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近海战斗舰反舰导弹竞标

2018-11-21 00:53柳正华
军事文摘 2018年21期
关键词:战斗舰视距导引头

柳正华

2018年5月31日,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正式将挪威康斯堡公司的海军打击导弹作为美国海军近海战斗舰的超视距打击武器系统。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授予雷神公司价值1480万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以生产和交付包括海军打击导弹、发射箱和火控组件在内的超视距武器系统。交付的导弹将包括作战弹、遥测弹和样弹,合同包括导弹保障装备、训练装备和教程、工程服务和其他事项。合同最终总价值将达8.476亿美元。

该结果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同时参与竞标的波音公司的鱼叉Block2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远程反舰导弹2017年就宣布放弃竞标,海军打击导弹成为近海战斗舰超视距反舰导弹的惟一竞标者。

近海战斗舰反舰导弹选型背景

近海战斗舰是一种使用模块化“即插即用”式任务包的小型快速水面作战舰艇,可通过更换搭载水面战、反潜战、水雷战任务包,实现不同的作战能力。

根据最初设计,其水面战任务包中核心舰载反舰武器系统是非直瞄导弹发射系统及导弹,射程38.9千米。非直瞄导弹发射系统及导弹项目隶属于陆军的未来作战系统项目,但由于技术问题和一系列试验失败,开发进度滞后;而且,陆军2011财年预算估计导弹单价要达到4.66亿美元,这些原因促使陆军决定取消该项目。2010年5月,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和后勤的副部长批准了陆军的请求,该项目正式终止。近海战斗舰面临无反舰导弹可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近海战斗舰开始了漫长的反舰导弹选择。

近海战斗舰反舰导弹选型历程

2011年,美国海军宣布用格里芬导弹替换被取消的非直瞄导弹发射系统。当时,格里芬导弹仍在研制阶段,初始射程仅有3海里,不具备远程打击能力。为了满足美国海军超视距反舰能力的需求,雷神公司还计划自筹经费研制格里芬改进型导弹,使其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但同时,海上系统司令部近海战斗舰项目执行官吉姆·默多克少将2013年5月透露,海军一直在寻找比格里芬更好的反舰导弹解决方案。

2014年3月份,在格里芬导弹进行了试射后,美国海军认为这种导弹威力不足,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过于落后,在激烈的海战中不太适用,因而开始考虑在近海战斗舰上安装地狱火反舰导弹。地狱火导弹配备了全天候毫米波导引头,广泛装备于美陆军直升机和无人机上,美海军对地狱火导弹及其火控系统进行改造,使其可从战舰上垂直发射并打击海上目标,射程8千米;2015年12月,海军试射了地狱火,准确击中了海上目标;2017年3月,海军在底特律号舰上试射了多枚地狱火反舰导弹。

在为近海战斗舰选择近程反舰导弹的同时,美国海军也在考虑超视距反舰导弹的选择。2014年9月24日,美国海军独立级近海战斗舰科罗拉多号在南加州海岸附近海域试射了海军打击导弹,成功击中海上移动目标。2015年9月17日,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签署的一份备忘录中指出,将为近海战斗舰加装超视距导弹系统。2016年7月,独立级近海战斗舰科罗拉多号在环太军演中成功试射了鱼叉-Block1C反舰导弹。

2017年2月,美国海上系统司令部正式发布超视距武器系统招标书,为近海战斗舰和未来导弹护卫舰采购超视距反舰导弹,以提高近海战斗舰、护卫舰打击半径,使海军能更好地应对势均力敌对手在公海上的战争。招标书发布后,波音公司的鱼叉导弹、雷神与挪威康斯堡防务系统公司联合研发的海军打击导弹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远程反舰导弹参与了竞标。

但意外的是,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先后退出了反舰导弹竞标。波音公司于2017年5月2日表示,将不再参与近海海战斗舰和未来护卫舰的超视距反舰导弹竞标。紧接着,5月24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确认其远程反舰导弹也退出了项目竞争。至此,仅剩下挪威海军打击导弹参与竞标,并最终赢得了合同。

挪威海军打击导弹

海军打击导弹是康斯堡防务系统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为挪威海军研制的中远程亚音速反舰导弹,主要用于打击中、小型水面舰艇,打击大型舰艇需要多枚导弹。该导弹于1990年3月着手研制,1996年12月正式签订研制合同,2007年签订批量生产合同,2010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研制经费约2.18亿美元,单枚价格150~200万美元。

该导弹最初是作为反舰导弹和岸舰导弹(基本型Block1型)发展的,随后将改型发展空舰型和潜舰型。现已完成基本型Block1的研制,有效射程185千米,最大射程超过200千米,稍作改进可增大至240千米。挪威海军2001年提出了发展增程对陆攻击型Block2型,该型采用双向数据链和双色红外成像导引头,最大射程将增至300千米,可用于打击地面建筑物、导弹阵地和指挥所等目标。

海军打击导弹是一型多用途通用型导弹,具备空射、舰射和潜射能力,具备对海、对地打击能力,目前装备于挪威皇家海军5艘南森级宙斯盾护卫舰和6艘盾牌级导弹快艇、波兰海军舰艇。该导弹具备如下性能特点。

隐身性能好 该导弹按隐身原则设计,采用六棱柱形弹身;头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两部分近似为半多棱锥形,中部为斜置四边形;弹身腹部有凸起的方形进气口,其整流罩向后延伸,逐渐与弹身融合;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外部涂覆雷达吸波涂料,雷达反射截面小,有利于实现突防。

机动性强 该导弹使用法国微型涡轮机公司研制的TRI-40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为2500~3400N;该导弹既可掠海飞行,也能在末端随机机动,突防能力强。

采用多种制导方式 该导弹的制导与控制设备主要有GPS修正的惯导系统、计算机、高度表、导引头和作动设备等。飞行中段用GPS修正的惯导系统和高度表制导和控制,如果是在海岸附近飞行或地面飞行,则采用惯导加地形匹配制导,弹上能存放200个导航点的地形数据。接近目标时,导弹改用导引头制导,基本型(Block1型)采用双波段红外成像导引头,红外导引头搜索距离最大为20千米,自动匹配距离为12千米,与一般主动雷达导引头差距不大,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未来对陆攻击型可能引入双向数据链路和对陆攻击算法。

采用模块化设计 该导弹采用德国TDW公司质量为120千克的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采用可编程智能多用途引信。该导弹战斗部不与弹身融为一体,而是装在战斗部舱内。战斗部舱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将装药模块取出部分换为燃料舱,可将射程增大至240千米;同时,也可在战斗部舱内换装电子战设备、侦察设备等,使导弹成为对地攻击型导弹,或侦察无人机。

适配性好 2014年挪威就展示了该导弹对近海战斗舰的适配性,其中,自由级可在上层建筑后段两个为水面战模块预留的空间(现阶段只用来安装30毫米机炮)各装设1座六联装导弹发射箱,最多12枚;独立级则可在舰桥前方预留的炮位及上层船楼两侧等3个位置各装1组六联装反舰导弹发射箱,最多18枚。目前,除了挪威自用和美国外,波兰、德国和马来西亚也采购了该导弹。

重量轻 该导弹的舰舰型和岸舰型采用储运箱发射,发射箱为方柱体、模块化结构,发射箱长4.08米、宽0.8米、高0.89米,全重仅846千克(包括导弹重407千克),适合装备于小型舰艇。

美国近海战斗舰选择“海军打击导弹”的原因分析

海军打击导弹更适合装备小型舰艇。从美国新一代护卫舰的发展看,美国海军还是将其定位为低端舰艇。为控制成本,舰艇排水量不会太大,从5家公司提交的方案看,舰艇排水量至多可能是5000吨,如果以近海战斗舰为母型,舰艇排水量可能仅3000余吨。舰艇将搭载防空、反潜、反舰等多种武器,具备多功能化作战能力。

因此从武器搭载上,为实现更多武器的搭载,美国海军会倾向于搭载重量更轻的导弹。与海军打击导弹重仅407千克相比,鱼叉Block1D型射程240千米,带助推器重784.7千克,Block2射程124千米,带助推器重690千克;其轻型箱式发射架长4.65米,宽1.38米,高3.85米,重4.08吨,有4个发射筒,可用于快艇和小型护卫舰。远程反舰导弹更是重达2吨。

因此,搭载海军打击导弹,在空间有限的舰艇上可实现灵活搭载,在重量限制下则可实现更多导弹的搭载,有利于提升作战能力。

海军打击导弹隐身与机动性好,制导技术先进,突防能力强。该导弹采用隐身化设计,能较好地躲避雷达探测;末端可实现掠海飞行,并实现随机机动,也极大地提升了其末端突防能力。

此外,该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技术,末端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抗干扰能力强,进一步提升了其突防能力。且据康斯堡防务系统公司宣传,该导弹拥有自主目标识别能力,能识别某一特定级别或设计的舰艇,甚至能根据一般舰艇的轮廓打击该舰艇的特定区域,攻击能力更出色。

因此,与鱼叉导弹相比,海军打击导弹整体性能更为突出,有利于提升美国海军的反舰作战能力。

猜你喜欢
战斗舰视距导引头
美军濒海战斗舰又来南海
俄罗斯
防空反导训练中无人机载雷达导引头作用范围研究∗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半捷联导引头控制系统设计
动力陀螺式导引头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一种由分立导引头集成构建的复合末制导系统*
城市地下道路视距验算及优化设计探讨
安全视距应该成为道路安全管理的基础共识
浅谈道路设计中的停车视距与验证
联手机动的美国海军“自由”号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