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婕
(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淄博 255000)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发以来,社会、经济、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其中城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同时指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协调城乡发展差距,规划城市规模和布局,尤其是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我国各地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更加重视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2]。农业现代化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助科学技术,完善农业制度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而有关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已有的研究结果指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耦合特征[3-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的重要核心内容,研究两者的关系对于我国未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淄博市作为城镇化率较高的组群式城市,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相关学者对其城镇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如王新越等[5]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指出淄博市为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于伟等[6]通过网络分析法指出淄博市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空间网络中拥有较高的中心度。较高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且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发展有助于我国四化同步的顺利进行,但淄博市的农业现代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7-8],因此协调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有关淄博市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研究也甚少,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淄博市为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采用DEA方法实证分析两者间的耦合度,以期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意见。
淄博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位于北纬35°55′~37°17′,东经117°32′~118°31′之间,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09.3~2 523.0h,年平均无霜期190~210d。市域面积5 965km2,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8%,包括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等5个市区和桓台县、高青县、沂源县等3个县,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据统计, 2017年淄博市城镇化率达70.26%,比2016年增加1.15%,完成12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06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改造130条,新建、改建便民农贸市场16处,启动城市公共停车场49处,实施城市公厕改造建设545座,完成608个村庄“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 1 616户农村危房改造。同时,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4亿元,比2016年增长4.4%,拥有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185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 319个,农机合作社198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05个,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64个、绿色认证农产品127个、有机认证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单位8处,市级循环农业示范园区61家,智慧农业示范点总数达到15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亿元。
数据包括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交叉研究分析的一个新领域。DEA通过数学模型规划方法分析多个输入和输出的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简称DMU)间的相对有效性[9-10]。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可看作是一种输入输出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设i个DMU的输入、输出向量为X、Y,输入输出权重为V、U,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11]计算得到。在此基础上构建DEA模型如下:
其中maxcn为目标函数; s.t.为限制性条件。
由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间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因此在研究两者间的耦合度关系中构建以下3种模型:
表1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表2 2008—2017年淄博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分析
表3 淄博市不同区县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分析
为了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度,通过DEA方法进行验证,在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淄博市的实际情况以及2008—2017年《淄博市统计年鉴》,构建如下指标体系(表1)。
通过Matlab7.11软件和DEA模型得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2008—2017年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θ3逐年增加,但θ3均小于1,处于次优水平,说明淄博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仍有待提高。从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θ1来看,θ1逐年增加,且θ1<1,处于次优水平,主要是因为淄博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较晚, 2013年前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之后农业现代化才开始加快发展; 同时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逐年增加, 2008—2015年θ2<1处于次优水平, 2016—2017年θ2=1,处于最优水平,从θ2看, 2011年增长较快,主要是由于2011年伴随着淄博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布局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淄博市城镇化率达64.01%,高出山东省平均水平的13.06%。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通过Matlab7.11软件,选取2017年对各区县进行分析。从表3数据看出,淄博市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θ3均小于1,处于次优水平,且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要强于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其中博山区、桓台县、高清县和沂源县的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θ1=1,处于最优水平,其他区县θ1<1,处于次优水平; 而只有张店区的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θ2=1,处于最优水平,其他区县θ1<1,处于次优水平。
该文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1)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程度仍有待提高; (2)博山区、桓台县、高清县和沂源县的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较高,张店区的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较高,其他区县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今后的研究应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程度较高的区县的基础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
(1)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注重整体效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注重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资源、文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淄博市作为我国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之一,目前新型城镇化有力有序的持续进行。淄博市整体的布局呈群落式,5区3县作为整体要统筹规划,同时也要注重单个体的发展。张店区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最优,各方面的发展也领先于其他区县,应以张店区为核心,辐射周边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和临淄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12],加强城镇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增强各区的城镇综合实力。各县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以及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水、电、网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实施,满足农民多方面的需求,逐步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
(2)加大现代农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水平。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淄博市自2009年以来,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拓展农业新功能,提高农业整体水平[13]。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农业和科学技术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17年农机总值27.6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254.8万kW,农用排灌动力71.2万kW,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89.8%。目前淄博市北部的临淄区、高青县和桓台县为高产高效农业区,是淄博市的主要粮食产地,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均较高,今后应加大资金投入,规模化发展农业区,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中部的张店区、周村区、高新区、淄川区北部和桓台县南部为观光休闲农业区,今后应注重引入高科技农业,通过农业示范园和科技融为一体,南部的博山区、淄川区南部和沂源县为生态有机农业区,随着城镇化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今后应加大土地的保护力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好铺垫,进而发展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之间的影响力,以便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