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他走出了这个教室,他便成了我们的牵挂。
即使是进入忙碌的初三,在做作业的间隙我仍会想起他。最近,我在一堆试卷里找到了一张他帮我们归纳的政治资料,如获至宝,而那些辛勤的汗水,那些美好的回忆,一一如电影般呈现……
他是教我们政治的朱老师,戴一副眼镜,脸上那热情的笑容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十岁。他一走进教室,仿佛整个教室就明亮了许多。
他很随和。课后下发批完的作业,他总是和错得较多的同学一起坐在教室外的矮墙上,为他们辅导做错的题目。这种感觉,似乎像跟朋友相处一般轻松。
他很幽默。单调而枯燥的政治,他能讲得绘声绘色。为了给我们讲清有关法律的知识,他把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情节贯穿于课堂上,晦涩的知识立即变得生动形象。他旁征博引时,幽默俏皮的妙语总是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不曾被尘埃蒙蔽,不曾被时光遗忘,依旧在那段美丽的记忆中荡漾。
可是现在,我好久没有听见那爽朗的笑声,也好久没有看见那年轻的身影了。他的离开就像一个突然的转身,而我们依然在原地默默地守望,守望着他的归来。
然而他没有归来,一种可怕的传言在班级里不胫而走。他病了,是那种最可怕的病,癌症,晚期肺癌。
我们怎么也不相信,或者说是不愿相信。他那么年轻,那么乐观,那么幽默,而且我们从未见过他抽烟,这一定是假的,肯定不是真的……
然而,朱老师真的迟迟没有出现。时间拖得越长,我的心也越是空落。直到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课,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窗外掠过。啊,是他!
下课铃清脆地响起,几乎是同一时刻,每个他教过的班级里的学生都蜂拥而出,所有的同学一起从四号楼冲向一号楼,冲向他的办公室。
“朱老师回来啦,我们的朱老师回来啦……”
他正坐在办公室里,明显瘦了许多,头发也稀疏了不少,但脸上依旧洋溢着熟悉的笑容。同学们都有些羞涩,只是站在办公室
门口,挨挨挤挤地塞了一走廊,看着他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我们就那样望着,笑着,流着泪。
铃声又响起,我们不得不离开。
这是自离别后我们唯一的一次相见,之后,仍然是代课老师站在讲台上,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多了份“朱老师必定会回来”的信心。我依然记得,那天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氤氲着墙脚金银花的芬芳。
朱老师,您是我们的牵挂,您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