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忻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王建廷
忻州是全省脱贫攻坚最大主战场之一,14个县(市、区)有11个国定贫困县、3个深度贫困县,占全省1/3;有797个深度贫困村,全省占比24%,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去年以来,我们以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抓党建促脱贫的安排部署,强堡垒、铸队伍、聚合力,脱贫攻坚实现再战再胜,彰显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主体责任是前提。明责建账。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帮扶“双签”制度,健全了与脱贫“摘帽”同进退、共荣辱的责任体系。考核算账。连续两年开展县乡党委书记党建、脱贫“双述双评双考”,对各级干部及驻村干部进行严格的专门考核。问责交账。约谈考核排名靠后的8名县委书记、县长,“一票否决”帮扶工作不力的5个市直单位年度评优资格,问责扶贫领域失职渎职干部285名,撤换不称职贫困村党支部书记22名,召回处理驻村干部88名,在《忻州日报》公开通报派出单位13个,起到了震慑警醒作用,倒逼各级干部以抓铁有痕、实干担当的作风扛起脱贫重任。
决战深度贫困,提升乡镇班子战斗力是关键。配强“指挥员”。对脱贫攻坚中发现的不适应现职、贻误战机的21名乡镇党政正职坚决进行撤换,火线补充了一批敢担当、善作为、能啃硬骨头的干部。用好“战斗员”。打破过去分管农业的副职抓扶贫的模式,选拔157名脱贫攻坚专职副乡镇长,在主阵地发挥了冲锋陷阵、攻坚拔寨的作用。提振“精气神”。紧紧抓住省委加强“三基建设”的有利契机,着眼于优化功能,统一硬件标准,利用三个月时间集中攻坚,一举实现了全市185个乡镇“五小”设施全覆盖。7000余名乡镇干部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学得开心、干得舒心,焕发出昂扬斗志。中组部对我市的做法在《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进行了推介。
攻克深度贫困,增强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是根本。从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入手。针对过去村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低、质量差等问题,制定指导意见,设计下发“五簿一册”规范流程,做到了活动有标准、时间有保证、过程有痕迹,支部的政治功能得到较大提升;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等方式组建联合支部349个,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支部429个,党支部组织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从激发“领头雁”队伍活力着眼。动员3853名本土人才回村任职,占“两委”干部总数的14.9%,1083名当选为“两委”主干,占“两委”主干总数的13.8%,班子结构明显优化;创新方式,采取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现实体验的办法,开展乡村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通过实战演练,大大提升了他们发动群众、攻坚克难的能力。在提升基础保障上发力。采取“十种模式”强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推广保德县组织83个民营企业结对帮扶263个无集体收入村的有效做法,催生“孵化效应”,全市4422个村甩掉“空壳”帽子,占行政村总数的94.5%,村级组织带富实力进一步提升。在党建引领整村搬迁上破题。按照习总书记“要把整村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有效举措”要求,坚持组织设置与整村搬迁同步跟进,整合党支部124个、单建37个,做到党员搬在哪里,组织建到哪里,活动开展到哪里。党支部积极规划新村建设,谋划产业发展,寻求就业门路;党员干部挨家逐户宣传优惠政策,消除群众顾虑,自己带头搬,帮助困难户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7年全市整村搬迁432个,7510户17692人住进了宽敞的楼房。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岢岚县赵家洼村刘福有搬入新村后激动地说:“真想让总书记来我新家看看!”
决胜深度贫困,统筹各方力量是保证。形成统揽格局。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的要求,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揽格局,用大格局保障大扶贫。集结优势兵力。全力调动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专职副乡镇长等基本力量,广泛动员“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回乡创业人才、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力量,组成“八路大军”集团作战,汇聚资金、项目、技术优势,形成激情澎湃、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吹响冲锋号角。习总书记在岢岚看望群众时现场发出“请大家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全市再次掀起了“人人参战、个个冲锋”的热潮,以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刘桂珍为榜样,涌现出第一书记张尚富、民营企业家沙万里、老干部张文翰等一批心系群众、献身脱贫的先进典型。全市6700余名驻村干部、3.1万名“两代表一委员”、100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筹集资金4.9亿元,落实产业项目6578个,8.6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唤起了他们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坚定信念。忻州300万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2017年全市贫困村出列638个,脱贫13.16万人,奏响了党建引领脱贫的时代强音,谱写了决胜深度贫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