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亮,16周岁,因为家庭贫困,早早地步入了社会。小亮没有学历,也没有过硬的技能,只能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收废品。小亮的母亲很早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就靠卖废品挣点钱,供小亮上学。
小的时候,父亲很疼小亮,但是随着小亮长大,家里事多,小亮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父亲对他的爱也越来越少了,只要小亮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一想到要挨打,小亮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街边的小店偷点食物,以致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的时候都特别气愤,觉得他丢人现眼,于是就变本加厉地打他。父亲打得越厉害,小亮就越不敢回家。
有一天,小亮在外面闲逛,晚上回家后,父亲又说起他学习不成器,干活不中用,就是个废物,说着又动手打他。小亮害怕极了,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小亮的父亲被诊断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小亮以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小亮说:如果爸爸知道好好教育我,而不是整天打骂我,我也不会这样啊!
检察官的话:
文小亮的遭遇令人痛心,原本相依为命的亲人,却都做出了互相伤害的行为。小亮的父亲代表了一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怎么与孩子沟通的父母们,他们的内心对孩子是有爱的,但是他们表达爱和期望的方式却是让孩子离他们更远的暴力。小亮对父亲也是有爱的,但是他的心里被恐惧和自我保护所占据。
亲子教育是未成年人检察部门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希望能通过更合适的渠道,将亲情和关爱表达出来。我们相信,爱才是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根基,爱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