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岭, 高睿璞,蒋和平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北京 100021)
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对缓解世界粮食安全态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我国粮食主产区*财政部2003 年12 月下发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措施的意见》中确定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13个省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年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75%以上,全国80%左右的商品粮由13个粮食主产区提供,全国约95%的增产粮食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2]。粮食主产区的特点是粮食生产条件好,粮食产量高,可以大量调出商品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都较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商品粮供给的核心区域[3]。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历史性转折时期,根据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现状,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认清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粮食主产区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王渝陵[4](1999)认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农用水利设施、化肥和农机电等。肖海峰和王姣[5](2004)认为,播种面积、其他物质投入和化肥投入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王国敏和周庆元[6](2016)认为,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现代和传统影响因素:现代因素是指农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生产投资、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 传统因素是指受灾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价格等。Fan(2000)JingZhu(2004)认为,技术研发、灌溉和教育是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7-8]。
在测算和评价粮食生产能力方面,余强毅等[9](2011)从粮食生产与消费、增产潜力、人口承载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 APEC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樊晓迪和何蒲明(2015)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估[10]。毕红杰[11](2015)对全国和6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测算和评价。
总得说来,目前研究还存在着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 宏观层面研究多,微观层面少的现象。而且,大多是从某一个角度论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但粮食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文章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评价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从2004年以来的12年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确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参考国际通用标准,也要结合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特点。根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即指标的系统性、指标的代表性、指标的可比性和指标的可获得性等,设计出包含5个准则层, 14个具体指标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研究目的而异,权重的确定方法目前运用最多的是通过专家主观赋权后进行适当处理,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大,信息的利用程度较为有限。该文选用熵值法作为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方法,以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 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因此,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根据评价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指标的权重。熵值法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的标准化。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各项指标单位不同,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使用Z-Score法,公式为:
(1)
(2)计算指标yij的比重pij,其中
(2)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其中
(3)
式(3)中,可证明ej∈[0,1]。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λj,其中计算公式为
λj=1-ej
(4)
当λj值越大,则指标xj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就越强。
(5)计算指标xj的权数wj,计算公式为
(5)
式(5)中,j=1,2,…,n
(6)利用公式
(6)
通过式(6)可以计算出第i年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综合评价值ui。
根据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所选取的14项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信息。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5—2016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的统计年鉴等。
(1)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04年到2015年,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12年间,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综合指数分别从56.23和52.76提高到65.30和58.67,比2004年分别提高16.13%和11.20%。其中,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高于非主产区。
国家一直重视粮食生产。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亿t[12-15],但粮食开始出现结构性过剩,粮价下跌。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连续下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随之下降。到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到4.306 953亿t,比产量最高的1998年减少15.93%;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到9 941.04万hm2,比20世纪90年代末减少近1 400万hm2[16]。在此形势下,国家自2004年以来先后实行了粮食“四补贴”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并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17]。而且加大了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了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补偿机制,这些重大举措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自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连年增产,粮食产量从2004年的4.694 7亿t增加到2015年的6.214 4亿t,其中主产区粮食年产量占到全国的76.81%[18]。粮食主产省吉林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 182kg,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表2 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比较
从一级指标来看(表2),主产区的资源禀赋水平和粮食产出能力远远高于非主产区。由于主产区资源条件好,耕地、水利、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粮食作物生产,农艺科技实力相对雄厚,其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等粮食产出能力也较高。
从物质装备能力和政策支持水平来看,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发展水平相当。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虽然12年来都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是非主产区降低得更快,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施用强度以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等指标逐年上升所致。
(2)粮食主产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第一,资源禀赋水平。从资源禀赋水平的变化趋势来看(图1),主产区及全国2004—2015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主产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资源禀赋水平指数为7.71,主产区高出全国7.39个百分点。
从具体指标来看,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存在较大差异。2015年这两个指标全国平均分别为0.41hm2/人和0.52hm2/人; 而黑龙江分别达到1.39hm2/人和1.55hm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还多。
第二,物质装备水平。从物质装备水平来看(图2),主产区及全国2004—2015年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主产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物质装备水平指数为10.10,主产区高于全国6.04个百分点。
从具体指标来看,主要是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存在差异。2015年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全国平均水平为73.19%,江苏达到129.59%,安徽达到112.39%,湖南达到112.52%。
第三,粮食产出能力。从粮食产出能力的变化趋势来看(图3),主产区及全国12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主产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粮食产出能力指数为13.92,主产区高于全国60.20个百分点。
从具体指标来看,主要是劳动生产率和粮食单产存在较大差异。2015年劳动生产率全国平均为2 835kg/人,而江苏达到4 067.50kg/人,黑龙江达到8 276.36kg/人,吉林省达到了6 944.09 kg/人,内蒙古达到4 939.74kg/人。
从粮食单产来看, 2015年全国平均为5 447.76kg/hm2,而粮食主产区大部分省份都在5 970.15kg/hm2以上,江苏达到6 532.39kg/hm2,山东达到6 258.96kg/hm2。
第四,政策支持水平。从政策支持水平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图4),主产区及全国2004—2015年整体呈上升趋势, 12年间除了2004—2006年,其他9年主产区政策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政策支持水平指数为12.03,粮食主产区高于全国14.88个百分点。
图1 资源禀赋水平比较 图2 物质装备水平比较
图3 粮食产出能力比较 图4 政策支持水平比较
从具体指标来看,主要是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存在较大差异。如2015年全国平均为9.88%,而主产区全部省份的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都在全国平均以上,黑龙江达到了16.95%。
第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表3),主产区及全国12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5年主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16.94,较2004年降低151%。12年间主产区除了2004年以外,其他各年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具体指标来看,化肥施用强度、农业施用强度以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12年来都呈上升趋势: 2004年,全国这3个指标分别为300.45kg/hm2、8.96kg/hm2和10.90kg/hm2, 2015年增加到360.15kg/hm2、10.60kg/hm2和15.52kg/hm2。黑龙江从144.63kg/hm2、4.78kg/hm2和5.22kg/hm2增加到206.57kg/hm2、6.72kg/hm2和6.72kg/hm2。
表3 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
12年间, 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都呈上升趋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2004年的61.23上升到2015年的70.30,提高了14.81%。但是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重点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和排名变化较大的8个粮食主产区(表4)。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且保持稳定的有3个省。
黑龙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2年来保持第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2004年的63.50提高到2015年的78.79。黑龙江资源禀赋水平较高, 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1.39hm2,人均粮食播种面积1.55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还多。2015年劳动生产率8 236.76kg/人,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为16.95%,农业保险深度达到57.38元/万元(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生的农业保费收入),这3项指标是全国水平的将近2倍。同时,黑龙江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全国化肥施用强度是黑龙江的1.74倍,农药使用强度是黑龙江的1.58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是黑龙江的2.3倍。
吉林省一直保持第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2004年的62.07提高到2015年的72.29。吉林省资源禀赋水平较高, 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0.89hm2,人均粮食播种面积0.97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2015年劳动生产率6 944.09kg/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粮食单产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农业保险深度、农用抗灾能力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较高, 12年里,排名第三的有7年,排名第四的有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2004年的59.57上升到2015年的68.67, 12年间提高了15.28%。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尽管人多地少资源约束矛盾最突出,江苏仍然保持了多年的粮食总量自给,粮食总产超过粤、闽、浙、沪4个沿海省市的粮食总产之和。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全国第一,水稻单产连续20年冠居全国首位[19]。
表4 2004—2015年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及排名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的有3个省。
12年间,有3个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排名逐步上升。内蒙古从2004年的第9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3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53.76提高到70.96。提高幅度较大的指标有:人均粮食播面从0.76hm2/人上升到1.01hm2/人,劳动生产率由2 709.81kg/人提高到4 939.74kg/人。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由3.54%提高到15.88%,农业保险深度由0元/万元上升到114元/万元。
河北从2004年的第13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5名。提高幅度较大的指标有:农业保险深度由0.15元/万元上升到36.82元/万元,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由3.08%提高到12.65%,粮食单产由4 104.48kg/hm2提高到5 223.88kg/hm2,劳动生产率由1 540kg/人提高到2 423kg/人。
河南从2004年的第11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8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53.62提高到63.37。提高幅度较大的指标有:农业保险深度由0.02元/万元上升到22.78元/万元,农林水事物支出比重由6.14%提高到11.64%,劳动生产率由1 312.51kg/人提高到2345.29kg/人。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从2004年的7.31kg/hm2下降到2015年的1.04kg/hm2。
(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较快的有2个省。
12年间,有2个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虽然也在提高,但其排名下降较快。四川从2004年的第6名下降到2015年的第11名, 2015年,四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幅度较大的指标有:人均耕地面积(0.24hm2/人)、人均粮食播面(0.35hm2/人)、农机动力(4.33kW/hm2)、农村人均用电量〔0.04万(kW·h)/人〕、劳动生产率(1 840.17kg/人)等。
江西从2004年的第5名下降到2015年的第9名, 2015年,江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幅度较大的指标有:人均耕地面积(0.26hm2/人)、农机动力(3.73kW/hm2)、农村人均用电量〔0.05万(kW·h)/人〕、农业抗灾能力(27.25%)等。
(1)与非主产区比较, 12年间,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总体上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综合指数从56.23提高到65.30,比2004年提高16.13%。而且物质装备水平、资源禀赋水平和粮食产出能力远远高于非粮食主产区。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从200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非主产区降低的更快。
(2)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2004—2015年间,主产区及全国的资源禀赋水平、物质装备水平、粮食产出能力、政策支持水平4个一级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主产区5个一级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13个粮食主产区12年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都呈上升趋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从2004年的61.23上升到2015年的70.30,提高了14.81%。同时,各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且保持稳定的有黑龙江、吉林和江苏;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名提高较快的有内蒙古、河北和河南;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名下降较快的是四川和江西; 其他5个省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排名变化不大。
(1)保护耕地,大力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严格控制对耕地的侵占行为,坚持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并重,保持粮食生产用地的动态平衡,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产出能力。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土壤改良、灌溉设施、电力设施、晒粮场建设等方面,把粮食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种粮大户等作为重点受益对象,为他们创造良好生产条件。
(2)通过挖掘土地和技术等潜力,保障主产区粮食继续增产
引导主产区农民扩大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种植,可以大大提高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我国农作物每年发生气象灾害面积约3 350万~4 020万hm2,发生病虫害4.69亿hm2次。减损就是增产,提高粮食主产区抗灾能力,减少损失,也是提高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3)粮食生产要向低碳化转型
从1980年至今,我国化肥施用量增长了4.5倍,同期我国粮食产量仅增长了82.8%。化肥严重过量使用的区域为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东北平原的中部等我国粮食主产区。因此,要重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大力支持低碳型粮食生产的技术研发、生产和推广,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园区,示范粮食低碳种植,辐射广大农民进行低碳生产。
(4)完善粮食生产政策保障
粮食生产是弱质产业,易受到自然条件如气候、市场如粮食价格等的影响。因此,要建立长久有效的保障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积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 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保障水平; 对粮食主产区实行低税或减免税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到粮食主产区投资;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