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
1
圣诞节之于西方,就像春节之于中国,辛苦了一整年,需要彻底放松一下。在加拿大,圣诞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到岗的人已经不足三成,来的也只上半天班。
今年的圣诞节落在了星期一,同事提议大家把各自孩子带到办公室,一起开个圣诞派对。
回家后我征求女儿的意见:“星期一你要跟爸爸去上班吗?”
“要,爸爸,我会上班。”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她“会”上班,因为她之前跟我去过我们公司。几个月前,我挑了一个不太忙的周五带她去上班。到了我公司,女儿表现得镇定自若,见到陌生的叔叔阿姨还会打招呼。那天,女儿除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个空座上自娱自乐,还跟我开了两个会。会议室里,我跟同事讨论工作时,她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玩玩具或是看书。当然,我带她去开会是因为会议只是一般的工作讨论,如果小姑娘出什么状况,我完全可以随时中断。
圣诞节那天,来参加派对的孩子有二十几个。组织者安排得颇为周到,空出最大的一间会议室给孩子们做手工游戏。到了中午,孩子们在一台电视机前席地而坐,边看《功夫熊猫》,边吃披萨。
2
在加拿大,带孩子上班不算新鲜事,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节日聚会。加拿大的职场里,同事之间的交往通常只局限于办公室内。中午聚餐或是下班以后在办公室附近找地方喝酒,几乎就是私人交往的极限了。相互串门,带着家人孩子一起出去玩儿,虽不是闻所未闻,但也极为少见。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个大团队,所有人都能合得来并不容易。在加拿大这样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因为种族、宗教等原因,谈话有很多禁忌。然而小孩之间是没有禁忌的,孩子们酣畅淋漓地玩游戏,也使得大人之间的感情增进。尤其是在过年前的工作日,组织一场派对,损失的只是一点点工作时间,换来的却是一个更有黏性的团队。
第二种是临时有事,孩子没人照看。在加拿大,让小孩子独自在家,监护人是违法的。小孩无法正常去幼儿园或学校,父母总得有一个人在家看着。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允许甚至鼓励员工在家工作,或者给员工提供免费的临时托儿服务。我所在的公司专门腾出半层办公楼做临时托儿所,遇到紧急情况,员工可以直接把孩子带到公司。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组织成规模的。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三是“带孩子去上班日”。公立学校和许多大公司都参与这项活动。这一天,许多九年级的孩子会跟随父母或其他长辈到单位体验一天工作。
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在加拿大相当于高一。一些人误以为加拿大高中阶段的学习很轻松,其实不然。要想进一所好大学,除了需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高中四年特别是最后两年的成绩必须保持名列前茅。学生申请入学时,需要提交论文,阐述对所申请的大学和专业感兴趣的原因、自己的人生规划等。
因此,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除了繁重的课业和课余活动外,还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带孩子去上班,显然是帮他们进行职业探索的有效手段。
自2003年美国一家公益组织发起这项活动以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公司都参与进来。
我工作的银行对该项目极其重视,经常举办讲座,向这些孩子介绍银行的组织运作。对孩子来说,我所在的市场部也许是最有趣的地方。我们不但向他们介绍广告出炉背后的具体流程,还会安排他们到有合作关系的广告公司参观,甚至让他们亲手设计制作一个广告。
回想我上大学时,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专业并没有太多了解,职业规划更是罕见。如今加拿大的孩子,在高中时就已经对想要上的专业经过了几轮的思考、否定、再否定,对于未来的大学学习,大多有了较为清晰的目标。
带孩子上班当然不是他们了解社会的唯一途径,一天的时间能够见识的内容很有限,但带孩子接触一下父母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对上班这件事有一点感性的认识,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