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欢
摘要:本文從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对杨绛《我们仨》的德译本进行评析,旨在结合实例说明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体现出的翻译效果,说明翻译目的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我们仨》;中译德;功能翻译理论
一、引言
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七十年代的德国,在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其中弗米尔(Hans J.Vermeer)建立了第一个系统化的功能理论,即目的论。然而,一味服从目的论的指导可能导致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过强,导致偏离原意。因此,作者认为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的忠诚原则可作为弗米尔目的论的延续与补充。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完成的一部家庭自传,于2003年首次出版发行。作品以散文的形式写成,以梦境描绘了丈夫和女儿的离去,接着记述了有关他们的回忆。这部作品由莫宜佳教授(Monika Motsch)译为德语,并于2009年在德国出版。莫宜佳教授作为杨绛先生夫妇的旧友,先前翻译的《围城》更是获得了钱钟书本人的赞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她的翻译作品,为中译德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目的论与《我们仨》的翻译研究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层面和意义层面上的等同性,相比之下,功能主义则将关注点转移到了译文针对译入语文化和译入语读者而言的充分性,功能翻译理论赋予了译者主体性。弗米尔将翻译视为以目的为导向的行为,而不能简单归纳为一一对应的文本转换。翻译行为的对象包括原文中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的交际符号。因而本文的实例分析将分为语言和文化转换两大范畴。
根据弗米尔的目的论,译者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决定翻译方法、制定翻译策略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一)目的原则(Skopos Rule)
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和最终的翻译作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的原则强调了译文的目的,也就是译文在译入语文化和读者群体中发生的交际作用。从莫宜佳教授为《我们仨》译本撰写的前言中可以看出这一翻译行为及译文的目的。她谈及与杨绛先生一家的友谊、对三位家庭成员的印象、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内的家庭处境和杨绛先生在该书中的一些写作手法。由此可见莫宜佳教授作为杨绛先生的友人和一名热爱中国文化的研究者,主要目的是再现自己友人一家的鲜明个性和品质,同时也想向德国读者介绍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以使他们能够对中国有更多真实的了解。
(二)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
连贯原则确保了译文在译入语读者的情境中是可读、可理解、可接受的。每一个文本都是信息的载体,而译者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是凝炼出其中与目的相关的信息素,并通过语言上的加工处理,使翻译出的文本成为一个新的信息载体,而这个新的载体是符合目的群体的交际情境的。在《我们仨》的翻译工作中,由于跨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译者就必须考虑如何让原文的一些“异国”元素更贴近德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和理解习惯。
(三)社会原则(Sociological Rule)
社会原则——有时也称为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把握原文和译文间信息传递的特定关系。译者应该清楚自己具体要将哪些信息传递给译入语文化中的受众,并必须在文本处理中始终以此为导向。根据《我们仨》翻译的目的,需要传递的主要信息在于三位家庭成员的个性和之间的亲情,以及小家背后的时代背景、中国国情与文化。
(四)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忠实原则是目的论的延续和必要补充。诺德提出建议,由于在翻译目的指导下,译者主体性对译文作品产生着渗透性的影响,因此原文功能与译文功能的相容性是确定翻译策略最基本的前提,译者确立的翻译目的不可与原作者意图有相抵触的部分。《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前后失去女儿和丈夫后所作的家庭传记,译者在翻译这一作品时必须考虑到杨绛先生写作的心境,她一边将亲人去世之实化为梦境之虚,一边又通过回忆幸福时光来为自己的思念找寻出口。她想告诉读者,她的家庭正和每一个平凡的家庭一样,充满爱与亲情,却也不得不经历坎坷。
三、《我们仨》德译本实例分析
(一)语言差异的转换
汉语和德语来自两个不同的语系,所以长时间以来在各自的语言文化圈内发展累积了大量特有的表达。俗语用词、成语、文字游戏和语法结构等的翻译转换就和这一语言差异息息相关。
(1)汉语中俗语和成语的翻译
杨绛先生的散文风格以自然、朴实著称。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她的散文通俗易懂,很有烟火气。像“冤枉”、“疙瘩”、“热辣辣”等通俗用语以及“力不从心”、“可造之材”、“牵心挂肚”和“苍松翠柏”等成语都是译成德语过程中的难点。
例1-1:
原文:但是我常常觉得年纪不饶人,力不从心。(2016:7)
译文:Aber ich hatte h?ufig das Gefühl, dass meine Kr?fte versagten und das Alter unerbittlich herannahte.(2016:142)
这句话讲到的是杨绛先生的身体状况。在钱钟书重病后,杨绛日夜在医院照顾,身心俱疲。“饶”的本意是放过、赦免(直译为jemanden freilassen),“力不从心”的直译是die Kr?fte dem Willen nicht folgen k?nnen。但这样的表达完全是中文思维,放到德语中母语者是无法理解的。莫宜佳教授选取了etwas versagt和etwas herannaht这两个动词搭配加上unerbittlich的副词修饰以加强程度。这种地道的表达在德语社会文化的情境中理解起来是有连贯性的,同时原意也没有被扭曲,遵循了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
例1-2:
原文:我大半辈子只在抱歉,觉得自己对家务事潦草塞责,没有尽心尽力。(2016:9)
译文:Den gr??ten Teil meines Lebens war es mir peinlich, dass ich eine so schlechte Hausfrau war.(2016:146)
杨绛先生为自己没有料理好角角落落的家务事而感到惭愧。莫宜佳教授在译文中完全没有翻译“潦草塞责”、“尽心尽力”这两个成语,而是将这句话的意思精简概括为“一位糟糕的家庭主妇”(eine schlechte Hausfrau),这正符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原则,用符合译入语表达的意译代替了文字上的一一对应。
(2)汉语中文字游戏的翻译
文字游戏是中译德的一大难点,因为汉语和德语在发音上完全没有共同点。
例2-1:
原文:锺书说:“……你退了,能休吗?”(2016:9)
译文:Und Zhongshu fügte hinzu:?…Du willst Dich im Ruhestand doch nicht etwa zur Ruhe setzen?“(2016:147)
杨绛先生向家人承诺精心准备每顿饭,钱钟书幽默地回答了她。“退休”一词被拆成两半,“休”在其中是退休的休,也是休息的休。“退休”在德语中的表达有in Rente gehen,in Pension gehen,pensioniert sein或者in den Ruhestand gehen/treten/versetzt werden。莫宜佳教授选择了Ruhestand,这么一来就可以用Ruhe一词形成一个音节重复的德语文字游戏,虽然和原来的文字游戏不同,但原文的幽默得以保留,另一方面德语读者也能读懂。
例2-2:
原文:丑年丑女拜年,1997,丁丑年(2016:363)
译文:Neujahrsgru? von der h?sslichen (chou) Tochter im h?sslichen(chou)Jahr, 1997, Jahr, Ding chou“(2016:364)
译者注:(chounian chounü bainian丑年丑女拜年,1997,dingchounian丁丑年)Wortspiel.Das Zeichen chou丑 hei?t?h?sslich“und ist gleichzeitig Teil Bezeichnung für das Jahr 1997(?dingchou“丁丑)(2016:403)
这个幽默的落款来自爱开玩笑的钱瑗写给母亲杨绛的信。两个“丑”字分别表示丁丑年和丑陋。莫宜佳教授保留了两处使用同字的特点,在注释中作出了具体解释。这样德国读者阅读的时候不会产生疑惑,同时又能了解到一些中国文化知识。这个例子体现了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的遵守。
(3)翻译时语法结构的转换
在两种语言语法结构不同的情况下,译者往往需要重新组织句子结构。比如汉语中的“假如”、“说不定”等表达到了德语中可能更适合用条件从句、虚拟式等语法现象来呈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莫宜佳教授在译文中多用简单句,与杨绛先生不加修饰、朴实无华的文风保持了一致。
例3-1:
原文:我真想报派出所,可是怎么报呢?(2016:8)
译文:Ich h?tte das wirklich gern getan, aber wie? (2016:145)
在杨绛的梦境中,丈夫被强制叫去开会而无法回家,她对此忧心忡忡却又不知所措,报警是根本不可能的选择。译文中用了德语特有的用于表达非现实行为的语法结构,即第二虚拟式。这种译法完全贴合了原文想表达的含义,也更符合德语的表达习惯。
例3-2:
原文:我们家的常客是向达。他在伦敦抄敦煌卷子,又来牛津为牛津大学图书馆编中文书目。(2016:41)
译文:Ein h?ufiger Gast war Xiang Da, der in London die Dunhuang-Manuskripte kopierte und in der Oxforder Universit?tsbibliothek einen Katalog chinesischer Werke kompilierte.(2016:199)
杨绛用一个独立的句子介绍了这位常客,而在译文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关系从句。
(二)文化信息的翻译
《我们仨》一书中,除了家庭生活的描述之外,还包含了许多体现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信息,比如“四清”、“大跃进”、“公费生”等。另外还有一些源于中国经典文学美学和文化传统的元素,比如“铁扇公主”、“望夫石”、“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梦是反的”等。
例4-1:
原文:这年冬,三反运动开始。(2016:82)
译文:In jenem Winter 1951 begann die?Drei Anti“-Kampagne. (2016:278)
译者注:?Drei Anti“(sanfan 三反):1951/52 stattfindende Kampagne gegen Korruption, Verschwendung, Bürokratismus. Die Kritik-und Selbstkritiksitzungen nannte man?die Hose ausziehen und den Schwanz abschneiden“(tuo kuzi ge weiba 脱裤子割尾巴),was man sp?ter umwandelte zu, ein Bad nehmen”(xizao 洗澡).(2016:399)
原文中对家庭回忆的描述交织着杨绛先生一家所经历的“鸣放”、“反右”、“大跃进”、“拔白旗”、“知识分子下乡”等政治事件。莫宜佳教授均如上例所示选择直译并附上注释说明这些事件名称的含义和背景。
四、结论与展望
分析表明,在转换语言差异相关的表达时,译者倾向于采用同化策略,而翻译文化特定的表达时,则倾向于异化策略。翻译者对通俗用语进行仔细解读后再改写,文字游戏的幽默通过形式改变而得到保留,而文化特定的表达不能仅从字面上翻译,因此译者在直译的同时添加注释。这样的策略达到了使德国受众能德语语境和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译文的目的,而且也充分满足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
莫宜佳教授的翻译策略与工作实践是值得借鉴的,她在翻译杨绛先生夫妇的作品时甚至会来到中国,直接与他们交流、谈论,她会向中国农民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正是基于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切身了解,加上作为母语者对德国受众反应的预期,她才完成了多部高质量的译作。所以真正的译者不仅是一位翻译工作者,更是深入文化并译介文化的使者。
参考文献:
[1]杨绛.我们仨[M].(德)莫宜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