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人鼓吹U1是外星飞船而非系外天体,但几乎可以肯定U1就是系外天体,正如之前被鼓吹为外星人所为的许多东西其实都不是外星人所为。
有关火星表面大运河的理念是外星阴谋论的鼻祖。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帕首次描述了火星表面有大壕沟的理论。之后,由美国企业家洛维鼓吹的火星文明理论甚嚣尘上数十年。但今天对火星的高像素成像表明,所谓的“火星运河”充其量只是瞬变现象——可能是在火星微风中困于火星山脉和陨击坑中的尘埃条带。
肯定能在夜间吸引外界注意的一种方法就是让灯闪烁。这就是一颗原本无趣的星——“KIC 8462852”引起科学家关注的原因。2015年,这颗星连续多日多次不规则变暗。
以美国耶鲁大学学者塔比为首的一些科学家,在一篇论文中详细介绍了他们对这颗怪星的发现。这颗星随即被称灯“塔比星”。在那之后,“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塔比星的亮度在几年内先缓慢下降,然后急剧下降。这一无法解释的模式引发了一种推测:塔比星上有巨大的外星人建筑工程。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2018年1月发表的对塔比星亮度数据的新解读表明,塔比星并非在所有波长出现亮度变暗,这就排除了它的光线被外星巨大建筑遮挡的可能性。现在看来,塔比星亮度变化更可能是巨大的旋转尘埃云(很可能由经过塔比星的小行星或彗星产生)遮蔽了我们的视线。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维拉”系列卫星被用来采集非法核试验的信号。但从1967年开始,它们探测到了来自外太空的强烈的伽玛射线暴。这些发现直到1973年才被解密,由此引发了在遥远星系中发生武装冲突的猜测。但随着科学家在此后几十年里观测到更多的伽玛射线暴,并且对这些现象有了更多了解,他们才意识到伽玛射线暴并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完全自然的现象——当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过程中坍塌形成中子星或黑洞时,或当两颗中子星相撞时,都会产生伽玛射线暴。
对热衷于寻找外星人的地球人来说,1967年是一个好年头。这一年,美国学者乔丝及其同事在他们的射电天线中发现了一个有节拍的重复信号。它肯定不是来自于地球。天文学家戏称该信号为“小绿人1号”。毫不奇怪的是,当科学家们向一份报纸介绍这一发现并戏称考虑了外星人信号的可能性时,媒体对外星人进行了大肆渲染。事实上,这一信号来自于脉冲星。它是一种迅速旋转、异常致密的中子星。迄今已发现了数千颗脉冲星,它们颇有规律的脉冲让它们进入了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行列。
1973~1995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进行的“大耳朵”计划,运用一部面积为3个美式橄榄球球场大小的射电望远镜倾听外星人通信信号。1977年8月15日,它捕捉到了一个来自人马座、持续了72秒钟的强力无线电信号。该信号频率很接近1420兆赫。太空中的氢天然发射这个频率,难怪有人认为太空氢是可能的外星通信通道。
当美国天文学家埃曼在计算机输出中见到这个信号时,他用红笔给它画圈并旁注“哇哇”一词。尽管科学家再次遍寻天空搜索此信号,它却再未亮相。近年来,科学家猜测两颗经过地球附近的彗星可能产生“哇哇”信号。
如果“哇哇”信号引起大呼小叫,那么首次快速射电暴就更让人大惊失色。由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天文学家在2007年发现的首次快速射电暴只持续了5毫秒,释放的能量却比太阳在1个月里发出的能量还多。
从那以后,几十个这样的信号被发现。这些信号显然来自于银河系之外。2017年,美国哈佛大学两位天文学家推测称,这些信号可能是外星文明用作灯塔或驱动飞船的波束。这类理念因为最奇异的快速射电暴而被外星阴谋论者推崇。2012年,最奇异快速射电暴被“突破性倾听”计划首次发现。2017年,该计划在一次调查中就搜寻到了15次这样的信号。有人笃信它们是外星人的信号,但最新测量表明它们是在黑洞磁场中旋转的中子星的产物。
柯伊伯带天体。
在缺乏来自天空的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坚信外星人存在的人常常在家门口寻找外星人的证据。对其中一些人来说,麦田怪圈是外星人的作品。而在大约10年前,一种更“严肃”的理念开始流传:外星人的信息可能会隐藏于地球人的DNA中。《可怕的沉寂:重开对外星文明的调查》一书的作者戴维2004年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说:“外星人可能会在地球生物的基因组中插入信息,插入方式可能是用在微型飞船中精心改造的病毒感染携带大量信息DNA的宿主细胞。”
2013年,这一理念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卷土重来。两位哈萨克斯坦学者声称发现了基因编码中的“哇哇”信号,它们看来是以数字37为核心的一系列模式。当时还有一位专家对《新科学家》说,这一说法并非“荒谬”。当然,只要你相信外星人存在,希望见到外星人,你就到处都能见到“它们”。
星际空间岩石U1是首个被发现可能近距离经过地球的奇異小天体。但与它相仿的小天体还有另外两个。
1801年新年那一天,意大利天文学家皮奇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有数百万颗小行星。作为行星构建过程剩下的石头瓦砾,小行星偶尔会被行星引力驱逐到可能靠近地球的轨道。
1992年,朱韦和另一位科学家发现了在海王星轨道外的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科学家现在相信,这样的天体不止1000亿个。和冥王星一样大的柯伊伯带天体厄里斯的发现,是冥王星在2/306年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的原因之一。由于柯伊伯带天体形成于距离太阳很远的地方,那里冷得连氨和二氧化碳之类的挥发物也冻结了,因此柯伊伯带天体与小行星的组成迥然不同。柯伊伯带以及更远的奥尔特云,是周期性经过地球的合冰彗星的来源地。
正如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发现都经历过曲折,所以可能有更多像U1之类的系外来客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