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培育机制研究

2018-11-19 21:21蔡杨高永芳王薇赵立强
决策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身份

文 /蔡杨 高永芳 王薇 赵立强

【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培育机制研究”(201703030505)、2017年度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高校增强师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路径研究”(GXDJ2017A013)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这是对全体党员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作为党的新生骨干力量重要来源的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把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都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党员“第一身份”意识的内涵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性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员意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与使命等的自觉认知,并在党员的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上的自觉认同,反映在思想行动上是要时刻以“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想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党员意识是党员对自我身份的准确定位和自觉认知,是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是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标识。党员“第一身份”意识是在党员身份意识基础上的强化和提升,进一步明确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忠诚于党组织,永远做党的人,为党办事。

二、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的现状

1.学生党员“第一身份”的身份认同意识较弱。调研显示,有近五成的学生党员仍将入党看成自我优秀的体现或满足就业的需求。甚至一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出现了认识偏差,对党的执政情况、时事政治等关心不够。尤其是在佩戴党徽的态度上,近五成存在难为情心理和不必要思想。

2.学生党员“第一身份”的身份警醒意识短板较多。在政治忠诚度上,尤其反映在信仰问题上,有近5%的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信念不坚定、对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持犹疑态度。在思想行为约束上,尤其反映在对待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上,近4%的学生党员认为“这是要求领导干部的,对学生党员没约束”;在对党纪、法规的遵守上,存在边界模糊、警觉意识薄弱的占近7%。在对不良效应的漠视上,部分学生党员身份模糊,混同于一般同学甚至落后于他人,近10%的学生党员入党后出现过挂科现象,近5%出现了成绩下滑情况。

3.学生党员“第一身份”的自觉意识尚需强化。调研表明,近三成的学生党员对提高党性修养的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足,仅限于完成党支部要求,学习途径超1/4主要依赖教材和课本。身为学生党员,没有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遇到同学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等困境时,积极主动帮助的自觉性不够,畏难情绪占到近1/5;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服务社会的活动中也没能表现出较高的行动自觉性和主动担当意识。

(二)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从身份认同角度,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关乎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基石,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只有对学生党员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尤其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其头脑,不断增强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认同、身份主体认同、实践感受性认同,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才能真正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为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本色。

2.从身份警醒角度,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关乎党的纯洁性。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有自我批评勇气,有改正错误勇气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表现在勇于坚持真理,更表现在敢于实事求是。因此,加强学生党员的身份警醒意识,增强纪律教育,强化规矩红线,使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确保党在“四大考验”“四大风险”中坚守好政治定力,在长期执政中延续好纯洁性。

3.从身份自觉角度,增强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关乎党的群众性。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党员意识的高低关系着共产党能否更好地长期执政,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第一身份”身份自觉,才能通过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宗旨,才能真正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出党的群众性。

三、建立高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培育机制

(一)全方面构建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培育环境

1.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高校院(系)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直接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应在提升基层的组织力上狠下功夫,突出工作的政治功能,在打造战斗堡垒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第一身份”认同意识。一是强化学生党员理论真理性认同。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长期任务抓牢抓紧,通过经常性多渠道多样化的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学生党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二是增强学生党员身份主体性认同。规范党支部工作,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重点,遵循定时间、清任务、明要求、讲实效、严落实的原则,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出现的教育、影响频次,增强党员对于组织的情感认同,达成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共鸣。三是增强学生党员实践感受性认同。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让学生党员了解国情、社情,增强对党的伟大贡献的认识,亲身体验党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一伟大实践历程,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2.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环节。一是严把学生党员的入口关,强化政治忠诚度的审查,扭正重能力本领、轻政治忠诚,甚至以能力本领替代政治忠诚度的倾向,严格细致地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从他们的日常言行中研判勘察政治素质。通过严格的组织程序,使新发展的党员亲身感受到政治素质是对一名党员的最基本和首要的要求。二是细化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和要求,在培养教育发展过程中强化各个环节的落“实”到位,即:明确责任“实”、思想掌控“实”、教育培训“实”、材料撰写“实”、谈话环节“实”、入党宣誓“实”、实际锻炼“实”。让每一名学生党员接受组织培养过程的严格考验,端正入党动机,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坚定地信党、爱党、为党,时刻警醒自己要以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学习、工作,自觉用党员标准约束言行。

3.形成师生党员相互作用效应。强化党员的第一身份意识,最直接的是要激发榜样教育的示范力量,促进全员的看齐意识。“模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使榜样教育掷地有声,就要抓住联动环节,挖掘联动内涵,体现出可比可学性。要从道德品质、教育教学、实践育人等多方面,寻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联动点,要从思想道德、勤学钻研、实践创新等多方面,挖掘学生之间的联动性,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先进的主动性。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党员专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老师等党员教师群体的身份育人意识,发挥其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用党员教师群体的身份自觉感染、唤醒学生党员的身份自觉,使学生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养成和树立良好的身份自觉意识和自觉习惯,努力做到政治自觉、学习自觉、规矩自觉、先进自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担负起一名党员的责任。

(二)全过程设计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培育路径

1.扣好“第一粒扣子”,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从申请入党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抓起,明确强化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到共产主义理想问题。他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要从申请入党的学生开始抓好身份意识教育,使之从根本上明确自我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当然,对申请入党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从一开始就要强化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让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审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我世界观和人生观,深刻地体会和明晰人类社会将来在朝什么方向发展,什么样的制度和理想是人类追求的最美好境界。在强化理想信念内核教育中,使培养起来的学生党员能够打牢科学的思想基础,能够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2.用历史文化信息提高党员身份认同意识。历史是深沉的教育,也是庄严的洗礼。要在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融入历史文化的精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为抓手,将家国情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融入党员的发展培养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要求每一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国史、党史、社会发展史,制定入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环节的“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规定必读书目等,规定一定学时的党史、国情、社会发展史、先进思想等的学习。同时,强化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通过保证学时、扎实有效的学习,强化党员的身份认同感。

3.加大实践教育力度,深化党员身份自觉意识。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强化党员的“第一身份”意识,最有效的是要用好实践教育,抓住感知环节,丰富感性认知,增强教育的深刻性。充分利用工作中的收获和成绩,感知工作的意义、使命的光荣、人生的价值;充分利用如西柏坡这样的红色教育基地,感知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忘我情怀;充分利用如志愿服务这样的锻炼平台,感知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三)多视角动态考核学生党员“第一身份”意识培育效果

1.学生党员个人自我身份警醒。学生党员要结合党员评议活动开展身份意识“回头看”,参照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从“德、能、勤、绩、廉”方面,回顾总结近期在政治思想、学业水平、遵规守纪、发挥作用等方面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方向和措施,形成自我分析报告上报党支部,以利于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管理。

2.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进行测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学生党员先锋指征的量化考核机制,运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党员参加“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理论学习等进行平台数据管理,并引入身边党员、非党员对其先锋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评议打分,分权重综合评定,作为党员星级评定、分格次、不合格党员处置等的重要依据。

3.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对学生党员可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一方面对党员学生参加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要全面关注,安排政治辅导员,遵照党员标准提出明确要求,严格过程控制,使他们在参加各种活动时,事前思考作为党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事后总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党员要求,政治辅导员代表党组织听取其他师生的意见,对党员的言行进行评议,作出严格鉴定。另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民意测评,随机抽取部分非党员师生采用座谈、网评、意见箱等各种形式,对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情况给予评定。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身份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