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英,封志明,相丛超,张淑青,李东玉,麻永红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河北二季作区,包括唐山、石家庄和邯郸等1年可种植2季作物的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该区春季土壤解冻较早,适合马铃薯春季种植[1]。近年来,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市场过饱和的冲击下,2017年马铃薯价格大幅下跌[2],影响了人们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这与种植品种单一有一定关系[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特色和较高营养价值的农作物越来越受欢迎。彩色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目前马铃薯作为蔬菜仅仅炒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需要特色马铃薯,但又缺乏特色品种,基本都是种植普通品种:黄皮黄肉或白皮白肉,适用于鲜食炒菜。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方法[4],从实生种子后代选择具有不同皮色肉色的马铃薯单株,筛选出特色马铃薯新品系4个,以黑金刚[5]为对照,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对比,以期为培育当地的特色马铃薯新品种提供依据。
选取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近几年选育的早熟性状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系S4-1-6、S4-5-2、S6-3-1、S6-1-1,以及生产上常用的彩色马铃薯品种黑金刚[5](CK)为试验材料。
1.2.1 试验设计
按参试品种(系)设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5.7 m2,行距70 cm,株距22 cm,单垄单行种植,每小区4行,每行25株,共100株。四周设保护行。
1.2.2 种薯处理
选择健康种薯,提前20 d催芽,当芽长到0.5 cm时见光炼芽7 d左右。播种前12~24 h切块,切块大小25 g左右。
1.2.3 栽培管理
试验于2017年2月19日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蔬菜所院内试验地进行,采用地膜加大棚两膜覆盖栽培模式。基肥每667 m2施入有机肥4 000 kg,播种时每667 m2沟施复合肥50 kg、硫酸钾30 kg,浇齐苗水时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初花期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硝酸钾15 kg。整个生育期内,中耕除草2次,追肥2次,浇水5次,喷药3次,预防虫害及病毒病、疫病等。2017年6月10日统一收获。
试验中每个小区随机取20株测量、观察和统计: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块茎形态特征、块茎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
物候期:记录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计算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时间)。
植株形态特征:通过目测法记录茎色、叶色、花繁茂性、花冠色、结实性,直尺测量株高。
块茎性状:通过目测法记录统计薯形、皮色、肉色、薯皮类型、芽眼深浅、二次生长、裂薯率。
块茎产量:称量并计算单薯质量、667 m2产量、平均单株块数。
抗病性:统计并计算黑胫病、早疫病、晚疫病和病毒病发病率。
采用DPS 9.50和WPS Office(10.1.0.7468)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新品系S6-1-1出苗、现蕾、开花和成熟都最早,从出苗到成熟时间最短(65 d),比对照早11 d;其次是S4-1-6,现蕾、开花和成熟都比对照早,出苗到成熟比对照早7 d;参试的4个新品系生育期均比对照短。
从表2中可以看出,新品系S6-3-1、S6-1-1植株较矮,茎紫色,叶深绿色,花白色;新品系S4-1-6、S4-5-2植株高度中等,茎紫色,叶绿色,花白色;黑金刚(CK)植株高度最高,茎紫色,叶绿色,花紫色。新品系S6-3-1和对照有少量结实,其他新品系均无结实。
表1 各品种(系)物候期
表2 各品种(系)植株形态特征
由表3可以看出,新品系S4-1-6与黑金刚薯形长椭圆,其他均为椭圆形。S4-1-6是紫黑皮、紫肉,S4-5-2是紫黑皮、浅紫肉,S6-3-1、S6-1-1块茎为红皮、粉红肉。S6-3-1裂薯率为1.1%,其他品系(品种)无裂薯。新品系与对照品种均无二次生长,皮光滑,芽眼浅。
如表4所示,参试品系S4-1-6单株块茎数3.4个,平均单薯质量和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2 132.28 kg,比对照增产12.23%;商品薯率(89.84%)位居第2。新品系S6-1-1单株块茎数3.5个,商品薯率90.05%,位居第1,平均单薯质量和产量位居第2,每667 m2产量为2 105.51 kg,与对照达显著差异水平。新品系S4-5-2每667 m2产量1 997.18 kg,比对照增产5.12%,位居第3。新品系S6-3-1平均单薯质量低于对照,产量仅比对照增产1.12%。
表3 各品种(系)块茎性状调查
表4 各品种(系)块茎产量比较
由表5可以得出,参试的4个新品系抗病性均强于对照品种,其中S4-1-6、S6-1-1黑胫病发病率最低;S6-1-1早疫病发病率最低,S4-1-6、S4-5-2次之;S6-3-1、S6-1-1晚疫病发病率最低,S4-1-6、S4-5-2次之;S4-5-2、S6-1-1病毒病发病率最低,S4-1-6、S6-3-1次之。
表5 各品种(系)发病率 %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新品系中,S4-1-6从出苗到成熟69 d,株高72 cm,紫黑皮紫肉,综合性状最好,平均单薯质量和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3.23%,单株块茎3.4个,抗病性较强,适合二季作区种植;S6-1-1从出苗到成熟65 d,红皮粉红肉,综合性状较好,平均单薯质量和产量居第二位,比对照增产10.82%,单株块茎3.5个,抗病性强,适合二季作区种植。彩色马铃薯新品系对增加二季作区特色马铃薯品系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参加区试,进行品种登记后推广种植。
在马铃薯生产中,开花结实会消耗营养,造成马铃薯块茎产量降低。筛选出的S4-1-6和S6-1-1无结实性,从而避免了营养消耗。马铃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地下苹果,彩色马铃薯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外,花青素含量尤为丰富,花青素对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具有明显作用[6-8]。同时彩色马铃薯具有多种色彩,可以作为配菜,以及制作彩色土豆泥和土豆饼等,从而丰富人们的餐桌。综上,彩色马铃薯新品系S4-1-6和S6-1-1未来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此外,不同肥料水平、种植密度、覆盖方式等对马铃薯块茎花青素含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9-10],后续还应开展不同栽培措施对改善和提高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