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能源环境方面,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已从总量严重短缺向供应相对宽松转变,但是清洁能源的供应严重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高污染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还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能源效率水平,而且导致大气污染严重超标。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因此,能源行业应该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开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新时代。
一是做到能源清洁化,为蓝天保卫战作出贡献。我国现代化发展三步走的目标已非常明确,虽然国家还没有提出不同阶段大气质量的具体要求,但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PM2.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是对发展中国家放宽要求的基本门槛,也是我国现阶段大气质量达标的目标;2035年之前全国大气质量的平均水平应明显好于这一标准,达到20微克/立方米的欧洲平均水平;2050年达到10微克/立方米的美国标准,能源系统可以按照这一目标制定能源清洁化的路线图。
二是能源低碳化,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2015年,全球195个国家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协定》,并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该协定对全球低碳发展转型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我国政府为了履行《巴黎协定》,提出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虽然美国已退出《巴黎协定》,但是我国政府再三表明,我国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100%的履行自主贡献的各项任务。这就要求能源系统在实现清洁化的同时,还要实现能源系统的低碳化,制定能源系统低碳化的路线图。
三是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初步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作出贡献。当前我国能源供需形势虽然相对宽松,但是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构筑坚实的能源供应安全体系不容半点松懈,尤其是国际风云变化莫测,我国应未雨绸缪,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共享经济的原则,打造全球的、统一的能源安全体系,把构建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做好做实。
四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为发展转型作出贡献。1990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我国把能源强度作为考核指标以来,我国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单项能源技术指标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以高资源和高能源投入为主的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15%左右,但是能源消费比重高达25%,碳排放更是高达30%,换言之,我国GDP的能源效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GDP的碳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因此,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任务已经从提高技术水平向发展方式转变,也就是能源系统要为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能源系统也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开启自己服务新时代建设的进程,构筑一个服务全国、引领全球的现代化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