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怨”是一种修炼

2018-11-19 11:37江琳
决策探索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怨气作风领导

文/江琳

前段时间调研,听闻一位领导干部对“任劳任怨”的理解,让人颇有感触。他谈到,“任劳”是领导干部的本分,“任怨”则是更高要求,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修炼。

的确如此。改革进入深水区,无论是涉险滩,还是啃“硬骨头”,对很多领导干部而言,“五加二”“白加黑”早已是工作常态,但他们不叫苦、不喊累,“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然而,干事创业过程中,不会一直风平浪静,不会始终一马平川,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也未必总能获得点赞,特别是在触及复杂利益、处理困难问题时,可能还会引发不解甚至怨气。

有的怨气,来自干部。改革发展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需要一大批“狮子型”干部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然而,一些地方长期沉淀下来的作风积弊,让一些干部状态停留在“休闲模式”,导致当地发展慢、变化小。因此,要向顽瘴痼疾开刀,抓作风、转作风,让干部动起来、跑起来。然而,各种抱怨声也随之而来。对此,领导干部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保持定力、勇于担当,不因抱怨而动摇,不因非议而犹疑,看准的事情,就要一干到底。

有的怨气,发自群众。有些地方本来在奋力推进利国利民工程,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使得一些群众不理解、有担心,产生了纠纷。对此,领导干部更需要练就疏导的本领,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少一点原则道理、多一些换位思考,真正和群众“坐一条板凳”,把解释沟通工作做到位、做到家,赢得群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需深入做好干部的工作,引导广大干部提升站位、转变作风、改进方法,不能因群众的一时不理解而变得怨天尤人甚至撂挑子不干了。

有些时候,领导干部对待一项工作,态度是认真的,也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成效离上级机关的期望或有差距,由此带来的不满意甚至批评,不免让人心生委屈。能否辩证看待这种“落差”,任劳更任怨,也是领导干部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领导领导,领而导之。领导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格局应当高一些、胸襟应当宽一些,不仅要付出更多的汗水,还得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其党性修养、能力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就包括了“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等。可见,“任劳”是职责所在,“任怨”更显担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面对一时之“怨”,领导干部应以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坚毅,不计个人荣辱,在“任劳任怨”“动心忍性”中不断历练提升。

猜你喜欢
怨气作风领导
慰老年诗友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怨气:情感社会学的阐释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