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尔东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文化离不开自然风物的滋养。作为杭州的母亲河,钱塘江千百年来奔流不止,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也为各种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与此同时,由于表演的直观性、娱乐性,钱塘江文化又借助演艺产业得到很好的推广、传播。
近年来,随着文化品牌的凸显,以钱塘江为主题、素材的演艺作品数量较多,其中不乏荣获奖项、较具影响的佳作。总结这些作品既有的创作经验,进一步挖掘钱塘江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对于打造文艺精品、繁荣地域文化、推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均有显著的意义。
钱塘江作用于演艺的历史悠久,当地很多传统的表演形式就缘于江上特殊的环境和业态。如海塘号子、春江渔歌、河上板凳龙、梅城戏俗、于村的渔船盛会、翻九楼等都是当地传统的演艺活动,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以钱塘江为主题的演艺创作中,音乐作品的数量较多,仅歌曲就有百余首,像《春江雨》《钱塘江春行》《家住钱塘江边》等。在器乐方面,《钱塘江畔》《山•海•经》《潮头颂》《水之韵》等作品也各具特色。大型民族管弦乐《钱塘江》、大型交响音画《钱塘江》则更是集大成之作。另外,以肢体动作来演绎江水韵律、诗画意境的舞蹈也颇见创意。例如群舞《丰收歌曲》、《春江滴翠》、女子独舞《忆钱塘江》、大型古典舞蹈《西湖韵•钱塘潮》、群舞《潮头盼》等。此外,钱塘江文化还给许多演艺作品提供了故事素材和特定情境。较为典型的有:话剧《激辩38天》《富春山居图传奇》《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戏曲《绣花女传奇》《鸳鸯曲》《桐花泪》《山水黄公望》《严子陵》《吴越王》《秋生》等。至于借用三江两岸的风光作为外景的作品则更是数量众多。
发展不平衡。音乐作品数量较多、成果显著,舞蹈、戏曲、话剧等演艺形式相对滞后。除少数知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外,诸多钱塘江畔的故事、传说并没有得到重视。对地方文化、乡风民俗的展现也不如景观资源,存在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就创作主体来看,演艺佳作多数由专业文艺院团倾力打造,是政府倡导、激励的结果。民间自发的创作有限,民营文艺团体、演艺公司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待提高。另外在地区之间,创作主体的实力、水准也存在较大的距离。与省级专业院团相比,市县的演艺创作团队数量有限,高水平人才较少。
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不高。演艺兼具艺术和商业双重属性,优秀的演艺作品理应是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思想性的统一,能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当前以钱塘江为主题的演艺精品,所倚仗的主要是政府财政的资助,遵循大制作的生产模式。由于对观众喜好、市场需求的考量不充分,经济投入远大于实际收入,它们不具备市场化运作和经营的可能,娱乐的功能过多地受制于宣教的目的。
要加大艺术创新的步伐。演艺作品的经济效益既取决于创作的机制和取向,也与艺术的质量、水准相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时代主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还是艺术表现的方式、手段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演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符合观众的需求,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当前,在诸多演艺样式中,钱塘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利用,但作品的主题、创作手法、表现形式则相对滞后。题材、内容过多局限于地方名人和历史故事,立足当下、表现现代生活的作品相对稀缺。艺术表现手法和舞台面貌也有待更新,演艺创作、演出、营销的机制也需多元化。
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和管理艺术生产的作用。通过调研、论证等途径,充分了解本地的演艺创作力量、相关从业者的生存状况、演出市场的地域差异和民众的欣赏需求。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文艺政策,从而为演艺产业提供良好的资源和条件,引导艺术界开展挖掘之江文化、艺术生产创新和开拓市场等工作。
培养艺术人才是改善演艺创作现状直接、有效的途径。演艺从业者的成长倚仗各种因素的合力,仅凭院校教育难以实现。尤其戏剧、曲艺等综合艺术的创作者,需具备文学、音韵、表演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培养的周期长、难度大、成功率低。对于这些人才的教育和引进,理应给予长期、多方面的扶持。
积极推进相关演艺创作的改革、创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演艺形式的表现手段日新月异,景观资源与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和手段也更为多元。张艺谋“印象系列”、《宋城千古情》等成功范例充分证明,艺术的界线不难突破,创新能大幅提升演艺的观感。通过对城市内涵、自然山水、民间传说、歌舞戏剧的巧妙融合,景色和表演可以呈现别样的风貌。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它们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可见,当前演艺产业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只有以全新的视角和手段,在资源开发、主题内容、表现方式、运作机制、传播途径、营销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尝试和变革,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演艺作品,使钱塘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