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體学生,更要重视个体的特殊学生。他们更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
姜涛(化名),一位瘦弱而内向的男生,整天无精打采的,上课总是睡觉,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热情,还经常请假,并且经常向同学借钱,而且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差,眼睛通红,我感觉其中必有隐情。还没等我来得及和他家长沟通,他有次竟然逃学,去泡网吧。后来我在学校附近的网吧找到了他,看到姜涛的那一瞬间,我感到了一种揪心的疼痛。他的目光空洞、迷茫,两只眼睛血红,满脸憔悴。看到老师站在面前,姜涛有些吃惊,但随之表现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关心地问他吃饭了吗,他说没有吃。于是我带着他去了附近的快餐店,吃完饭又把他带回学校。
通过姜涛的表现和相关资料的查询,我确信他已经迷恋上了网络。我试着分析他迷恋网络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因素,他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父母已离异多年,他由70岁的姥爷抚养,他的姥爷年老体弱,还得照顾姜涛患病的母亲。无暇顾及姜涛,知道姜涛迷恋网络后,劝说姜涛也不听,姜涛受家庭打击很大,自暴自弃,于是便将精神完全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其次是心理上的因素:
1.想交朋友而又自我封闭的心理。在家庭和学校他找不到知己,而在网络上他能与任何人交流且没有任何顾虑,通过QQ聊天、组建游戏团队等方式满足交友的心理需求。
2.理想与现实矛盾下的幻想、无奈和玩乐心理。姜涛在网络游戏中把自己想象成具有超强本领的非凡人物去完成“伟大使命”,从而获得心理成就感。而现实生活中父母的离异和老师的要求又使他无奈,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他想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心态麻醉自我,网络游戏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我觉得改变这类孩子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善待他们,激励、唤醒和鼓舞他们,引导他们“回归”。为了挽救姜涛,防止其他学生沉迷网络,我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案:
首先,真情投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平时,我经常留心他。利用空闲时间找他谈心。告诉他,父母离异不是你的错,现在你应该好好学习,不让姥爷操心。用自己的实力,以后让姥爷享福。平时作业上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做错的,我都会帮他讲解,直到他懂为止。利用自己的真情,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让他感受到,世上还有比他父母更爱他的人;让他感受到世界充满爱。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他便可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他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其次,利用主题班会感染教育学生
在班级内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主题教育班会,讨论网络的利与弊,发放网络材料等活动,用集体教育力量去感染他,但这一切好像对他不起什么作用,他依旧外出上网,对班级活动视而不见。
最后,采用鼓励机制,增强他的自信心。
姜涛的反应,使我认识到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适合他,我决定改变教育方式,从建立姜涛学习的成就感入手。一次班会前,不知怎么多媒体打不开了,连班级管理员也束手无策,许多同学推荐姜涛,我对他也没有把握,但认为或许会是一次机会。姜涛在我赞许的目光下不慌不忙走上讲台,不一会的功夫竟然修好了,我带头给他鼓掌,还说他是一个电脑奇才。这一节班会他听得很认真,还很积极地参与其中。我知道他已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成就感,接下来一段时间去网吧的次数明显少了。
后来我主动把姜涛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想上网可以在办公室玩,顺便教老师学习一下网络游戏、IP设置、程序安装等,他很高兴,我说为了回报他,我可以给他补习语文,他一口答应了。我们在相互学习中和谐相处,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很好,他兴奋极了。我适时告诉他,他是个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一定会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将来改变他贫困的家庭。他点点头,慢慢的他好像没有时间去上网吧了,我知道他已经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现在看到姜涛在班级内每天认真地学习,我感到很欣慰。学生迷恋网络是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只是老师和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和正确的引导而已。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较大,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付出巨大的爱心和耐心,长时间地跟踪教育,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否则只会前功尽弃。姜涛事件让我明白:学生只有建立学习中的成就感,才能抛开一切杂念,全身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