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加快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辽宁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扎实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和工业八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汽车装备、成套装备,切实有效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调整优化石化产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盘锦辽东湾地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提升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改造升级。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育旅游领军企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以华晨宝马产品升级、英特尔三期、恒力石化等项目落地为引领,大力拓展发展前景广、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
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腾笼换鸟,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发展壮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推进国家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提升材料对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沈阳、大连两市的信息技术领域优势,加快推进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加速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深化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应用,引导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依托有关地区优势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高原创、仿制药物研发能力,提升辽宁生物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培育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进大连洁净能源实验室建设。加快园区优化整合,实现集聚化、集约化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载体和平台。调整完善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提高使用效率,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新兴产业。
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一批省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专项,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学、现代农业等领域,对“卡脖子”技术及产品进行攻坚,力争到2020年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创新成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试点,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放宽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或离职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条件,激活创新活力。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东北科技大市场、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沈阳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沈阳分院丹东育成中心等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加快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建设,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断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