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芳 邵世才 许娟 郭文歆 朱君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老年性膝关节疾病采用针刺治疗与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收治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针刺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采用温针灸治疗与针刺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膝骨关节病;温针灸;针刺
膝骨关节病是临床骨科常见病症,该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病症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若患者未接受有效治疗,病情可发展为膝内外畸形,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既往传统西药治疗,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且临床中尚无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法[1]。对此,对观察组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54例实施温针灸治疗,对其应用价值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107例,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61~86岁,平均(76.8±5.2)岁;病程5.8~52个月,平均(10.5±2.31个月。观察组男36例,女18例;年龄62~87岁,平均(75.5±5.3)岁;病程5.2~50个月,平均(11.3±2.0)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运用温针灸方式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针刺穴位为足三里、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血海、鹤顶、梁丘、阿是等穴位,针刺操作:毫针选择0.3 mm×40 mm规格,采用提捻插转等手法实施针灸,针刺完成得气后,将10 mm×15 mm艾柱添加在针柄位置,实施温针灸治疗,艾条燃烧完成后,留针15 min;1次/d,持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完成后休息3d,再接受下一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方式给予治疗,不实施艾柱温灸治疗,針刺方法、针灸穴位、治疗时间等均与观察组相同。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①痊愈:经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病灶肿胀、疼痛等消失;②显效: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且病灶疼痛、肿胀等病症明显减轻;③有效:持续2个疗程针灸治疗,患者关节功能有所改善,病症开始好转;④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治疗前后,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使用HSS量表评定,总分100分,主要包括疼痛、功能、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活动度等指标,分值越高关节功能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行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2个疗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02%,低于观察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病症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疼痛、肿胀等;膝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及纤维化病变是其发病机制,新生骨的形成可诱发炎性反应;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最终可发展为畸形,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中尚无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症属于“骨痹”范畴,主要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及身体功能处于退行性阶段,自身筋骨脆弱、气血匮乏,再加之湿邪风寒入侵,进而诱发筋脉阻痹症状,阻塞经络,出现疼痛症状[2]。其治疗以舒经活络、除湿止痛为主。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实施温针灸治疗,该方式体现我国中医理论提到的“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起到活络止痛、散寒除湿等功效,进而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3]。此外,有研究指出,温针灸治疗可对病灶部位血浆渗透压与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对经络循经感传激活,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调节免疫能力,使局部血液微循环得以改善,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4]。本次研究提示温针灸对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温针灸治疗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波.老年性膝骨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2):109-110.
[2]罗正明.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0):25-27.
[3]吉木色花.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762-8762.
[4]陈妙玲.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