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科学 热爱 竞赛 真相与炒作
时事引读 >>
2018年8月16日到17日,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在长沙举行。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支代表队共240位选手参加本次比赛。最终赛事产生了72枚金牌。据悉,获得金牌的前50名(包含第50名)选手均入选国家集训队,这也意味着这些获得金牌的选手同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由于在竞赛的实验操作中,有“解剖鲫鱼”这一实验题,于是,“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的话题在网络走红。但这也引发一些学生家长和学科老师的不满:这完全就是对中学生权威赛事的误读,“杀一条鱼就进了清华北大”这种言论真是荒谬。
素材聚焦1 不简单!解剖鲫鱼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共计103道选择题,内容几乎都来自国内权威生物学期刊发表的学者论文。试卷有26页之多,涵盖动物学解剖、植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考试内容的难度已远远超出高中所学的生物教材。而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动物学解剖部分,的确有一道题为“解剖鲫鱼”,但并非网上所言的“杀条鲫鱼就完事”。解剖的目的是剔除鲫鱼肉,然后正确找出题目中给出的五块鲫鱼骨头。基础好的同学应该还是能够辨认出五块骨头的位置。这道题的难度主要不在于找骨头,而是解剖技巧,因为在解剖过程中,很容易将骨头碰断。除了解剖鲫鱼,实验题还有关于昆虫的实验、对动物行为的实验等,解剖鲫鱼占分并不大。
素材聚焦2 有热爱!厚积薄发
生物竞赛金牌前50名,提前拿到清华等一流名校保送资格的高二学生罗淇说,他从小就喜欢动植物,喜欢大自然、生物探秘。如果要说真正对生物感兴趣,还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他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自然频道影响,经常看一些有关生命科学的节目。在上高中之前,家里就购买了许多自然类图书,一有空,他就沉醉其中,细胞学、遗传学这些很深奥的知识,他也早有了解。上高一时,学校开设生物学培优班,罗淇就在父母的支持下,接受培训,然后一路過关斩将。本次比赛夺冠,只能算是发挥正常。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厚积薄发”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能够获得全国决赛前五十名进而保送名校,学霸实力有目共睹。他们的实力绝不仅仅是会熟练解剖鲫鱼,还有日积月累的,堪比本科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他们对科学有好奇,愿热爱,肯用心。在成长路上,他们俯身捡拾知识点滴,不声不响铸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了“厚积”,方才有全国决赛中的“薄发”。他们不是“杀一条鱼就进了清华北大”的荒谬学生,他们是热爱科学的天之骄子。
(特约教师 刘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