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刚
又是一个金秋。
25年前的这个时节,阳光透过缝隙,打在一群年轻人的脸上,温暖、透彻,心怀梦想。桌上,新创刊的杂志散发淡淡的墨香。
从那时起,我们坚信,这是光照进的地方。
25年很短,白驹过隙,再短,我们也没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25年很长,物是人非,再长,我们也一直保持奔跑的姿势。
那些年,我们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又一座城市,力图提供多维度的观察样本,探寻区域发展的坐标与方向。比如,《政策中部》的焦灼躁动,《苏北,苏北》的突破求变,《长三角力量》的创新活力……我们在记录区域竞争的合纵连横,聆听城市脉动的拔节声响,深挖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中涌现的内生动能。
那些年,我们用文本去解剖一个又一个案例,努力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减少公共治理的失误与偏差。比如,《假如我当省长》的建言献策,《天下三农》的铁肩道义,《跛足城市》的人文情怀……我们在直面社会转型的隐隐阵痛,分析地方决策的得失镜鉴,寻找那些关乎时代进步和人民福祉的前行力量。
如果说25年是一个标杆,那么,每月出版的杂志就是时间的刻度,标示了过去,也参照了当下。
我们身处的当下,技术改变着世界,人类的想象借助科技的翅膀,得到无限伸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看似冰冷的词汇,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也颠覆了对媒体的认知。我们不敢停下脚步,生怕一觉醒来人物不知。不断按下快捷键、刷新手机屏,碎片化、快餐式信息塞满逼仄的空间,青灯黄卷式阅读真的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可是在奔跑的路上,总有一种声音在提醒: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我们仍然渴望能有片刻的停顿,在清晨的鸟语中,午后的暖阳下,傍晚的地铁里,夜间的床头边,翻一翻泛黄的书页,感受纸质的暗香和愉悦。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拒绝改变。
不管你愿不愿意面对,深刻的改变正在并将继续发生。小程序、短视频、抖音、VR……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手指滑动屏幕的快感,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带来的迅速和便捷。而这不应成为拒绝变化的理由,更不应成为稀释媒体精神的借口。无论算法多么高超,机器人写稿多么精准,变化的只是技术和载体,不变的是内容和情怀。我们会拥抱技术,构建自己的“决策小厨”乃至媒体智库;我们会坚守情怀,提供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的深阅读。在变与不变之间,你会发现,我们拥抱的,正是你欣喜的;我们坚守的,正是你渴望的。
未来的时光里,故事还会再写,传奇还会再续。在这信息过载的时代,一本杂志所能承载的,仅是打开一条缝隙,让光照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