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安魂曲》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

2018-11-19 01:57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安魂曲勃拉姆斯德意志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是为女高音和男中音独唱、四部合唱、管弦乐队而作的七乐章作品,创作于1857年至1868年间,这部作品以其独有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令人印象深刻,从而更加确立了作曲家作为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创作领军人物之一的地位。

1.《德意志安魂曲》的艺术特征

1.1 独特结构的选择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是为安慰生者而创作的,具有独特的结构。安魂曲是天主教安魂弥撒中的仪式音乐,自中世纪产生以来历经千年作曲家的创作热情不减,无论是用于超度亡灵的弥撒仪式,还是用于寄托哀思、抚慰心灵,安魂曲一直都是人们阐释死亡意义、体悟生命内涵的不朽篇章。用于宗教仪式的安魂曲通常有其固定的结构和内容,主要包括进台经、慈悲经、安息经、末日经、奉献经、圣哉经、降福经、羔羊经、圣餐经等,唱词用拉丁语经文。《德意志安魂曲》的音乐中虽然饱含宗教情感,但是与天主教安魂弥撒仪式没有关联,勃拉姆斯没有使用安魂曲固有的结构和内容,整部作品有七个乐章,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七乐章为管弦乐队与合唱,第三和第六乐章增加了男中音独唱,第五乐章增加了女高音独唱。

1.2 德语唱词的选择

安魂曲作为安魂弥撒仪式音乐,产生之初是为安魂弥撒仪式服务的,根据仪式需要制定有相应的文本唱词,并使用拉丁语演唱。至浪漫主义时期,很多安魂曲不再用于安魂弥撒仪式中,也就不具有仪式功能,作曲家使用安魂曲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和死亡感受。勃拉姆斯创作的《德意志安魂曲》唱词没有沿用安魂弥撒的传统文本,也没有使用拉丁语,而是借鉴许茨创作《德语葬曲》的做法,从德语圣经中精心挑选出语词编写成文本进行演唱。作品第一乐章唱出“哀恸的人有福了,因此他们必得安慰”,表达出祈望人类历经苦难终得其所的意愿;第二乐章一开始唱出“凡是有血气的,尽都如草”,表明人们需要经受痛苦和磨难才能获得喜乐;第三乐章的唱词则反映了人们面对死亡的畏惧、困惑和焦虑;第四乐章“你的居所何等可爱”说出了作者的心声,爱的怀抱终将是人类最后的归宿;第五乐章中“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表达了勃拉姆斯对母亲的眷恋和深情;第六乐章唱词中显示出世人向死而生的命运;第七乐章沿用第一乐章的基调,唱词中饱含慰藉与希望。

1.3 传统技法与个人风格的结合

由于勃拉姆斯对古代音乐极有兴趣,并认真研究,因此他的音乐作品都带着传统回响,但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在《德意志安魂曲》中,勃拉姆斯运用了大量对位织体;第一乐章在配器方面受到巴赫康塔塔的影响,避而不用小提琴、单簧管等色彩明亮的乐器,从而营造出暗沉、忧伤的气氛[1];第三乐章和第六乐章都是用赋格曲作为结尾[2];第四乐章作为一首独立的赞美歌,继承了门德尔松宗教音乐的写作手法,采用简单的调性和抒情的旋律;第二乐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用降b小调和降B大调,其中进行曲般的降b小调部分原是准备用于《D小调钢琴协奏曲》,后来成为《德意志安魂曲》第二乐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包含了两组a段(见谱例1)和b段(见谱例2),即器乐部分和声乐部分,人声部分挽歌般的a段完全不同于这部作品的其他任何合唱写作,是以同度咏唱出来,就像一个反复出现的定旋律,并带有古代弗里几亚调式色彩[3]。勃拉姆斯将多种传统作曲技法运用到安魂曲的创作中,并与个人艺术风格相结合,创作出这部构思精巧、意蕴深远的作品。

2.《德意志安魂曲》的精神内涵

2.1 心灵救赎

勃拉姆斯生长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虽然18世纪末兴起的启蒙运动削弱了路德宗的影响,但是新教文化传统影响着汉堡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马丁·路德认为音乐具有治疗悲伤心灵、抚慰和感化听者的灵魂、驱除邪恶的作用,音乐创作应融入作曲家自己的内心体验,聆听音乐时需真正领会音乐思想内容。这种音乐价值观引起了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方式的改变,路德教派的众赞歌成为之后作曲家音乐体裁与题材的重要基础。勃拉姆斯植根于新教文化传统之中,在创作中使用大量众赞歌[4],他创作的《葬礼歌曲》(1858)、《两首经文歌》(1860)、《节日和纪念经文歌》(1899)、《11首圣咏前奏曲》(1896)等作品的旋律多数出自16至17世纪路德教派的合唱曲。在《德意志安魂曲》中,勃拉姆斯没有极力渲染末日恐惧和死亡痛苦,而是传达了对爱这一人类最难以割舍的情感的深切期盼,希望能够超越人类生命局限,在天堂里与亲人相聚,再次获得生命中的亲情,面对死亡带来的痛楚,能够因爱而得到心灵抚慰和救赎,人类对爱的体验成为一种超越符号,帮助人们从死亡恐惧中解脱。

2.2 浪漫特质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震颤了欧洲人的心灵,欧洲经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社会变革,而社会和经济的因素对于人类意识的剧变负有相当的责任[5]。人们开始质疑理性的万能和秩序的必然,转而追求个人情感释放和实现个性独立。勃拉姆斯采用安魂曲这一宗教体裁来寄托哀思,表达死亡观念,但却突破安魂曲固有模式的限制,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充分反映了他艺术创作的主观性和自由性。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是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一个诗意的年代,诗的意蕴渗透在浪漫主义音乐的各个方面。遭受疾病折磨的诗人们面临死亡却创作出不朽的诗歌,济慈、雪莱、诺瓦利斯等人营造出来的死亡意境和爱的救赎感染着浪漫时期的人们。在 《德意志安魂曲》中,勃拉姆斯通过调性、和声、配器等手法表现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无助与哀伤,但依然还有幻想和安慰。例如:乐曲第一乐章在低音提琴的低鸣背景下,大提琴、中提琴先后奏出暗淡、沉思的旋律,接着合唱进入,唱词“Selig sind”使用上行音型,使音乐充满希望和期待。第二乐章前奏中采用弱奏手法使小提琴等色彩明亮的乐器音色暗淡,给人阴郁、孤寂之感,75小节开始音乐由降b小调转为降G大调,旋律和缓而明朗。第四乐章使用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以及大调色彩营造温暖的天国居所。

2.3 死亡感悟

长期以来德国国家政治处于分裂状态,至18世纪末德国仍是一个带着封建社会形态的国家,经济停滞在最低程度的资本主义生产水平上,19世纪中期国家的统一并未改变专制体制。勃拉姆斯深切地感受到社会政治的压迫、经济的孱弱以及个体的渺小,加之好友、至亲接连故去,使他走向内省。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时代,艺术家们热衷于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死亡,安魂曲这种音乐形式成为作曲家表达个人死亡感受的重要选择。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的创作动因一直众说纷纭,母亲的去世、舒曼的离世、或者普法战争、甚至只是为活着的人而作,这些都可能构成勃拉姆斯安魂曲的创作动机,尽管一直没有形成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死亡始终是勃拉姆斯关注的主题,从作品的体裁、唱词、音乐技法等方面均可看到作曲家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勃拉姆斯用充满祝福和慰藉的音乐语汇和唱词表达对天堂的向往,相信爱可以超越生死,让人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正如作品的第六乐章虽然出现了嘹亮的号角,但并非宣告死神的来临和不可抗拒,而是呈现出复活的喜悦、重生的荣耀和幸福的相聚。第七乐章结束时音乐充满对死者的追思,但同时饱含对生者的精神抚慰。

3.结语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既有过去年代的回声,又体现了他作为音乐诗人的独创性。在《德意志安魂曲》中,宗教传统、浪漫倾向以及个人自省相互交织,表达勃拉姆斯对于生命短暂和救赎希望的深刻关切,虽然其中的葬礼进行曲让人感受到死亡的威慑和悲哀,但是并非是要灵魂为末日到来作准备,而是给予生者精神慰藉,在对上帝的信仰、对天国的期许、对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的坚定信念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获得心灵的安宁。

猜你喜欢
安魂曲勃拉姆斯德意志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母亲的安魂曲
碰撞:记凯鲁比尼《安魂曲》首次国内公演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违抗安魂曲:以音乐为武器
酒与安魂曲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