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24)
小儿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指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患儿会出现胸闷、喘息、咳嗽以及气促等症状,发病率较高且治愈难度较大,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其生活以及学习负担,阻碍其健康成长。哮喘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气道炎症、变态反应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需要根据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及护理,以此来降低哮喘发作频率,帮助患儿摆脱疾病对其造成的困扰。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可提升疗效,简化治疗过程,降低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儿科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5±4.5)岁;病程0.2~4.1年,平均病程(2.15±0.95)年。对照组30例患儿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5±4.5)岁;病程0.3~4.2年,平均病程(2.25±0.95)年。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①所选患儿均为急性发作;②均具有出汗、肺部哮鸣音、气促以及面色苍白等临床表现;③之前均为接受过雾化治疗;④年龄均小于14岁。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②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③心源性哮喘患儿;④全身性肿瘤患儿;⑤具有心脏循环系统疾病患儿。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后向其以及其家长讲解雾化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药物吸入的正确方法。
1.2.2 观察组实行全程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心理护理:由于哮喘起病急且反复发作,患儿家长极易产生紧张以及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并带领其熟悉医院环境有助于稳定患儿以及其家属的情绪,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其稳定情绪[2]。
雾化前护理:雾化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遵医嘱配置药液,选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针对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将身体后仰30°可进行治疗,针对情绪躁动的患儿可待其入睡后进行雾化治疗。
雾化中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确保正确呼吸,同时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以及心率情况,若出现咳嗽气喘等不良现象应暂停雾化,待病情平稳后继续治疗,若出现气促、面色苍白以及紫绀现象则需立即停止治疗,并告知医生进行抢救。
雾化后护理:雾化结束后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避免口腔内残留药物引发口腔菌群失调,出现口腔疾病,之后轻拍患儿后背,促进咳痰。
健康教育:对患儿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讲解哮喘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同时还要做好饮食与用药指导,避免使用加重哮喘发作的药物,在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告知家属复诊时间,若出院后有任何不适则需要及时就诊[3]。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护理前后哮喘控制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展开对比。采用哮喘控制评分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总分2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哮喘控制情况越好。临床效果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治疗患儿喘息以及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呼吸以及心率等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儿喘息以及咳嗽等症状有所好转,呼吸以及心率等各项体征基本恢复;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体征未恢复[4]。患儿家长满意度主要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方面考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前后哮喘控制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护理前哮喘控制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哮喘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哮喘控制评分比较(x±s,分)
2.2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临床效果比较[n(%)]
2.3 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小儿哮喘是对患儿健康危害较大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喘鸣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属于梗阻性以及可逆性的呼吸道疾病,需要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其发生多与遗传因素、感染、环境因素、过敏源、气道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等多种细胞有关,需要给予长期、规范以及持续性的个体化治疗来缓解患儿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可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全程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全方位的指导及护理,进而不断提高雾化治疗效果,保证患儿身心健康。全程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在患儿接受雾化治疗的各个阶段给予其有效的指导以及护理可改善疾病预后,加快临床症状消失,还可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患儿尽快康复。研究中经过全程护理干预患儿的哮喘控制评分为(20.78±3.09)分,家长满意度为96.67%,相较于护理前明显提高,表明全程护理干预的实行可有效控制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家长满意度,这与王瑞珍[5]的研究中哮喘控制评分为(21.39±2.98)分,家长满意度为97.21%相一致。②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实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同时还可稳定家属的情绪,缓解患儿的恐惧感。在雾化前加强护理并做好无菌操作有助于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外界因素对治疗造成的干扰,雾化中加强护理并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确保其呼吸状况保证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不断提高治疗效果,进行雾化后口腔护理可有效避免口腔菌群失调引起的口腔问题,促进患儿轻松咳痰。另外,做好健康教育可加深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可提高治疗依从性,研究中护理后临床效果为93.33%,这与薛继梅[6]的研究结果中总有效率为94.07%相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哮喘,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以及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