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 莫遮莫掩

2018-11-20 13:28:31陈军
党课参考 2018年5期
关键词:布鞋特派员老乡

〉〉〉〉〉 陈军

电影《驴得水》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由于严重缺水,校长将一头驴虚报成英语老师“吃空饷”。后来,学校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检查,于是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特派员对这位“驴得水老师”相当欣赏,决定将他捧成教育家,以获取美国慈善家的资助……事情越败露大家越掩饰,越掩饰越离谱,最后局势也越来越失控……

故事虽然荒诞离奇,却折射出一种现实中常有的现象。而其中一个值得反思的主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犯了错,到底该怎么办?

知错就改,这个答案平时也许我们能够脱口而出,但真正放在一些人身上时却并非如此。比如:四川省原省长魏宏严重违纪,明明知道组织在调查他,但他不但不珍惜组织多次给予的挽救机会,反而串通他人对抗组织审查;南航集团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司献民爱打高尔夫球,听说巡视组要来南航,他没有真正自我反思,而是找“替身”背锅……这种面对错误的思想和应对错误的方式,使错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在现实中,还有一些应对错误的方式值得警惕。有的党员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作祟,本来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失误、失责,却认为“认错就是低头认输”,“道歉意味着自降身份”,低不下头,不肯认错;有的事故责任人,出了事默不作声,担心“一回应更热闹”,采取“冷处理”,以为避避风头,说不定过几天就没人“盯”了,事也就“凉”了;还有的党员干部自己犯了错,却找理由推诿卸责,编借口自圆其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任何补救措施都应该建立在承认错误的前提上。对党员干部而言,敢于认错不只是一种品质、一种胸怀,更考验自觉、检验党性。抗战胜利后的延安,人民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拿四双旧布鞋去老乡家里换了一条狗,想给周恩来补补身子。周恩来知道后,严肃批评道:“四双旧布鞋能换条狗吗?老乡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乡利益。”第二天,周恩来带着战士找到老乡家里,向老乡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实际上,即便是犯了错,在群众面前低个头、认个错,主动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诚恳认错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而且,错误承认得越早,就越容易得到谅解,越能尽快地化解矛盾和危机,错误造成的危害也越会得到及时的补救。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和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及时纠正失误、解决问题、担起责任,就能重塑形象,也有利于更好地凝聚人心、取信于民。

猜你喜欢
布鞋特派员老乡
布鞋情深
银潮(2023年8期)2023-10-14 03:27:20
《老乡系列》之八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2:58
布鞋
散文诗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13:08:43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08
咱老乡
怀念一双布鞋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02
苏区老乡
心声歌刊(2018年6期)2019-01-29 02: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