他思维重构过去传统的电商思维,帮助供需两端从扩大规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构建产业共同体的新商业文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立赋能性产业共同体正在变成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
产业路由器b2f模式是产业互联网的典型模式,该模型赋能真正的高价值环节小b,即整个商业环节的销售和服务端,如门店、服务商等。通过小b去经营客户,最终客户可能是C(消费者),可能是B(企业),也可能是G(政府)。过去,小b环节不被大公司重视,但他们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是实体经济的根基。
产业互联网依托需求端的力量,将全面推动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基于共享和赋能思维,产业路由器平台团结了碎片化的线下存量流量,进而反向重构整个供给侧f端,它可能是工厂制造的产成品,也可能是农产品,可能是资金的供给,还可能是物流交付等。这种模式既能通过规模议价降低用户端的采购成本,也能助力f端提高生产服务效率,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形成需求驱动型精益供应链,实现实体经济价值链的共赢。
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公司是新科技的搭载和运营平台。它像一个超级航空母舰,搭载着少则几千家、多则十数万家中小微企业。在过去,要一家一家地推广新技术,销售与服务成本极高,小微企业也不太愿意使用新科技。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往往以免费或者极低价格为数万家中小微企业批量提供新技术。通过未来的交易、物流和金融等方式获得合理利润,这是一种典型的利他思想。因此,产业互联网是新技术的平台化,是一种赋能型产业共同体。产业互联网也是产业创新、产业服务和产业共同体的方法论,将对中国80余万亿GDP进行重构。
产业互联网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产业集群。过去20年,产业集群做得好的地方,经济一般就有活力。产业集群1.0实现了生产环节的集聚效应。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产业集群2.0,这一判断对于思考产业互联网到底是什么意义重大。产业互联网是“销供产”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是“销供产”在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叠加的集聚效应,是商业、制造业、服务业各类大中小企业主体的融通发展,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共同体的组织形态。
过去,从供给端到最终用户层层压货、层层分销,产业互联网强调的是从用户需求反向拉动的供应链,而且是短供应链,中间很多低价值环节或者无价值环节被消灭了,或者被转化了,但是离用户最近的高价值环节得到了保留,对用户服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它是由平台方赋能小b(销售与服务端)共同服务最终用户体验。
产业互联网不是传统的电商逻辑,它和电商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过去的电商逻辑是要把中间所有的环节都打死,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产业互联网弘扬的共享、赋能、利他思维代表了新的商业文明,这是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商业文明。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构建赋能型产业共同体,其内核是全新的产业协同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产业的协同组织形式创新。产业共同体走到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协同创新,是“双创”的升级版。每一个产业路由器平台上都搭载着少则几千、多则十数万中小微企业。
当产业路由器平台通过互联网化将新科技赋能数以万计中小微企业的时候,就能够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每一个小门店都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用更少的钱、更少的人做更大的生意,这才是大众创业的本意所在。
通过以下三个案例进一步阐释何为产业共同体。
“汇通达”: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典型案例,汇通达通过共享与赋能连接了约10万家新农村的夫妻店,为其提供5+赋能和5+帮扶,进而带动了近50万门店经营人员就业,连接和服务了1亿农民家庭。
所谓“5+”赋能是指+能力,包括了“+工具”“+商品”“+活动”“+金融”“+社群”,将传统的夫妻店“升级”为拥有线上线下经营能力、本地用户运营能力的新型“互联网化、数据化、服务化、生态化”的本地服务平台。
除了“5+”赋能,汇通达还在农村新生态下提供“5帮富农”服务,即帮卖农产品、帮找工作、帮装光伏、帮融资金、帮租房地。几乎覆盖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全部环节。汇通达新农村产业共同体改变了乡镇夫妻店只能作为“销售下水道”的命运,以利他思维为夫妻店降本增效,从而使乡镇夫妻店成为社会的神经末梢。
日本7-11公司: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标杆企业。该公司仅仅8000名员工,却创造了100亿净利润,人均净利润120万,人均净利润比肩阿里巴巴。过去,业内认为线下公司较之互联网公司最大的短板就是人均效益太低,其实中国经济今天的问题就是效率低、浪费高、成本大。日本7-11公司8000人带动了40万人就业,2万家夫妻店、175个工厂、140家物流公司,产业内各个线下小微企业构成了低摩擦甚至零摩擦的产业共同体,组织间的协调成本被大幅降低,共同体的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所有参与者都受益,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就是产业互联网。
宋小菜:赋能4万个蔬菜零售商,农民种出了100斤菜,但放在餐桌上可能只剩60斤了,中间各个环节的分销、转运环节导致了巨大的浪费和损耗,而宋小菜构建的蔬菜产业共同体将无谓的损耗大幅下降。
商业的本质是效率与成本之争。中國经济发展到现在,GDP很难再高速增长了。站在产业链角度看,浪费极为严重,错配也很严重。常常出现,有订单的时候没有货,有钱的商户找不到客户,有客户的商户手中没有货。若能化解浪费,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不要再幻想GDP高速增长,企业也不要幻想营业额大幅增长。今后,要回归效率、成本等商业本质,这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应当看到,产业互联网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可能派上用场。当前,各领域都在诞生和涌现一批产业路由器平台公司。例如,汇通达在新农村构建了家电共同体,大搜车在二手车领域成为领军者,艾佳生活在家装方面构建了产业共同体,宋小菜在蔬菜领域打造了产区与销区共同体。未来还将有更多这样的产业路由器诞生。
盛景母基金投资了中国、美国、以色列等接近100只顶尖基金,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当前,2B的投资在美国达到50%,与2C各占半壁江山,在以色列和欧洲2B投资则达到90%以上。而中国过去10年在2C领域的投资是绝对大比例,2B只有5%到10%。如今,“BAT”等巨头纷纷转向2B已是既定事实,创投也正在全面加强2B方向的投资。产业互联网、产业路由器、s2b2c,尽管各大机构的提法可能不一样,但这背后都是昭示着赋能型产业共同体时代的来临。
小发展靠努力,大发展靠机遇,产业互联网是未来5年中国最大的商业机会,产业路由器b2f模式是未来5年中国最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型。
这是一个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大时代转折点,每个人都要具备大历史观。
在这样一个大时代的转折点,PSD创业者(指空杯心态的、聪明的、有梦想和有使命的创业者)共建各个领域、各个细分市场的产业共同体,共同迎接产业互联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