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旭东
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三种倾向。
“两张皮”倾向。从内容上看,在少数党支部内部,从支部书记到普通党员,对“三会一课”的作用、功能认识不深,经常出现内容错位现象。要么脱离党建谈工作,看似“三会一课”开展了,但对强化党性修养、明确党内目标没有任何益处;要么单纯抓党内一些重大活动,对基础工作毫不在意,不注重思想意识在实际履职中的运用,让基层建设沦为“空中楼阁”,与实际工作无法融合。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的效果如何,在日常工作实绩中定会有所反映。“两张皮”倾向势必会导致“唱高调”“假大空”,或低效低质、作风散漫两种极端,是造成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量”不均倾向。开展“三会一课”要保证数量、质量与热量统筹兼顾、齐头并进,哪一环都不可或缺。保证“数量”是基础。“三会一课”制度对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应有明确的频次要求,在节奏、频次上不能打折扣。保证“质量”是关键。有的党支部没有严守“三会一课”质量关,尽管次数上有保证,活动也看似频繁,但细细深挖下去,不论是学习内容还是活动意义,都经不起推敲。保证“热量”是目的。“三会一课”的目标是促进党的思想理论落地、激发党员的细胞活力,但个别党支部缺乏目的性,不注重将理论融入工作中。
“四化”倾向。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支部“三会一课”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尽管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三令五申,但“四化”现象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究其实质,是作风变异、观念扭曲,与党内“四风”顽疾脱不开干系。目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间接导致少数党支部将“三会一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弱化了政治功能,缺乏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气魄。
这三种倾向在开展“三会一课”实际过程中时有发生、交织存在,严重影响着我们党的肌体健康。究其原因,既有党员自身的问题,也有党内政治生态的缺陷。我们必须对症下药,从抓好“三类重要人群”、把握”三个基本环节”两个层面入手,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正确看待“三会一课”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切实增强新时代“三会一课”政治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稳步抓好“三类重要人群”。首先,要抓好党支部书记。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党支部书记作为支部的领导者,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支部推动工作、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等作用的发挥。党支部书记既要确保从严要求自我、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的方方面面,又要承担起优化内容设计、创新方式方法、催生党支部合力、引领作用发挥等各项使命、责任。其次,要抓好党支部委员。充分引导党支部委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好开展“三会一课”的推动者、协调者、监督者,不仅要积极参与“三会一课”的各个环节,当好表率,更要为重大活动、重要环节肩负起承上启下的重任,团结好党员和群众,为“三会一课”的有效开展提供智慧、汇聚合力。再次,要抓好支部党员。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必须助其摆正积极参与“三会一课”的态度,牢固树立强烈的党员意识,确保每个支部党员都能参会议会,稳定提高党员的会议、活动参与率。优化制度执行,创新方式和内容,提升支部党员参与“三会一课”的热情,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同时,主动将流动党员纳入支部管理,既要承担对流入党员的教育培训职责,也要加强与流出党员的互联互通,保证全体党员参与到“三会一课”中来。
第二,要牢牢把握“三个基本环节”。基层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要着力畅通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渠道,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添砖加瓦”。一是要把握学习认知环节。对支部党员来说,“三会一课”不仅是一个仪式、一次活动、一场会议,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提升、强化认知的重要机会。我们必须及时领会“三会一课”的精髓,理解前沿、科学、精准的理论,为思想注入“活水”,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把握研究探讨环节。每个党员应端正思想观念,积极参加“三会一课”的每个环节,主动参与研究探讨,为支部的目标、举措提供来自“细胞”的力量,为更好地开展“三会一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耕耘好支部建设这片“责任田”。三是要把握实践锤炼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支部党员从“三会一课”中领会的新思想、接受的新观点、学到的新知识,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只有通过实践加深认识、锤炼磨砺党性,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