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百姓时间”

2018-11-19 10:21:48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孔繁森焦裕禄百姓

当下,有的党员干部的“百姓时间”太少。他们似乎总也挤不出来自己的“百姓时间”,忙着公务,忙着应酬。偶有剩余时间,尽管也会去基层转一转,但通常都是坐车里瞅一瞅、会议桌后听一听,很少跟群众“亲密接触”。有的人即使走到群众中去,和老乡聊天也就三句两句,疲于应付……太少的“百姓时间”,势必形成“一堵墙”,使干群之间产生隔阂。

真为百姓,就得亲近百姓,与百姓打成一片。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不少党的领导干部,在这方面都是典范。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盐碱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孔繁森的足迹遍布阿里的山山水水,把生命献给了阿里人民;郑培民的口头禅是“到最穷的村子去”,心中装的是他工作过的所有穷乡僻壤。他们在最困难的地方励精图治,和那里的群众一道与困难作斗争,让困难地方的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体会到共产党的力量。

感情是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党员干部,要关爱人民群众,就要脱下“西装”换“农装”,去掉“官话”说“民话”,真正回归到群众中去,“只有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决策才有准头”。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才能对人民群众用真心、动真情。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时刻坚持纯洁的党性和崇高的理想,把造福群众作为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摒弃诸如“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务虚之举,多到群众中间,多了解民情民意,面对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忌敷衍了事,忌拖拉推欠。要接地气,进民居,视群众为家人、朋友,亲自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敢于“下深水”,善于听丑话。要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以一颗真心对待信访群众,以一颗爱心对待弱势群体,以一颗热心对待服务对象。

猜你喜欢
孔繁森焦裕禄百姓
汇聚起弘扬孔繁森精神的力量
——访山东省聊城市社科联副秘书长、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主任王红霞
人民周刊(2022年22期)2022-12-26 10:56:42
这些数字,读懂焦裕禄精神
人民周刊(2022年15期)2022-09-13 02:32:56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百姓记着你
青年歌声(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2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人大建设(2018年11期)2019-01-31 02:41:08
高原上的追寻——沿着孔繁森的足迹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2
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首映
科学导报(2018年41期)2018-05-14 12:06:07
百姓看家“风”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大爱是一种圣洁的精神生态
——读柴腾虎《永远的孔繁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