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可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比如旧州,六十年前还是个破败凋敝、不堪入目的地方,如今已是山河锦绣、繁华热闹的圩镇了。
与西南边陲壮族村镇一样,旧州,是个民族特色凸显的地方。据说它很早就是中、越两国间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现在,距离旧州不远,中越边境上,有个龙邦口岸,那里,有边贸集市。
旧州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如花似锦。我到达时,正是中午,阳光饱满而新鲜地照耀着,熙熙攘攘的街上,店铺林立,五彩斑斓的壮锦和绣球挂满街道两边。锦绣发出的光芒,绚烂着人们的心眼,让人感觉置身于锦绣世界里,似乎生命的光亮和生活的美丽无处不在,再悲伤暗淡的心灵都会明媚起来,再麻木灰冷的灵魂也会鲜活起来。
尤其是,当我走进一家民居的后院时,我看到了许多人在忙碌:她们坐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正在巧妙交织一幅幅艺术品——壮锦。这些壮锦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她们都是清一色的女性,有中老年妇女和姑娘,甚至还有学生模样的小女孩,她们都穿着壮族服装。她们坐在织机前,耐心、专注而有节奏地操作着,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静穆和良善——那是被传统浸润日久的静穆和良善。她们的表情平静,平静如深远;她们的心里宁静,宁静如遥远。是的,她们的心里装着一个遥远的远方,那个远方,叫做传统,一种叫做织锦的古老制作传统。现在你该知道了,中越交界的边远小镇旧州,是中国壮文化符号之一壮锦的故乡。那个民居的后院,就是一处壮锦的制作坊。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壮锦不是寻常之物,织锦更是个原料和技术要求十分高的活计:壮锦的织机是百年前就已经定型,全机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组成。壮锦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蚕丝和棉纱,靠手工生产。壮锦的编织是一门枯燥而复杂的工艺,虽然它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确实是对织锦人的极大考验。织锦时,艺人按着设计好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一条条编花竹和大综线编排在花笼上。织造时,就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一条条地逐次转移,通过纵线牵引,如此往复,便把花纹体现在锦面上。时至今日,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
“壮锦”出现于宋代。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壮锦出产于广西左右江,“如中国线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绒布“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所谓“白质方纹”就是指当时生产的壮锦,其装饰花纹为方格几何纹,其色调为单色,这是早期的壮锦,具备了“厚重”和织有方格纹图案的基本特征。当时,宋王朝需要“绸绢纳布丝锦以供军需”,在四川设了“蜀锦院”,有大量的蜀锦运来广西,再由广西输口到外。壮族人民很快接受蜀锦的工艺,著名的壮锦也就应运而生。当时,各州县都有出产,《广西通志》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另有文献记载:“壮人爱采,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壮锦不仅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则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德保等县。
旧州是个天然适合织锦的所在。那里属于亚热带,适合种桑养蚕,壮锦所用的主要原料蚕丝和棉纱,可以就地生产。染料呢,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当地植物和有色土来进行:红色用土朱、胭脂花、苏木,黄色用黄泥、姜黄,蓝色用蓝靛,绿色用树皮、绿草,灰色则用黑土、草灰。用土料搭配可染出多种颜色。旧州人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研究壮锦的制作技术并展开自己的想象,织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纹样图画的壮锦,织上对生活的赞美与祝福,成为靖西壮锦的代表。天然的资源优势,和旧州人的勤奋刻苦,也许还包括旧州有十分好的地理优势——处于中越交界,是两国物资集散地,旧州的壮锦迅速飘向四面八方,美丽在中国青山绿水的大地上,靓丽在越南乃至东南亚的天空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旧州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本土的资源做成了美的产业,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处于中越边境的旧州小镇。
旧州位于广西靖西市城南8公里。早在南宋末年,江西人张天宗随文天祥抗元兵败后,率部300余人于此定居,与当地壮民开发建设边疆,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技术。明清年间(1411—1650),旧州曾为归顺州的治地,是名扬四海的抗倭民族巾幗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瓦氏夫人勤苦习文练武的感人事迹,至今尚在民间流传。旧州街有5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壮锦和绣球。
旧州坐落在山环水抱中,有连绵的山脉,也有独立的孤峰;有明显的河流,也有暗藏的水洞。山如青色的画面,间有各色花朵、各种飞鸟和各种声音。水似绿色的锦缎,展现各种光亮、各种图案和各种意境。平地拔起的山,有的如水落石出相互看望,有的似雨后春笋青云直上;有的像身披彩羽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如身着绿裙的妙龄少女亭亭玉立。日夜蜿蜒流淌的河水,流过田垌,穿过小桥,绕过青山;水中倒映的翠竹、山峰,倒映的新楼、亭台,倒映的蓝天、飞鸟,把河水幻化成一条清新亮丽的彩带。可以说,风景如画的旧州,是壮锦天然的生产地。被青山和绿水滋养的旧州,植被丰茂,万木葱茏。我去的时候正是5月,在旧州坐车沿途所见,田野、山林、街头、巷尾,到处是水润润、油汪汪的绿色,天地间似乎一片枯叶也没有,给人感觉置身锦缎之中。如此的地形地貌,加上一街壮锦,旧州就风情万种了,就如诗如画了。想象着阳光明媚的日子,壮家姑娘披着壮锦从低处缓缓走上高处,仿佛是一朵彩云徐徐出岫。那驾着彩云的人,肯定就如妙曼的仙子。或者,远远地看着壮家姑娘披着壮锦,从高处徐徐走下低处,仿佛一朵祥云款款降临。那乘着祥云的人,肯定就像美丽的仙女。山做背景,绿为底色,彩色的壮锦与绿色的环境,构成了视觉和感官之美,连空气都会为之陶醉。山脚处,绿水边,陡然出现一幅色彩饱满、蝴蝶在上面飞舞的壮锦,连天空都会为之迷醉。
没有壮锦,深山里的旧州就只是一座绣球村。的确,旧州绣球的名声太大了。走进旧州,到处是以旧州绣球为主角的店铺和广告,到处是绣球的实物展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旧州人更专注于制作绣球,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参加制作绣球,年产绣球30多万个,被誉为“绣球一条街”。绣球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旧州妇女所生产的绣球,由于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成为广西绣球之上品,有口皆碑,如今也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企事业單位则将其作为对外宣传、开展公关之赠品。特别是旧州老艺人采用“堆绣”这一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出的“堆绣绣球”,图形更为精美,图案极为复杂,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如鲜活之物欲喷薄而出,数绣球中的极品,真是夺人眼目。
是壮锦改变了旧州的气质。她告诉世人,旧州除了散发着绣球的可爱,还有壮锦的迷人。壮锦让旧州在拥有了绣球的浪漫迷人之后,透着古典的繁华之美,充满了锦绣的柔情与蜜意。
在壮族地区,壮锦含义丰富。它意味着美好:祈福祝辞常用的锦绣河山、锦绣前程、锦上添花、锦衣玉食等等,莫不寄寓美好之意。它意味着财富:在壮族方言中,“锦”与“金”同音。从字形来看,“锦”字有金有帛,是财富、富裕的象征。它意味着吉祥:五彩缤纷的壮锦凝结着吉祥的喜庆,故过去女性婚嫁,女方通常会以两套壮锦作为陪嫁,以祝福新婚夫妇锦绣前程、锦上添花、锦衣玉食、早生贵子、富贵双全。它意味着智慧和平安:壮锦的织造,需要高超的技艺,也凝聚足够的智慧。在中国古代壮族地区,赶考的书生与上任的官员,必定会随身带上一块壮锦,即“锦囊妙计”,以求锦绣前程、锦绣文章、仕途平安、独占鳌头。即使今天,很多地方依然有亲朋、家长、同学给高考的学子送一块壮锦,预祝成功、前程似锦。它意味着圆满:在许多地方的习俗里,壮锦色彩和图案有着驱鬼、辟邪、纳吉的功效。所以,家家要用壮锦来保风水,驱邪气。它意味着爱情:壮族地区的阿哥阿妹互送壮锦,就说明相爱了……
不知从何时起,旧州的壮锦业开始冷寂了起来。现代科技生产和纺织技术使壮锦失去了实用的那部分市场。可是壮锦还有另一部分坚韧的存在,壮锦还是文明的使者,是千年壮文化的重要实物。试想,如果没有了壮锦,丝绸会不会觉得孤独?服装会不会觉得单调?那些青山绿水的壮族山寨,会不会过于空旷?山歌缭绕的爱情,怎么开始?壮族歌圩,会不会变得平庸?生活的空间,会不会很苍白?那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多民族文化,会不会显得不完整?
如今,旧州壮锦有了新的文化意义:旧州壮锦因其独特工艺和丰富内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民居的后院之中参观,我感到我得到了无数的祝福:那壮锦上面的牡丹、龙凤、花鸟、山水,都在祝福我锦绣人生、五福美满。我成了有福之人了!
向桂西北走,过了百色市区,出了高速公路,山便显得越来越大,车子就变得越来越小。大小山体连绵不断,牵云带雾地高高低低拥拥挤挤,夏天的热风在绿色的海洋里一阵强劲一阵温和,把车上每个人的感受随着一转一弯一高一低的路程不断地涌上心头,以致在高速路上话语不断的毕飞宇、东西等人,此时也缄默不语,闭目养神。几百里路,山上山下,云里雾里,七拐八弯,一路是颠簸的,让人迷糊在山水同色的摇摆中。
过午时分,穿过一节类似弯管的隧道,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四周耸峙的石山,点缀着深深浅浅的绿,白色建筑体的民居散在山上、山腰或谷底蹲着,一片清幽的水面收藏着天上的云彩和四周的倒影。车子像鱼般滑行而下,来到了湖边。这就是浩坤湖。果然是一个令人神思的地方。尽管这地方来一趟不容易,目前识得来的人也不多,但正是如此,才值得来呀。放下行李,稍事休息,我们这批“文化名家”就登船游湖。
其实早就有“文化名家”来过了。388年前的明崇祯三年(1630年)秋天,有个叫谢子嘉的从桂林来泗城府看望其友岑云汉。土司岑云汉带他到这个“荡荡巍巍,灵物之境珍果生焉”、“四山围绕,八方汇流……微波万顷,借风势以成纹,似龙鳞千层,藉光而显耀。湖侧一洞,瀑布为湫,中有一龙,吟鸣如犊,时则吐气,五色成云”的浩坤湖游玩了三天,湖光山色,万千景象,令他们流连忘返。当然,那时不叫浩坤湖,而是叫东湖。岑云汉为此专门写下2033字的《游东湖记》,并命人刻于摩崖石壁上。之后慕名而来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时至今日,我也来了。
湖中和湖周边的山都不是土山,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大石山。山体上的石头长势有点乱,是那种不规则的乱。有的地方石头很拥挤,有的地方稍微零散,但大都是往湖水方向而来,远看近看,恍惚如各种大小动物,要来饮水、游泳一般。石中石上,泥土顽强地攀附着,坚韧地拓展着生存空间。山上长的植物,很少有大树,大多是小灌木、草和竹子,也不成片,零零星星,很散漫,却都在努力生长着,努力绽放自己生命的颜色、展示生活的姿态。当地居民,在有限的泥土上,种植玉米、红薯、木薯、瓜果青菜,也在湖中撒网、垂钓、捕鱼。而水是清绿幽静的,没有江河的奔波翻滚。微风来,起起纹;大风至,拍拍岸。人游过,起花花;船驶过,翻浪浪。看不见池塘里鱼儿浅游和浮头呼气的情景,能想象深沉下水生世界之悠然自在的活态。
据介绍,这浩坤湖的水是从水源洞而来,经过泗水河,汇集多条溪流,明走暗穿,来到此处,集中成湖,自为乾坤,又暗中行走,到下游衍生澄碧湖。便觉得这浩坤湖真是神奇和深奥,好像蕴涵着深刻的玄机:开始时欢欢快快而来,随后低调修行,历坎坷而不惧,经阻滞而不停,始终探索向前,直至理想境界,成就一番天地,仍然造福后續。同时,始终保持本质清纯,固守本真。
或许时过境迁,或许沧海桑田,一小圈游下来,并没有见到当年的龙洞,诸多景致亦未得观,但很多美好的感觉,在《游东湖记》里得到了更宽广的想象,精神是十分愉悦的,身心也是十分通泰的。夜望星空,置身湖边,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一色,顿有身在浩大乾坤之感。
在凌云,山和水的颜色是一致的,都是青青的、绿绿的、翠翠的。这种青青的、绿绿的、翠翠的颜色,呼吸发散出来的就成了清新的空气。纵目放眼,都是一片绿水青山。如果不是山的高度不等凸显,你会误以为那是一个绿的平面。尽管有高度不等的山,把绿铺展出层次感,但山水氤氲出来的岚气和雾气,让人的视线在朦胧和模糊中,也会感觉好像远方就是一个绿的平面。尤其是登上茶山金字塔,一览众山小,满腔尽茶香;清风四方来,云气八面开;除了天上蓝,遍地是绿毯。那个感觉,恍惚还在浩坤湖面上。
据说,凌云得名始于公元1740年。《古今凌云》有载:“县曰凌云,得名于山,起自清初,以表其峻……因县治东有座凌霄山,雄伟挺拔,三峰并列,高出云表,为县治内群山之冠。凌云,取山之高峻为名,言凌云人之雄心壮志之意,故为县名。”在凌云博物馆的资料显示,历史上凌云管辖的范围很是广大,尤其在明代。明代的凌云叫泗城州,疆域北部跨越红水河,到达现今贵州的罗甸、望谟一带,东北至北盘江、南盘江一带。到明朝嘉靖时期,贵州的罗甸、望谟、贞丰、册亨以及利州、唐兴、归乐、上林、安隆、程县、龙川等地,都属泗城州管辖,泗城州成为当时广西左右江辖域最大的土州。到了清代,辖域仍然很大。《中国历史地图集》记:清代泗城府的疆域广阔,地界与三省接壤,包括现今的凌云县、乐业县全部以及天峨、凤山、隆林、西林、百色、田林部分地区。很难想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它是如何成为政治中心,又是如何实施管控与治理的。站在茶山金字塔上,我大体能想象得出的,就是古时的千山青翠、万木葳蕤、禽兽横行。地大物博、人烟稀少、山重水隔的古代凌云,或许还有不少瘴气,或许会有很多毒蛇猛兽。不管怎样,山水的颜色肯定是协调的,肯定也是青青的、绿绿的、翠翠的。
到了当代,这种青青的、绿绿的、翠翠的颜色,便插上白绒绒的毫毛,含蕴天地灵气,通过一片片茶叶,飞出凌云,飞向世界各地。凌云本土文人著书介绍:生长在云雾山中的凌云白毫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降低血压、减肥健美、抗老防衰和延年益寿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这个说法的科学性和可信程度不得而知,但凌云多长寿老人却是事实。据凌云县委书记伍奕蓉介绍,凌云县的长寿老人数与相邻的巴马县是不相上下的。凌云,成了长寿新常态的拥有者,不知是否与长期饮茶、呼吸清新空气有关。
我有幸品过凌云白毫茶。今年五月,凌云友人罗南给我寄来清明节前白毫茶。因为早已闻其盛名,所以面对此物便平添几分庄重,特意选用了矿泉水来煮泡以保其真,用透明玻璃杯来盛茶以观其态。第一杯,我先把玻璃杯洗净晾干,让它纤尘不染、生水无留,然后用茶匙将适量茶叶放入杯中,再将煮开的水凉至80度冲入。随着开水徐徐注入,茶叶在杯中翻滚升腾;停止注水,只见茶叶有的如天女散花般悠悠滑翔而下,有的似白云懒散浮在水面转着圆圈,有的像雨线降落不舒不展直奔杯底,有的如天鹅漫步张开翅膀从容舒缓沉潜,有的似水中仙女优雅蹈波起舞,有的如鱼儿嬉戏上下游移,有的像蜻蜓扇翅跳出优美的弧线……水中茶叶的多姿多彩,是我意想不到的。在注水的同时,一团淡淡的雾气盘旋升腾,离杯口寸余,袅袅散消。与雾气弥漫开来的,是清新爽人的香味,这股清香扑鼻而来,入鼻腔后,部分顺喉而下,漫入肺腑;部分升腾入脑,弥漫神经。而茶汤始白,瞬间淡绿,继而青青,再而翠翠。轻轻抿上一口,舌尖第一感觉是有些苦涩,至舌根,变为甘香,咽入,则温润馥郁,沁人肺腑。再饱吸一口,在口腔中稍作逗留,茶香趁机四处出击,然后分次咽下,甘香感觉层层递进,持续扩散,令口肚生津,一时就觉得身心通泰,脑醒神清,回味无穷。不由得惊叹此物虽生出尘土,却涵天地日月精华,已成神品。第二杯,净杯后,我先注入开水,再手捏一撮茶叶放进去,只见茶叶如青螺入水,有的旋转着飞速下沉,至杯底方叶芽伸展;有的轻浮水面,待吸饱水分后才茸毛轻舒。透过玻璃,可见茶叶嫩绿透亮,汤色碧绿清澈。清香缓缓而来,不似第一杯那般疾速。饮上一口,感觉香气有些拘谨;咽入腹中,竟缺少几分酣畅。为何第一杯和第二杯有如此差别,至今不得明了。一直明了的是,一想起凌云的白毫茶,便想到了青青的、绿绿的、翠翠的颜色。
还让我想到青青、绿绿、翠翠颜色的,是凌云人。在浩坤湖畔,当鼓声响起,篝火燃起,歌声唱起,舞步跳起,穿着自己民族艳丽服装的壮、瑶、汉族同胞们,用心而自然地展示本民族的文化。透过不同民族的服饰、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民族文化内涵,我分明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下和谐交融的画面。这个画面温情、欢乐、滋润、亲切、自然、纯粹,富有生机与活力,映入人心的,正是深植在历史与文化厚土下、涌现在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中的青青的、绿绿的、翠翠的颜色。而在面对百岁夫妻时,看到他们平静的面容、平静的眼神,听着他们平静的语言和笑声,我感到我面对的就是山和水,我觉得我看到的就是山和水的颜色,我认为我听到的就是山水交谈的声音。
“久有凌云志”,两次到凌云,每次都行程匆匆。除了夜宿浩坤湖,登上茶山金字塔,还游看了水源洞、泗水河、文庙、博物馆,看望了百岁夫妇,观摩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歌舞。更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没有得看到。我想,要全面深入了解凌云的山水颜色,还需要更多的凌云行!
责任编辑 谢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