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春晓
新闻在现实生活中一点也不陌生,其幕后工作人员却不为观众所熟知。其实,当电视成为人们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时,电视新闻编辑这一职业正在扮演着“领航员”的重要角色,其职能在于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编排,使之成为精神文化产品,通过多种形式向受众发布,实现新闻资讯的高效传播。随着传媒技术的更新,新闻编辑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能是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更好。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编辑,使零散的信息变得更加有组织、有计划,这样才能提高新闻传播活动的质量。因此,新闻编辑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要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敏锐的洞察力,优秀的文字功底,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多元化的知识涵养。
新闻栏目已进入品牌化经营时代,对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也从简单的排列组合进入“创作”时代。传统的新闻采制大都由记者完成主要工作,编辑只是把记者的作品拼接成节目。这种运作方式一方面使新闻质量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另一方面,难以塑造新闻节目的特色品牌。从客观来说,新闻编辑应该是新闻制作团队的“灵魂”,新闻编辑起“主导”作用,发挥策划意识作用。应由编辑确立报道主题,记者配合编辑,即由编辑担任工作主线,辅线成员进行信息采集及整理,编辑的节目制作思维贯穿节目的始终,最终将零散的新闻讯息形成有机整体。如此一来,不仅能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品质,更能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特色。
优质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要求新闻编辑熟练运用传媒心理学、视听美学,关注受众“心理”和追求高效的传播效果;另外,电视新闻编排还应控制节奏。新闻的解说词和同期声的运用要协调,讯息间的衔接要互相关联,逻辑清晰。同时,运用并列以及对比的编排方式,则可以形成相应的声势,信息色彩更加鲜明。
新闻编辑是一项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辅相成的工作。在新闻节目编辑时,编辑要擅长运用传媒心理学及视听美学等技术和艺术形式,精心设计策划,使新闻资讯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高效传播。
声音作为视听感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视节目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编辑,对声音的运用也应该具备较高的造诣,因为有声新闻资讯包含了大量的听觉信息。新闻资讯的声音可分为两类,即新闻现场采音和人物访谈。新闻现场采音的效果是任何文字描述所达不到的,它能够极大地丰富受众的视听体验进而更高效得传播新闻资讯。
电视新闻不仅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还具有知识性和娱乐性。传播资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而传授知识及趣味娱乐,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背景下对电视新闻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新闻编辑应丰富节目属性,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百科全书”。
网络传媒的前沿性,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与时俱进,培养先进的传播理念。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和即时性特征,全球各地的新闻传播主体在这个开放、自由发挥和展现个性的平台上争夺受众的眼球,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培养全球传播理念、受众平等意识和节目首创精神。总之,网络新闻编辑需要总结归纳网民心理需求,了解网络用户对新闻资讯需求的差异性并调整新闻资讯的处理和编辑方式,深入挖掘新闻资讯的网络传播价值,发挥网络传媒优势,与传统新闻传媒形式互为补充。
网络传媒覆盖面广,用户年龄差异大,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更为敏感,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应当具备更高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对发出的新闻讯息应当进行严格对待,反复筛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要有精品意识,养成一丝不苟的作风,坚决杜绝新闻资讯中政治性、法律性和道德性错误,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顺利完成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者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