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阳
“贵定县‘一户一码、电商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电商与特色旅游相结合的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和经验做法,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对贵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这是商务部办公厅2017年9月27日给黔南州贵定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当中的一段话。
原来,2017年9月15日和16日,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贵州省召开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贵定县的“领略中国农村电商扶贫大数据中心”成为扶贫先进创新典型案例。
这一大数据中心,正是广州引入科技人才在黔南州打造的。如今,这个项目已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省长谌贻琴等多位领导纷纷现场觀摩并点赞。
据了解,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着眼贵州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产业发展特色,充分发挥好科技的利器作用,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引进大数据企业、产业科技攻关、产业发展咨询、项目示范推广、技术培训指导等措施,抓实科技推广示范,促进了当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扶贫干部和企业共同努力,创造出一种‘扫二维码就是扶贫的新模式。”据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杨伟强介绍,2017年,全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选定“贵定一户一码”项目为观摩内容,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提出该经验要全国推广。
10月22日,在贵定县石板村小湾寨,《小康》记者看到,这里每个贫困户家门口都有个专属二维码。在年过七旬的陈老汉家,记者扫描门框处的二维码,手机上立刻显示出该户住房面积、孩子脑瘫、家庭收入、农特产品信息等内容。记者在手机上继续操作,选择购买了王老汉家的一袋稻米,手机上立刻显示出货款自动分账后直达贫困户的情况。
“社会帮扶完全透明,直接到户到人。”从广州派驻、挂职贵定县委常委、副县长荆茂团说,大数据平台可实时查看贫困户的产业变更信息,实时更新可扶贫产品数据,通过连接“云”上消费市场和数据管理,实时掌握贫困户精准脱贫信息,可通过镇、村、组逐级查询,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情况、住房情况、收入情况及扶贫产业链接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信息,同时了解查询到龙头企业、合作社销售贫困户农产品情况。目前全县9374户30097人的贫困信息已全部收入平台运作系统。
通过对每个贫困户建立生产数据、消费数据,采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创新平台,当地每个农户都得以入驻电商平台,各类农产品实现未种先售,线上预定。与此同时,在对口帮扶的一线城市,采用大数据结对,实现了“单位对村寨”、“个人对贫困户”的消费扶贫。
55岁的贫困户王永芬告诉记者,她家收割的水稻,从去年的3000余斤,一下子跃升至今年的2.5万斤,“租村里其他人家的地,扩大了种植面积。有政府帮忙,有这个二维码,不愁卖不出去。”
“这种立刻能看得到的盈利模式,极大地激励了贫困户的生产热情,形成内生动力,解决了少数贫困户习惯于‘等靠要的问题”。贵州领略农产品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亚欣是一名海归博士,也是广州市一名成功企业家。在广东省及广州市扶贫干部的鼓励下,他选择了到贵州开发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
他表示,领略中国大数据2017年将贵定县沿山镇贫困户种植的稻谷销售一空;2018年贫困户种植的稻谷品种,都自发种植领略中国推荐的质优价优的品种。对接好需求端之后,贵定县全年的稻谷可以完全包销。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虽然山多地少,但当地农民“见缝插针”的种植水稻,一直是传统。
针对黔南州特困山区“冷烂锈阴瘟”稻田水稻低产问题,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与院校合作,经过实验室探索和实地研究,成功筛选出适合在当地种植推广的“滇杂31号”优质品种。同时,创新开发丰产栽培和半旱式栽培技术,通过建立种植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
目前,仅在贵定县,就示范种植“滇杂31号”水稻共8000多亩,平均每亩增产一至三倍以上,从每亩250公斤增产至800公斤以上。此外,工作组还组织广州地区科研院所与毕节市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品刺梨做好科技文章,采用超声辅助新工艺提取刺梨多糖、黄酮,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评价其生物活性,并用于口服液和胶囊等功能保健剂型产品的生产,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食品,有力助推了当地刺梨产业发展。
“造血式扶贫”离不开大项目的引进。
贵州匀上·石塑环保产业园就是工作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广州番禺引进到黔南州的高科技项目。
该项目位于都匀市,拟用地约3300亩,总建筑面积约28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模化运营五年内年产值将达350亿元,力争成为广州石头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的首个示范性生产基地。
挂职都匀市经济开发区的广州扶贫干部杨帆介绍,当初为了说服广州石头造到贵州投资办厂,杨伟强带领一众扶贫干部,多次往返贵广两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的说服了广州石头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聪,将首个生产基地落户都匀。
“是广州的扶贫干部让我坚定了到贵州投资的信心。”10月22日,曾聪在新落成的厂房内对《小康》记者说。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