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亚楠
10月29日,寒风袭城,而矗立于三里屯通盈中心的“时光博物馆”前却人流如织,等待开馆的人们有序地排起长队,人人手持随风而动的风车,汇聚成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在这个队伍里,有早年“下海”从外地一早坐车赶来的“个体户”,有请假买了机票从悉尼赶回来的留学生,有“好奇前20年什么样子”的90后,有年逾古稀“想回到小时候”的老者,有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有想吃泡泡糖的儿童……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为的是赴一场时光的“约会”。
由25台老电视组成的“流金岁月”播放着《射雕英雄传》《三国演义》《我爱我家》,更有《聪明的一休》《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等动画片。
10月29日9点,大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来到北京市三里屯通盈中心旁排起长队,参观“时光博物馆”。
“时光博物馆”是由素来有“爆款制造机”之称的人民日报新媒体团队发起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创意体验馆。这里有儿时最爱的“时光杂货铺”,穿越两个时代的“奇妙时空屋”,旧时光里的“岁月交通局”、“年代照相馆”等等。区别于传统概念的博物馆,“时光博物馆”运用创意快闪的形式,结合40年来国民的衣食住行经典场景,将记忆实体化,让人们能够置身于鲜活、可触碰的历史当中,唤醒记忆,舒展情怀。
1个多小时的耐心等待后,《方圆》记者跟随人群步入由人民日报40年来报道的重大新闻标题组成的“时空隧道”,开启了时光穿越之旅。
首先来到的是“时光杂货铺”,这里是所有人儿时最爱的地方,是童年的能量站。杂货铺的墙上张贴着第一张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墙角有大陆第一台可口可乐冰箱。货架上的泡泡糖、大白兔奶糖、玩具、贴纸都是儿时放学后的爱不释手之物。参观的小朋友都被这五颜六色的小天地吸引,原来比起他们的现在,大人们的童年也毫不逊色。
而年纪大一些的人,却在这里想起凭票券购买东西的年代里的辛酸。“那是1976年,我12岁,记得春节前,我父亲将单位给他的春节肉票拿给我,让我去铺子里买春节的肉。当时在节日期间供应的羊肉每斤是两角五分。我进到了铺子里,为了能买到好一点的肉,对售货员叫了声‘叔叔,并以央求的口吻说了句,‘能否给我好一点的肉。那叔叔拿起斧头,将半只羊的前半身及羊脖子幾斧头砍了下来,往秤上一扔,说了声,‘五斤。我便再次央求他,‘别带脖子行吗?。那叔叔恶狠狠地说,‘你也不要脖子,他也不要脖子,谁要?当时我眼泪不由往下掉,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生活真是太难过了。”
由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组成的“时光隧道”带你走进“时光博物馆”。
自行车作为过去的“三大件”当然不可或缺,老式“28自行车”吸引着参观者拍照。
诸多副食、雪糕、汽水、蛋卷相信是很多70后、80后儿时的记忆。
“时光杂货铺”之后,是“时空奇妙屋”。坐在以“四大件”为主的“蜗居”里看向对面宽敞明亮、一应俱全的三室一厅,这种直观的镜像对比,让人不得不感叹家庭生活的变化。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近些年来复古潮流的兴起,人们也学会了回看当时的美感,所以老茶几、旧电话旁的红沙发成了“网红打卡地”。而旧彩电旁边的红白机,成了最让人产生共鸣感的物件。打开电视机、插上游戏卡,挑战一把20世纪90年代的“吃鸡”与“剑三”,一路过关斩将,一位年轻人仍然保有着当年的水准。
此时隔壁“声音博物馆”的收音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胡同里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磨剪子戗菜刀”……声音的回响加之发黄的旧照片,惹人感触。安徽来的朋友见到了收音机十分兴奋,“联产承包就是从我们安徽开始的。第一年,油菜丰收,我父亲卖完菜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台收音机听书。又怕母亲唠叨他,还顺手给她买了条头巾。但母亲还是没少唠叨他(买收音机这件事),可我们的听书之乐更没有少”。
神雕侠侣、包青天、还珠格格的贴画夹在墙上,“咱们家还有这个呢。”一位参观者拿出手机边拍照边对旁边的同伴说。
奇妙时空屋浓缩了改革开放40年来家居环境的变迁,老茶几、旧电话旁的红沙发成了“网红打卡地”。
老物件是这里的主打,在一个老式立柜上,几本老杂志吸引着参观者驻足。
照片则通过后期制作,再加上老式的切花边,让很多年轻人也过了一把怀旧瘾。
一些人跑到旁边的“时光留声机”里留言,对着话筒,说出此时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感。“中学时喜欢过的那个人结婚了”、“我愿回到1998,那年我上幼儿园,很穷但很快乐”、“谢谢妈妈,独自一人坚强支撑,供我上大学,研究生阶段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医生,为中国大众服务”……工作人员告诉《方圆》记者,这些汇聚而成的声音,将有机会成为“时光博物馆”主题曲的一部分,传遍神州各地。
老式的陈列柜中,铁皮青蛙、铁皮公鸡、搪瓷杯、饼干盒等应有尽有。
聲音博物馆内,走街串胡同的小贩的叫卖声、公共汽车售票员的报站声萦绕,墙上“磨剪子,戗菜刀”等黑白照片让人仿佛回到过去。
看着“流金岁月墙”上播放的经典影视剧,从黑龙江赶来的老夫妇感慨万千,“电视机啊,这可是我们年轻岁月里的奢侈品。”老爷爷说。他们在“时光打印机”里选择了1983年这个年份,生成了一份个人专属的报纸,报纸上有那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而那年对这两位老人来说,最大的事情则是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视机。
“村里70多户的人家有3家买了彩电,我们家是其中之一。那是用我们打粮卖种子赚得的钱换来的,花了600多块钱。记得那年,我家里可热闹了,小孩子们放了学都不回家吃饭了,天天往我家里跑,为了看《霍元甲》。”老奶奶眉飞色舞地说着,好似旧时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