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军 潘何伟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 淮安 22300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第16章第1节第3课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教学重点是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难点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后者对学生来说,微观、动态而且缺乏直观印象和前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观察血液循环系统彩色插图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物质交换。这也是血液成分变化的转折点。以此为突破口,攻克教学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建立血液是循环流动的科学认识观,形成生物内环境调节和维持相对稳定的观点。
(2) 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培养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仿做哈维实验,初步养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通过学习本节知识认同人体内血液是循环流动的。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某学生手背输液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某同学头部受伤需要输液,注射的部位在手背部的静脉处,请问注射的药物怎样到达受伤部位呢?”引出本课主题“血液在人体内是如何流动的?”
设计意图: 借助日常生活经历——输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3.2 补充科学史,建构科学认识观 在人类探索生命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都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
3.2.1 补充盖仑理论 介绍著名的盖仑理论: 盖仑认为血液是由肝脏产生,沿着静脉系统流动到全身,后被静脉末梢吸收,然后又重新被制造出来。教师进一步创设认知冲突: 哈维通过理论计算推测如果盖仑观点正确的话,那么肝脏每小时要造出相当于人体3倍重的血液,每天就要造出相当于人体72倍重的血液。这么多的血液“绝非消化过的食物所能供给”,所以除了循环往复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做到。
3.2.2 仿做哈维实验 自主学习教材中的哈维实验。然后两人一组,每组一根绷带,仿做哈维实验。教师绘图来讲演刚才的实验原理,引导学生认同动脉中的血总是沿离开心脏的方向流动,静脉中的血总是沿朝向心脏的方向流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绷带扎的时间不能过长,观察到结果后立即解开!)
设计意图: 以科学史为线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引导学生仿做哈维实验,教师绘图讲演实验原理,多种学习方法逐步建立起血液是循环流动的科学认识观。
3.3 自主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复习心脏各个腔室及相连血管的结构名称及功能,观看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视频。然后对照教材自学完成课堂练习(图1),尝试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思考并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腔室以及终点腔室。
体循环的流经途径:
图1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流经途径
师生共同总结血液循环途径的规律: 不管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总是从“心室”出发,经过“动”“毛”“静”,回到“心房”。
设计意图: 以心脏的结构为教学支架,温故而知新,引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再通过视频播放,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血液循环途径的感性知识。通过自学和完成表格厘清和建立前科学概念,最后总结规律。
3.4 合作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师将课前制作好的血液循环彩图(图2),粘贴在黑板上。以6人为一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具体做法: 成员间轮流扮演红细胞的角色,走在血液循环的阳光大道上,对照黑板进行讲演沿途走过的路,其他组员认真聆听,实时点拨,确保无误。最后派一名小组代表上讲台讲述。
图2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模式图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3.5 小组交流,排异解难 结合黑板彩图,学生分组思考并讨论: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进行有先后顺序吗?某同学在手背部注射的药物,如何到达受伤部位?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教师引导并小结: 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二者的进行无先后顺序。点滴注射的血管——手背静脉,隶属于全身各级静脉的一处分支,注射的药物进入此处后通过体循环到达受伤部位。在此过程中,药物最先到达右心房。
设计意图: 通过排异解难,修正学生对血液循环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前科学概念过渡到科学概念。
3.6 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播放血液循环视频。然后重点以体循环为例,结合黑板上的彩色插图(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引导学生思考: 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学生回顾毛细血管的作用,理解该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必然性。
教师小结: 在体循环中,全身毛细血管处的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到了毛细血管,使得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
在充分理解了体循环后,引导学习小组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讨论概述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注意仍然以肺部的毛细血管为突破口,以此来推断血液成分的前后变化。
教师小结: 这也是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的作用: 供给机体各处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通时及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走。
学生最后思考: 动脉中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一定是静脉血吗?肺动脉和肺静脉中流的分别是什么血液?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完善概念中的特例。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观察血液循环彩色插图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毛细血管为突破口,攻克教学难点。
3.7 课堂小结,板书回顾 师生共同板书(图3),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图3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的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抽象、微观,学生缺乏这部分内容的前科学概念和直观印象,这是教学上的难点,也是学习知识的契机。在课堂形式上,通过视频、彩图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引导学习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合作排异解难,在交流中相互启迪,相互释疑,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的目的除了引导学生掌握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先帮助学生建立血液是循环流动的科学认识观。
然而观念的形成需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首先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否定错误观念,认可新观念,到实践检验新观念的正确,逐步建立起血液是循环流动的科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