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正在抑制石油消耗

2018-11-19 04:25青木卢戈
环球时报 2018-11-19
关键词:消耗量乘用车能耗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卢戈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对石油消耗的影响已经可以看到”,根据国际机构的最新报告,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等国家大量普及,能够抑制交通业对石油的需求。

彭博社17日引用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内容称,研究表明,2025年以后,全球乘用车对石油消耗量将达到每天2300万桶左右的顶峰,但到2040年时,即使全球汽车量增长80%,但石油消耗量将下降回到当前水平。虽然目前电动车的数量有限,但产生的节能效果正在扩大。今年年底,全球电动公交车将会替代23.3万桶原油消耗量。再加上电动车所节省的能耗,每天将替代27.9万桶石油,这大约相当于希腊一国每天消耗的石油量。预计到2040年,将有多达3亿辆电动车投入使用,每天将替代300万桶石油消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未来25年中,没有任何一份预测认为乘用车的燃油需求会继续增长。一些预测认为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迅速上升将令交通能源需求大幅下降,虽然乘用车能耗仅占全球石油总需求的1/4左右,但是从传统燃油汽车到电动车的转型,对于减少温室气体和降低能耗而言,“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一些地区在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费已经在逐渐下降,欧洲在交通用石油消费上“已经见顶”。作为比较典型的例子,意大利的燃油消耗已经比2005年下降一半。究其原因,在公共交通方面,欧洲各国已经在大范围应用新能源巴士,柴油的消耗也比以往大减。德国《经济周刊》近日引述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称, 2018 年上半年, 欧洲交通用油仅小幅增加。随着欧洲柴油车比重持续下滑, 预计2018 到2019 年欧洲柴油消费均将接近0增长, 未来逐渐出现负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称, 在推广新能源车方面,中国目前正领先于世界。今年1月至10月,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1%,达到72.6万辆。比亚迪、北汽等厂商正发力拓展产能,并争夺市场。日本瑞穗银行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车销量的比例略高于3%,但预计到2030 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

日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径上,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曾取得早期成果,但无法解决其造价高、体积偏大、综合效能不足的问题,对于这一发展路径的过度依赖,导致日本在转向新固态电池时动作迟缓,被批评错失良机。为此,日本企业正积极寻求与中国展开合作,日产已经于今年8月份开始在中国生产首款自有品牌的电动汽车。▲

猜你喜欢
消耗量乘用车能耗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2018双积分核算情况公布 去年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超四百万分
水下飞起滑翔机
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近百万分
气象参数对成都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及预测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降4.2%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