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研究

2018-11-20 09:59许媛媛陈祖展刘梓慧
设计 2018年1期

许媛媛 陈祖展 刘梓慧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湘南传统民居建筑——以陆家新屋为调查对象,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室内空间进行分析,总结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文章也将其与现代住宅的空间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从室内空间的平面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分析、室内空间尺寸三个方面,总结出湘南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的异同,为湘南传统民居的改造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陆家新屋 人体工程学 湘南传统民居

一、湘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陆家新屋

陆家新屋位于衡阳市城郊,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40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二进。第一进为槽门,水平墙,菱角牙子砖一层出檐,墙头盖小青瓦,两端起翘艚门为褐红砂石质。第二进为正屋,进深一间,面阔五间,前施柱廊,明间为厅堂。两进间为庭院。厢房及马厩均为硬山顶,盖小青瓦,封火墙爪角飞翘。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风格古建筑群。从远处看,湘南传统民居建筑外形呈方形,四周为高大的墙体围合。墙头高出屋顶,墙头的轮廓做装饰性处理,屋顶有山墙,且形式颇多,有水平、高低、斜角等形态。整个建筑可以分三个部分来看,上部分屋顶,中部分为墙体围合空间,下部分为基座。从近处看,湘南传统民居主要由正屋和横房两种房间类型组成。屋与屋由天井相连,大屋分正屋、堂屋和里屋,呈纵向排开。从细部看,湘南传统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内部空间为天井,天井一般位于中轴线上,与堂屋一起构成建筑内部的中心。天井具有采光、排水、洗涤、纳凉等功能,并具有节能、保温、通风等调节作用。天井可调节建筑物理环境,使得建筑内部冬暖夏凉。其次是堂屋,作为湘南传统居民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主体,堂屋通常是宅内最大的独立空间。最后是厢房空间,由于厢房数量较多,且相对堂屋空间而言较为次要。因此厢房位置多处于天井两侧或较偏远的位置,通常厢房用来作睡眠空间使用,且严格按照家庭成员的辈分和尊卑关系来布置。

二、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与现代住宅室内空间

(一)平面功能布局上,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呈对称式布置,常见的有“工”、“门”、“丁”字户型,陆家新屋属于“门”型,(如图1)所示。这三种平面形式是湘南民居中较为常见的布局形式,从简单的组合单元来看,建筑布局规整,讲究对称美,这体现了秩序性和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室内有较多的过渡空间,厢房之间私密性较强,以满足四世同堂的居住模式需求。嘲而现代住宅室内空间布置形式呈非对称式,突出居住者的个性,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现代住宅常见的户型为“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及“四居室”。根据不同的家庭结构产生不同的户型。现代住宅空间平面布局中,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是依照人的私密性及行为习性,对空间进行动静分区和干湿分区。

(二)交通流线上,室内交通流线是影响住宅使用舒適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传统古民居住宅缺乏专业设计,在功能的布置上往往会出现卧室与起居室、厨房与起居室、厨房与卧室流线穿插的现象。陆家新屋交通流线交叉重叠的部分较多,空间之间容易出现相互干扰。(如图2)所示。而现代住宅空间对交通流线的要求是短而便捷,既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完整性,又要避免流线交叉,因此现代住宅空间的设计会更加强调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客厅与餐厅,厨房与餐J亍卧室与卫生间等。现代住宅空间将交通流线分为三类,第一,家人流线,主要体现在门厅到客厅、就餐、休息及卧室、卫生间、书房、衣帽间等私密性较强的空间,设计要充分尊重主人的生活格调,满足主人的生活习惯。第二,家务流线,主要体现在厨房的动线设计以及洗衣、晒衣服等日常的家务上,根据户型的现状,在尊重和满足使用者的劳动习惯外,还应充分考虑动线组合,保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流畅和舒适,提高工作的效率。第三,访客流线,主要体现在由门厅进入客厅、餐厅、公共的行动路线。访客动线应尽量不与家人动线和家务动线交叉,避免客人来访时造成冲突或出现不必要的尴尬,甚至影响到家人休息或工作。

(三)空间尺寸方面,据测量,陆家新屋的堂屋尺寸开间为3.6~3.9米,进深为4.8~6.6米,空间尺寸较为合理。而门槛的尺寸为宽2.13米,高0.35米,从无障碍的角度出发,门槛的高度不适合老年人与小孩的使用。陆家新屋的厢房呈矩形,长为7.4米,宽为3.85米,长宽比例较大,不宜家具布置摆设,容易造成空间死角。建筑窗户的尺寸为宽0.25米,高0.78米,室内采光受影响,门的尺寸长为1.13米,高1.9米,厢房则根据位置不同,面积尺寸也不一致,大概15至30平方米不等。换之,从国家居住档次量化指标上来看,现代住宅空间分别出现A级、2A级以及3A级标准。以A级为例,现代住宅空间中的起居室短边不小于3.6米,连续实墙不小于3米,总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餐厅面积则由餐桌和用餐人数决定,餐桌为六人圆桌时,根据人在就餐时的最低尺寸要求,餐厅面积不应小于13平方米,方桌则不少于10平方米。卧室其净宽不宜小于2.7米,进深不宜小于3.6米,主卧室面积一般在12~16平方米,其他卧室则在10平方左右。厨房与卫生间的面积相对其他面积较小,一般在3~8平方米不等。其他附属空间则根据其使用功能来决定其尺寸面积。

三、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改造策略

通过对比湘南传统民居建筑——陆家新屋和现代住宅空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从功能上看,古民居具有功能不齐全,布局不合理,形式单一的特点。例如:采光上,传统民居靠天井采光,现代住宅则通过窗户阳台采光。功能分区上,传统民居把卫生间布置室外偏远处,而现代室内把卫生间布置在房屋内。细节上,传统民居每间房都设置门槛,且门槛高度不一,但现代室内无门槛或低门槛,方便人们行走。就人们对现代住宅空间的需求而言,传统古民居的室内空间布局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住宅空间的期望。针对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存在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地方,可从下面几点进行考虑并改造。

(一)功能分区合理化。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体工程学为设计原则,从居住者的身心出发,对传统民居中不符合现代人居住需求的地方进行重新布置与规划。充分考虑居住者的使用功能,结合人体尺寸与空间尺寸,把属性相同的两个及以上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如将传统民居中的洗手间布置在离厢房较近的地方,厨房与就餐空间相邻等。其次,注重住宅空间秩序,人在住宅中的活动不定,其活动轨迹自然不同,住宅空间的秩序体现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独立。既要满足不同功能分区的使用要求,又要保证各功能区的私密性。如客、餐厅布局要相对独立,避免家人的干扰。客厅与卧室相对分离。

(二)交通流线最优化。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无障碍设计原则,针对传统民居室内空间交通流线混乱的问题,—方面,可通过调整功能区的平面布置来缩短交通流线。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功能空间的开门位置来避免流线交叉。同时,传统民居厢房之间过道通常比较狭长昏暗,且农具及生活用品占满过道,交通极为不畅通,针对交通流线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自然采光不足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人工采光,并且清理过道以保障正常通行。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的门槛极大地影响了居住者通行,可通过去除门槛或者降低其高度来满足童叟及行动不便者的使用需求。例如:电视栏目《梦想改造家》的20151006期节目“西安140多年老宅涅槃重生”的平面图(如图3)所示。

(三)材料使用本土化。湘南传统民居的室内空间改造要符合生态性要求,首先,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就地取材及安全健康的原则,湘南传统民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在对其进行改造过程中尽可能多使用当地的砖材和木材。其次,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绿色施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四)物理环境舒适化,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改造可从通风、采光及空气质量方面进行改善。合理使用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中的穿堂风,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冬天温度为18℃~25℃,湿度为30%~80%;夏天温度为23℃~28℃,湿度为30%~60%;当室温为20℃左右,湿度为40%时,人感到最舒适。

(五)细部处理个性化。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在改造过程中,可在去繁存精的基礎上增设符合现代人生活情趣的细部构造,例如:根据空间的需要,适当地加入智能化操控系统。可通过增加软装来实现居住者的个性与品味需求。

四、湘南传统民居改造案例——陆家新屋局部改造

陆家新屋作为典型的湘南传统民居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可借鉴现代住宅空间设计理念进行改造,(如图3)所示。首先,传统民居的堂屋在整个平面图的中心轴上,其空间地位居首位,在改造过程中,依照原有的建筑平面,将其作为住宅空间的公共空间——会客厅使用,根据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原则,会客厅应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布置,例如:会客区应该布置在开放区中较为私密的地方,以便不受到干扰。其次,传统民居厢房中开窗的位置小,加上昏暗的木鼓壁色彩,导致室内光线严重不足。经过对墙面的木栅格窗进行加宽加高处理,采用现代可回收的玻璃作木栅格窗的夹层,不仅满足了采光需求,更起到了隔尘隔风效果。再者,天井空间在传统民居建筑通风采光上起着重要作用,改造过程中,可在沿袭原天井空间的造型基础上加上透光材质的伸缩顶棚,使天井空间不仅继续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也能在雨天作为室内的公共休闲区。最后,在个性化的细部处理上,传统民居入户门可采用现代智能门禁系统来进行控制,使用者可通过手机上的APP控制入户门的开、合等。然而,改造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传统原有空间与现代功能性空间不对应,针对功能性空间与原有空间不对应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变生活习惯来适应空间环境,以达到空间与功能的对应。另—方面,可以采取空间与功能的重新配置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功能置换、空间重组等。

结论

文章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分析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文章不但丰富了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的研究内容,而且弘扬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在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并保护正在消失的传统民居建筑基础上,通过对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进行合理改造,让更多的传统民居空间形式和功能得以利用,以实现现代人与传统民居建筑和谐共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