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阳阳
如今,各大国有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不断作出努力,建立了中央信息厨房、构建了旗下子报子刊以及加大对自媒体矩阵的软硬件投入。在构建全媒体新闻队伍之后,如何提升“新闻+服务”也成为各大媒体在转型路程中的关注点。如何有效粘合人群,发挥全媒体的传播优势,成为评判媒体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
作为江苏六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之一的新华报业集团,其旗下重要的都市报《南京晨报》正立足都市报办报的特色,通过对受众的细分,除了有效抓住了“一老一小”的市场空间,即百万老年汇、十万小记者用户人群外,还积极抓住了“文化消费升级”的新风口,开创了具有先发优势的“邮币哥”服务平台,奠定了进军“方寸文化”的初步基础。
“邮币哥”主要聚焦于集邮人群、集币人群的专业服务,已构建了全链条的邮币文化服务体系。“邮币哥”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正通过交汇点APP“邮币哥”栏目、爱南京APP“财富汇”栏目、《南京晨报》易理财微信公众号、《南京晨报》纸质报刊等立体平台,让百姓了解邮币收藏,并利用媒体矩阵的优势,有效推进“新闻+专业服务”媒体自身转型的新路径。
通过“邮币”这一小切口,还逐步拓展“媒体+产业”的新布局空间,整合整个集团资源,打造“方寸+”的全新产业平台。目前正着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小镇文化的“方寸文化”项目,还将稳步推进具有“小空间、高价值”的红木、玉石、紫砂壶用品等“方寸+”项目。
“人人都是收藏家”正是新华报业、《南京晨报》“邮币哥”的服务初心。长期以来,百姓对于家中鉴定服务存在诸多困扰:一方面,行业缺乏第三方标准;另一方面,多种服务均由个体人员来提供,存在着收费不透明、服务不标准等诸多问题。而由国有文化传媒单位开展专业化服务,通过开办“周五藏友开放日”模式,引入专家团队,现场为市民提供鉴定服务,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累计举办了79期,合计鉴定了39万件邮币藏品,实现了服务大众的目标。在鉴定服务开展的同时,每周还在展览馆现场展示出数百件藏品,不仅可以让百姓知晓手中邮币藏品的真实价值,还可以让他们近距离接触珍贵的邮币,通过对邮币文化的感知来提升个人的收藏兴趣。国有文化传媒的介入让百姓更加信赖,平台天然具备的“公信力”使项目得到快速推进,服务水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集邮人员的聚集也成为了传播国家大事件的一种独特的“方寸载体”。
从实践来看,立足国有文化平台,能让项目的推进更加顺利。首先,新闻内容本身凸显热度。在交汇点APP“邮币哥”栏目中,一年收获18个“10W+”的阅读量,在阅读人群日益分众化的背景下,充分反映了百姓格外关注邮币收藏的阅读特征。其次,栏目通过新闻服务之后,延伸出多项个性化的服务,如针对中国人民银行新发行的钱币品种、与中国金币特约进行深度合作推出“新品团购”服务;针对百姓手中富余的藏品推出了“上柜调剂”,并聚集精品,不断发掘百姓家中精品的价值,每季度举行季度藏品调剂会,从2017年年初至今已累计举办8期,合计成交超过了106万元,合计成交了超过400件藏品,成交率超过了80%。
新华报业集团及《南京晨报》抓住了“文化消费升级”的新机遇,不断构筑“邮币哥”项目独有的“护城河”。通过“内部+外聘专家”的模式吸引了来自各方的人群参与。收藏邮币人群主要集中为科教文卫行业,他们具有高学历、中高收入、年轻化的特征。其中79%为男性用户,70后成为中坚力量,占比达到了43%。这一用户画像,可以使得新闻内容有的放矢,更能贴近细分人群的关注度。
未来媒体转型的方向不仅要体现在媒介传播渠道的综合特性上,更需要在全媒体服务中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从用户需求中明确用户的画像,这样才能在传媒的供给侧改革中占据先机。传媒的生存基础在于内容,而推出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才具有真正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