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你就输了?

2018-11-19 02:37:03海波江苏盐城
清风 2018年1期
关键词:张鸣认真学习文凭

文_海波(江苏盐城)

原先我们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主要是说世界上的事不要怕难,只要你认真去干,就能有所收获。比如你要考取好的大学,就要认真学习;要让生活过得好一些,就得认真工作。可以说,一个人想有所成就,不认真是不行的。

不过,一件事需不需要认真,首先要看做这个事为了什么,再看事情的评价机制如何。拿工作来说,不管是出于薪酬的考虑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都需要认真干;如果工作的考核机制公平公正,能够多劳多得,那么更需要认真地干。然而,如果一个人工作的目标既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实现自我价值,只是为了找个事情来填补空闲的时间,那么工作就没必要认真,得过且过即可。或者如果一个单位的工作评价机制不完善,干多干少都一样,那么一个人也没必要认真。不是有一些地方存在为官不为现象吗?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要认真对待一件事情,需要一定的动力。现在不少人高中时学习很认真,大学就不认真了,主要在于动力丧失了。高中时想要考取理想的大学,不努力、不认真是不行的;考上大学后,很多人只是为了拿毕业证,自然就没必要那么认真了。工作刚开始时,想要有所进步,不认真是不行的;到达一定位置后,发现进无所进了,做事也就不太认真了。

所以,别人时常鼓励我们要认真,一方面是要我们时刻端正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要我们积极进取。不过,认真这事,除了靠自己的修为,主要靠动力。

这些年,这种动力有点明显不足,所以开始流行“认真你就输了”。这话听起来像玩笑,但至少能反映出两个现象:一是人的无力感,既然认不认真结果都一样,那么何必认真?二是人的实践理性,既然认真有输的风险,那么干脆选择不认真。

前段时间,张鸣教授写了篇文章,叫《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文章虽然有提醒自己不要自满,世界少了谁都一样的成分,但字里行间其实是变着法说“认真你就输了”,可谓给自己服下了一剂安慰药。张鸣说:“教了一辈子的书,最后发现,学生其实对你和你教的东西并不在意的时候,的确有点悲哀。”一些学生之所以对张鸣教的东西不在意、不认真,并非因为他学识不够,而是因为学生主要在意的是文凭。那么,老师学富五车也好,才疏学浅也罢,学生都无所谓。因此张鸣感叹:“这个时代不需要老师,尤其是不需要认真负责的老师,学生也是这样,他们不需要你。”

既然学生对老师教什么都不关心,那么老师何必认真备课,认真传道授业解惑呢?就算有的老师想兢兢业业,来个严师出高徒,学生也不买账,心想;我只是要个文凭,老师怎么那么认真?可一旦老师不认真了,对于想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讲便是一种伤害。这就让师生的教与学关系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学相长成了传说。

“认真你就输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意味着老实人吃亏。因为老实人,往往是认真执行制度的。比如我们不是说不能“跑部钱进”吗?提拔不能请客送礼吗?那么我们就要认真执行,但就有人觉得一些制度只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当不得真。“认真”有时变成了不懂人情世故,不按套路出牌。一旦不认真的人走上了捷径,那么认真的人就成了垫脚石。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认真,而不是相信认真就输了。老师要认真传道,学生要认真求知,官员要认真为人民服务……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即使缺乏认真的动力,也还需要一点敬业的精神和内省的功夫。否则,就真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有许多事情都只剩下一个空名和假样,就为了不认真的缘故。”

猜你喜欢
张鸣认真学习文凭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6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环球时报(2019-12-13)2019-12-13 04:15:15
风声紧
上海故事(2017年8期)2017-08-23 19:45:17
请用祈使的语气
喜欢就不要矜持
比大学文凭更重要的是什么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5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满怀信心希望 认真学习贯彻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7
爱与阴谋的较量
故事林(2013年19期)2013-05-14 17:30:18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