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庆
(黑龙江省地名档案资料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这一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8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的历史,14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民政部档案资料馆、黑龙江省民政厅、黑龙江地名档案资料馆将多年来对黑龙江省与抗日有关的地名档案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拍摄成文献纪录片,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审视、研讨黑龙江省14年的抗日历史。这项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研讨日伪通过地名的变更、设置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侵略,找出日本侵略者妄图从思想上、文化上、观念上将东北地区与中华母体割裂,进而奴化、同化东北人民的证据。笔者发现了一条符合这一条件的线索,但相关的说法记载却不详尽、有的地方甚至相互矛盾,于是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考究。
黑龙江省地名档案资料馆对日寇通过地名设置进行文化侵略资料整理、补充过程中,与专家进行研讨,原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柳成栋先生提出:有一个日本占领哈尔滨后更改的、具有浓厚殖民侵略色彩的地名,黑龙江地名档案资料馆没有掌握,那就是现哈尔滨市中山路的路名在日伪时期,曾被改为一个日本人的名字——土肥原,称为“土肥原路”。
那么土肥原是何许人?
其实土肥原是一个许多中国人都知道的、罪恶昭彰的侵华日军头目,大特务头子。从1913年起,他多年在中国从事间谍和颠覆活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许多阴谋中都有他的影子:建立“满洲国”、策划“华北自治”等一系分裂中国的罪恶行径中,他都是重要的幕后人物。1948年,这个罪恶多端的日本侵略者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以他名字命名哈尔滨的一条街路,无疑是当时日本占领军标榜、美化侵略行为,压制中国人民民族尊严,从思想意识上奴化哈尔滨民众的罪恶行径。如果能够查证这个事实,无疑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14年侵华罪行的又一有力证据。
根据这一线索,笔者多方查找,在《哈尔滨市志》《哈尔滨寻根》《黑龙江史志》《新晚报》等书籍、杂志和报纸等都找到关于“土肥原路”的记载。但是在有关哈尔滨地名的权威性史料《哈尔滨地名志》上却没有查到关于“土肥原路”的记载。而且,《哈尔滨寻根》《黑龙江史志》《新晚报》等书刊、杂志对于“土肥原路”位置的记载各有差异,呈现出两种说法:
《黑龙江史志》杂志2012年16期上,韩明武先生所著《哈尔滨街名考略》一文中称,“红军街在历史上几易其名,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管理局成立后,霍尔瓦特任局长,成为哈尔滨沙俄控制区的实际管理者。此后此街曾名为车站街,霍尔瓦特大街。“九一八“事变不久哈尔滨即沦陷,这条街以‘土肥原路’命名。1949年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改称红军街。”
黑龙江档案馆纪凤辉先生所著《哈尔滨寻根》一书记载:1898年,为建设中东铁,沙俄在现在哈尔滨香坊区安埠街道一带的田家烧锅地区建立筑路“大本营”。后随着铁路建设,中东铁路的建设和管理重点转向秦家岗一带即现在的哈尔滨南岗区。为沟通香坊与南岗的的交通,中东铁路管理局在两地间铺垫一条道路,中国人习惯称通道大街,俄文原为“老哈尔滨公路(香坊大街)。1921年4月5日,哈尔滨市公议会推举中东铁路局第一任局长霍尔瓦特为“荣誉公民”。同时,将这条大街命名为“霍尔瓦特大街”。1925年改为陆军街,1931年日军入侵后改为“土肥原路”。1946年5月28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后,改为中山路。
哈尔滨市发行量最大的《新晚报》2009年09月一篇报道《杭州人哈埠寻访中山路女诗人》中,则称“哈尔滨中山路形成于1898年,原名通道街,是哈尔滨自中东铁路修建后连接南岗区和香坊区的主要大街,随历史变迁,这条路曾经有多个名字:香坊大路、霍尔瓦特大街、土肥原路。直到1946年5月28日,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条街路命名为中山路。”
而最容易让外地人知悉“土肥原路”这个地名的,是大多数哈尔滨当地导游关于哈尔滨介绍导游词中的一段,“哈尔滨街区名字的演变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如现在的中山路,沙俄统治时期叫霍尔瓦特大街,日伪时期叫“土肥原路”,解放之后改为中山路。……”。
不过,从日本川口印刷所新京工厂印刷的日本侵华时期《哈尔滨特别市势要图》上看,无论是在现在的红军街还是中山路的位置上都找不到“土肥原路”。这份1933年出版的地图上,现红军街路段的名称是车站街,中山路路段现南岗区段的名称是(陆军街),现香坊区段是(通道街)。
那么哈尔滨历史是否有有“土肥原路”?它又在哪儿?到底是现在的中山路,还是红军街?
要回答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理清中山路、红军街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中山路说”、还是“红军街说”,其中都能看到“霍尔瓦特大街”,也大多能看到“通道街”、“陆军街”、“车站街”等街名。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笔者从《哈尔滨地名志》中的记载,说明了这些街道间的关系:“红军街位于南岗区中部,东南起马家沟河,西北止哈尔滨火车站车场广场附近的月牙街(此区域俗称火车站或者哈站)。长1266米,宽35米,车行道宽 23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898年形成,曾称霍尔瓦特大街,1925年改称车站街,1949年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东北而改称红军街,沿用至今。”
“中山路(南岗区段)位于南岗区中部,东南起赣水路,西北止红军街。总长5160米,区境长2580米,宽45米,车行道宽31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898年形成,原名霍尔瓦特大街、通道街,1925年改称陆军街,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路,沿用至今。”
“中山路(香坊区段)位于香坊区北部。北起省政府转盘道,南止香坊大街。长2535米,宽46米,车行道宽20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898年形成。称陆军街。沙俄在修筑中东铁路时期,改称霍尔瓦特大街。1921年又改称通道大街。解放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为中山路。”
《哈尔滨市志·城市规划·土地·市政公用建设册》中,还提到“修筑哈尔滨街(红军街南段)、通道街(中山路北段)。”
结合上文提到的多项资料,笔者认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中山路和红军街在历史是同一街道,当时称为霍尔瓦特大街。
2.现在的红军街是原霍尔瓦特大街的哈尔滨火车站到马家沟桥区段,1925年改称为车站街,解放后改为现名。
3.现在的中山路是霍尔瓦特大街除红军街外的路段。分为南岗、香坊两个路段,在不同的时期,这两个路段先后有过通道街、陆军街等名称。
4.红军街南段也曾称为哈尔滨街。
这与笔者前文提到的《哈尔滨特别市势要图》上的内容是一致的。
事实上,这两条名称不同的街道是相互连接、走向一致的同一条街道。
笔者可以据此列出一个等式,这条街道在不同时期有以下称谓:霍尔瓦特大街=车站街+通道街=车站街+陆军街+通道街=红军街+中山路。
笔者又多方查寻,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条关于“土肥原”街的新线索。这个名为“于光远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霍尔瓦特大街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建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它北起哈尔滨火车站广场,南至马家沟中山桥,全长1266米。1925年改称车站街;日伪统治时期此街一度被称三公街,三公指土肥原贤二(日本特务头子)、多门(侵华日军中将)、张景惠(大汉奸);该街与大直街在博物馆广场交汇。笔者(注:此处指这部分引文的作者,而非本论文的作者,引文略有改动)认为霍尔瓦特大街还包括现在中山路,当时是打通南岗到香坊的道路,中国人习惯称通道大街,俄文原名:老哈尔滨公路,即香坊大路。三公街是不是分三段?所以才有土肥原路才对。笔者认为霍尔瓦特大街至少要分为中山路段与红军街段。霍尔瓦特的公馆与火车站之间,也就是能把现在南岗区与香坊区相连,才是建设霍尔瓦特大街的目的,才配得上霍尔瓦特以“白毛将军府”作为哈尔滨权力中心的地位,不妨继续寻找相应的历史佐证。”
这篇文章中关于“霍尔瓦特大街”位置的分析,与笔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时揭露了这样几条信息:
1.“九一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哈尔滨,确实以与土肥原这个名字有关元素命名了一条道路。
2.这条街道名字叫做“三公街”。
3.这条道路原来的名字就是霍尔瓦特大街。
4.“三公街”的位置可能在现在的红军街,也可能在中山路。
5.“三公街”的一段可能的名字叫做“土肥原路”。
这篇文章没有提供更多信息来源的史料,也没有明确“土肥原路”的存在,但它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指向。
按照“三公街”这一线索,笔者在黑龙江省著名的史学家李述笑先生所著的《哈尔滨历史编年(1896年至 1949年)》中,找到了一段节选自李随安所写《马忠骏及哈尔滨遁园》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彰汉奸张景惠的忠实和卖力,日寇给了他另一个殊荣:把他与侵华干将多门、土肥原相提并论,为他们三个在哈尔滨修建了一条“三公纪念路”,开工典礼于1932年4月30日在马家沟桥举行。”
根据这一记载,笔者查到《哈尔滨市志·大事记·人口册》《哈尔滨历史大事要览》中记载,“1932年4月30日,哈尔滨特别市在特区长官公署特务办事处举行多门师团长、土肥原和张景惠“三公纪念路”开工典礼,在马家沟桥举行开工式。”
笔者又查到1932年5月1日的哈尔滨当地报纸《滨江时报》关于“三公纪念路”的报道。
这篇题目为《纪念路开工典礼昨假特务办事处举行》的报道中有“自南岗至飞机场,修筑多门师团长、土肥原少将、张长官纪念路,于今日(三十日)十二时……举行开工典礼”“适哈市各大法团有修筑三公纪念路之请,遂决定由南岗至飞机场,修筑多门师团长、土肥原少将、张长官纪念路,以资纪念”“兹承哈埠各法团发起由南岗喇嘛台至飞机场翻修马路”等文字记载。
报道还提到,土肥原本人和多门二郎、张景惠的代表参加了开工的典礼并进行演说。土肥原在演说辞中称,“兹以鄙人名义,修筑道路,迭向市政当局辞谢”。而多门代表的演说辞中有“兹承哈埠各法团发起由南岗喇嘛台至飞机场翻修马路,命名曰多门路”。
根据这些记载,笔者认为应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932年2月6日寇占领哈尔滨后,于同年4月在哈尔滨命名了一条“土肥原路”。这条路更为正式的称谓是“多门师团长、土肥原少将、张长官纪念路”,简称为“三公纪念路”或者“三公街”。也可以将三人的名字分开称谓,叫做“多门路”、“土肥原路”、“张景惠路”。而其中土肥原贤二的名声较大,“土肥原路”这一说法更多地在民间流传了下来。
那么这条路到底在什么位置呢?
《滨江时报》的报道提到它的位置时称:“兹承哈埠各法团发起由南岗喇嘛台至飞机场翻修马路”。
资料显示,1932年哈尔滨刚刚建立第一个飞机场,称为“马家沟机场”。它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出于侵华的需要,将原马家沟跑马场辟为飞机场的,其位置在现在的南岗区和香坊区交界处,也就是哈尔滨人现在俗称为开发区的区域。这里上世纪80年代仍然是飞机场。1989年由空军移交地方后开始建设商服和民宅。
一般情况下,在涉及地名时,机场的位置都是指这个机场的候机楼等主体建筑的位置。“马家沟机场”的主体建筑位于现在香坊区中山路的赣水路与民航路之间(这一区域现俗称民航大厦)区段。
报道中所说的南岗喇嘛台,则是历史上哈尔滨中国居民对圣·尼古拉教堂的俗称。这座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的著名宗教和景观建筑现在的位置在红军街及中山路与东西大直街交汇处(这区域现俗称博物馆)。
由此看来,“三公路”的位置应该是在现在的南岗区博物馆至香坊区的民航大厦,那么它与红军街、中山路又是什么关系?
虽然,《哈尔滨历史编年》的记载和《滨江时报》的报道中,都称是要“修建”“修筑”“三公纪念路”。但笔者并没有发现1932年4月以后在博物馆与民航大厦区域之间“修建”“修筑”新道路的资料。
其实,这两地之间早就有一条已有道路,那就是霍尔瓦特大街。在命名“三公路”一年后的《哈尔滨特别市势要图》等资料上,这两地之间也只有一条道路:车站街——通道街——陆军街。直到现在,这两个地方还是只有一条直达的道路:红军街——中山路。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这些街名及街名组合实际指是都同一条道路。
除此之外,从“南岗喇嘛台”到“马家沟机场”,历史上再也没有其它直线道路。
笔者注意到,《滨江时报》的报道中同时又有“由南岗喇嘛台至飞机场翻修马路”的记载。而“翻修”也包括对旧有道路的“修建”、“修筑”。
而《哈尔滨市志·城市规划·土地·市政公用建设册》中有这样的记录,“中山路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西北起红军街、中山桥,东南止香坊大街。初建时为“单幅式”碎石路面,称通道大街,1921年改称霍尔瓦特大街,1925年恢复通道大街(南段称陆军街)。哈尔滨沦陷后,伪满政府为纪念“建国”,由伪市公署投资伪满币21万元,对道路进行维修,铺装沥青路面。”这也为“翻修”说提供了佐证。
综合上述记述,报道中所说的“修建”、“修筑”“三公路”,实际上应该是“翻修”已有的红军街——中山路。
由此看来,“三公路”即不是现在的全部中山路,也不是全部红军街,它的主体应该是现在这两条街道的一部分。即:红军街的博物馆至马家沟段+中山路的马家沟至民航大厦段。
从1933年,也就是所谓的“三公纪念路”命名第二年日本方面出版的《哈尔滨特别市势要图》地图上,在整个现红军街—中山路段上,并没有“三公纪念路”的标识。
不仅如此,在笔者看到的整个日据时期的哈尔滨的许多其它资料上,都没有找到“三公纪念路”的记载。在《哈尔滨市志·城市规划·土地·市政公用建设册》上,“1936年日伪开始实施《大哈尔滨都市五年建设计划》,修筑哈尔滨街(红军街南段)、通道街(中山路北段)。”在日据时期的《商工名录》上,现红军街—中山路段上的工商企业的登记地址,都是“通道街”等街道名称。
由此看来,所谓的“三公纪念路”很可能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也就是自1932年4月起,“翻修”“修建”“修筑”的这条道路名称只存在了一年左右时间。抑或命名所谓的“三公纪念路”,只是为日本军队占领哈尔滨制造“和谐”氛围,鼓吹刚成立的“满洲国”的“功绩”,而编造的一出闹剧,虽然“开建”时声势浩大,但实际没有按正规程序真正命名什么“三公纪念路”。所以在地图等资料上根本上看不到这方面的记载,以至于《哈尔滨地名志》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条推断,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三公纪念路”的记载目前并不完整、清晰,还需要地名工作者进一步深入考量、探究。
不过,无论这条“三公纪念路”存在了多少时间,是否是按正规程序命名的街道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哈尔滨后,确实以日军侵略者和走狗的名字命名了这条街道。
我们不难从命名了这条街道的所谓的“三公”的身份、经历上,看到日本侵略者的险恶用心。
按照“多门师团长、土肥原少将、张长官纪念路”这一称谓的“三公”人名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是多门二郎,时任日本关东军长驻中国东北的第二师团中将师团长,是日军侵占东北的急先锋。从“九一八”事变中他率军攻占沈阳开始,侵占长春、占领吉林,在江桥与马占山部激战后攻占当时的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1932年,多门二郎指挥日军侵占哈尔滨后,又全力镇压东北的抗日义勇军、抗日自卫军等抗日武装。1933年1月,这个双手沾满中国抗日军民鲜血的刽子手返回日本,编入预备役后于1934年死去,许多国人对他知道的并不多。
而大特务头子土原肥贤二此后的“名声”和在日军占领哈尔滨的过程作用虽然比多门还大,但这一年年初他出任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同年4月才晋升为少将并任旅团长,军职和军衔都比多门低,只能在“三公”中“屈居”第二。
张景惠是“三公”中的唯一的中国人。当时,由于历史上的行政划分及受沙俄殖民统治的影响,当时哈尔滨市被分割为四部分:原中东铁路附属地被分为两部分,现在的道里区、南岗区一带为哈尔滨特别市,马家沟、香坊、新安埠(偏脸子)、八区、顾乡屯、正阳河及江北太阳岛为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均隶属于民国政府的东省特别区(介于黑龙江、吉林两省之间管理中东铁路沿线地带与省并列的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公署。道外区、太平桥、四家子、圈儿河一带为滨江县(市),隶属于吉林省。松花江北岸的松浦镇一带,归黑龙江省松浦市政管理处管辖。其中东省特别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就是民国政府的上将张景惠。1932年1月1日,张景惠公开投敌,宣布就任黑龙江省省长,于哈尔滨发表黑龙江“独立”宣言。2月16日,他秉承日军旨意,公开召开汉奸“四巨头会议”,讨论伪满洲国“建国方案”,后官至伪满政权的“总理大臣”,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东北解放后张景惠被苏军俘虏,后关押于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死于那里。
以这样三个罪人命名中国街道,日寇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这种做法,笔者未看到中国其它城市有类似做法的记载。
1931年末,日军于“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除哈尔滨外的东北其它主要大城市。为了制造出兵哈尔滨的口实,他们像炮制“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一样,在哈尔滨日本总领事馆、日本经营的朝鲜银行和《哈尔滨日日新闻》报社等处制造多起日本机关被炸事件。爆炸事件发生后,日本驻哈领事大桥忠一立即以哈尔滨日本侨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由,发电要求关东军出兵。汉奸武装首先对哈尔滨进行武装袭扰。
1932年初,多门二郎指挥部队在现双城区及哈尔滨部分主城区,击败了由爱国将领李杜将军率领的抗日军队,仅用两天时间就进占哈尔滨,是解决所谓“哈尔滨事变”的首功之臣。
而被许多中国人称为“土匪原”的特务头子土肥原则是策划“哈尔滨事变”的元凶。他与汉奸的勾结,才使日军以不太大的代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哈尔滨。
“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就与日军暗中勾结,于9月27日在哈尔滨宣布成立了汉奸组织“东省特区治安维持会”,自任会长,并利用日军供给的大批军火,招募伪特区警察部队,扩充武装力量。在哈尔滨被日军攻占之前,就进行了一系列出卖民族利益的罪恶活动,是日军能够较为容易占领哈尔滨这座东北重镇的“功臣”。
这也就是《滨江时报》的报道中提到的所谓的“以当哈埠事变时,多门师团长、土肥原少将、及本国方面之张长官,顾虑周祥,市民未受丝毫蹂躏,有功哈市”。报道中还称,哈尔滨将“建国庆祝纪念,除建筑纪念碑外,并计划在市公园内建筑纪念堂,对于三公之功勋,亦有纪念之表现”。
由此看来,日伪当局命名所谓的“三公纪念路”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修筑”这条路,为非法占领哈尔滨这片中国领土的刽子手和汉奸歌功颂德,通过对他们的“纪念”,来表明他们侵略行为的合法性,粉饰于1932年3月刚刚成立,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来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另一方面通过在中国土地上命名带有殖民色彩的街道,在思想上、意识上和观念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和国外舆论,以期达到将东北地区与中华母体割裂,实现奴化、同化东北人民的妄想。
笔者认为,现有资料已能够证明哈尔滨的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有着浓厚殖民色彩的“三公路”“土肥原路”这一地名。虽然关于这条道路名称更为详细的内容、更为准确的位置区段、存在的时间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研讨。但根据目前掌握的证据,足以说明这条道路名称的存在是中国14年抗战开始阶段,日军通过军事、政治多重手段占领、统治中国领土的重要历史证据。建议哈尔滨有关部门将其收入正式、权威的档案、史料中。
同时,笔者发现哈尔滨还有一些街道名称是日据时期日伪政权为美化侵略和殖民而更改、命名设置的,但相关资料却并不系统、全面,有待深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14年抗战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事实提供翔实证据。
由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有限,文中错误和纰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